•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 付清友

                                        如何上好小学数学整理和复习课

            吉林省松原市长岭县腰坨子乡中心学校    付清友 

    摘要:复习是知识巩固的过程,是知识条理化、系统化的过程,也是提高学生技能的过程。它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常见而又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小学数学的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复习课也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整理;复习  

    一、小学复习课的目的意义

    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重要课型之一,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同时对教师弥补教学中的缺欠,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小学数学的每个单元、每个阶段的内容学习完成之后,进行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回顾与整理,是十分必要的。因为原先学习时,知识在大脑皮层留下的暂时联系痕迹,经过一段时间,会逐渐模糊,出现遗忘。而且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由浅入深,由此及彼,进而认识相关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个过程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需要有个反复。所以,通过整理与复习,使原来分散学习的知识得以梳理,由数学的知识点串成知识线,由知识线构成知识网,从而帮助学生完善头脑中的数学认知结构,增进持久记忆。

    二、小学数学复习课的目的要求

    (一)对概念、规律等基础知识进行归纳整理以达到深化、巩固的目的。结合学生实际,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补短。同时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

    (二)复习课的主要任务是巩固已学知识,还要对相关知识进行联系、沟通,把平时学的知识点形成一个知识体系,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逐渐形成认知结构。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形成知识网络。

    (三)引导学生理顺知识的内在联系,使学生在系统深入掌握知识的同时,能进一步提高思维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课教学的原则

    (一)自主性原则。在复习过程中,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地位应该充分体现出来。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复习,才能达到听懂并学会,才能得以发展。所以,在复习中,教师是掌握复习方向的舵手,是创设良好复习氛围的主持人,是导向复习关键处的导游,是学生求知的助手,又是直接分享学生在问题解决后得到成功喜悦的朋友。

    (二)讲与练的原则。讲与练应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至于先练后讲,还是先讲后练,还是边讲边练,则根据复习内容、学生掌握的已有情况而定。另外,这里的讲应包括评。不评讲的复习达不到复习的目的。

    四、上好小学数学复习课的思路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小学数学教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直接操作者,所以,只有转变观念、更新理念,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战略高度出发,才能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自觉的在小学数学的复习课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实施素质教育,使小学数学的复习课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课堂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而复习课又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因此,作为教学第一线的全体教师,必须全面而准确的把握素质教育的内在含义,深刻认识“应试教育”的弊端,找准立足点,上好复习课。

    (二)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前要做好计划,把目标定好,然后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措施,并检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得到实现。我们应根据所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个复习计划。教师将所教过的知识做一番综合整理,系统归类,纵横沟通,找出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学生易混易措之处。同时对学生实际掌握知识的情况,做一个切实的估计,如果情况不甚明了,可以进行一次书面摸底,将结果进行整理分析,从而确定哪些知识可以一带而过,哪些知识需要重点复习。这样确定了复习内容,明确了目的要求,再考虑合适的方式方法,从而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  
        (三)其次课堂整节课的内容要有梯度。课堂开始前五分钟要能吸引住学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抓住学生的兴趣,结合实际情况,灵活掌握。复习阶段一定给学生留有消化反思时间,让学生思考回味复习的知识点、相关题目的特征及解题规律,便于真正让学生掌握和内化。针对不同的学生复习的重点也要各有侧重,重在出新,否则的话,程度好的学生会觉得是在一遍遍“烫剩饭”;中等程度的学生只学到一些表层的东西,进步不大;程度差的学生依然是听不懂,该不会的还是不会。

    (四)将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串线构网”。

    小学数学教学网是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编排的,具有严密的系统性,知识的纵横之间有一根根无形的线把它们有机的串在一起,但数学教材的内容是一个一个断开的课时完成的。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通过复习,把学过的知识系统化,使这些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竖成串,横成链,构成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体系,这样不但能加深知识,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而且便于将成块的知识储存在大脑中,便于今后运用。在整理和复习课里,我们就更应该有意地帮助学生把所学知识归纳好,使之条理化、系统化的呈现出来,并且把重点板书出来,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系统的知识结构体系,让它在同学们的脑海里留下深刻、完整的印象。在复习课里复习概念等理论性知识时,关注小学生形象思维特点,结合实际问题或练习题,让学生讨论、总结得出知识点。这样,学生可通过复习题理解记住概念、法则等,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

    (五)切实抓好复习课中的练习,突破难点,帮助学生弥补知识上的缺陷,起到查漏补缺的作用。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复习课的练习就更是如此。由于学生的认识能力、兴趣爱好、意识倾向等存在着差异,因此,对于学过的数学知识,掌握程度上也就存在着差异。“查漏补缺”是复习课的重要摸底方法之一。教师在上复习课时,结合学生实际,切实把握较差学生的情况,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安排练习,从而弥补他们知识上的缺陷。通过这样的复习能够做到堵漏补缺,扬长避短,同时也能弥补教师在教学中的不足。因此,教师更要精心安排,切实抓好复习课中的练习。用好教材各单元和期末的复习,各单元后和全册后都有由易到难、由深入浅的练习。在复习课中要充分用好这些习题、发挥好习题的多种功能,尽量不要补充雷同的习题,以免加重学生的负担。切记练习形式一定要多样化、游戏化,尽量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让学生多想、多说、多动、多参与,这样,学生的积极性才容易调动起来,才容易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特别在突破难点方面,老师更应考虑采取不同形式,从不同方面来准备复习题,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要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应采取适当的赏识教育。

    (六)要考虑让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在整个复习过程中,不能让学生只做“听众”、“观众”,应把复习的机会还给学生,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复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沟通、归纳、应用的过程,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科学的复习课应是在教师有效的“点拨激趣”下,营造一个让大多数同学积极参与的复习环境,合理的选择和安排知识重视的材料,组织学生展开自由的、充分合作交流的活动,通过合作互动与作业操作,使学习的知识得到升华,达到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让全体学生自己主动参与复习,全身心投入到复习中去。设计合理的课堂复习模式,提高复习效率,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使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对以往知识上的缺陷得意弥补,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知识水平上,上一个新台阶。学生整理和复习某一单元或某个知识块上的各个知识点,应考虑班级授课、小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复习课堂教学模式。或者利用所学概念、法则、公式等进行练习时,可采用分组合作及个别辅导相结合的模式。

    总之,“新授课育树,复习课育林”,上好复习课,对学生系统学好数学,发展思维能力,是极为重要的。俗话说:教无定法。复习课可以有各种各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样的开展方式,但是真正上好复习课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本班实际,不断探索,总结经验,因材施教,灵活选用方法,彻底摒弃“应试”观念,走出复习的误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要“炒冷饭”、“煮夹生饭”,在分析反思中总结,从而促进复习课取得实效。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4/4/5 9:56:1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