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物理课堂巧借“导入”激趣方法摭谈 江 波

    初中物理课堂巧借“导入”激趣方法摭谈

    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东城实验学校    江  波

    摘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前后知识联系紧密的学科,教学中的课堂引入应该以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基本目的,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能好更快地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为后面的学习开好头。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引入;方法

    中学各门学科中,物理无疑是一门逻辑性、前后知识联系紧密的学科。如何激发学生对初中物理学习的兴趣,营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一个恒常的值得探究的话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来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就物理课堂的引入类型做几点梳理,以就正于校内外学科方家。

    一、故事导入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故事引入教学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物理课的学习中去。

    1.以林则徐的故事导入《汽化和液化》:相传,林则徐在云南任职时,某年的盛夏,一位初来乍到的传教士宴请林则徐。席间,传教士命家人呈上一道凉点--冰淇淋。此前,林则徐从未见过这种点心,看上面雾气腾腾,以为必定很烫,遂挑来一匙,用嘴慢慢吹过,送入口中,谁知入口后,却凉透后心。传教士及家人掩嘴暗笑,林则徐自知有失颜面,也不作声,席后,悄然而退。 

    讲完,我问大家听完故事后有何想法?意料之中,有学生提出了,冰淇淋是凉的,怎么会雾气腾腾?又有学生说夏天拉开冰箱门也看见雾气腾腾的,这是怎么一回事?学生被调动起来了我很高兴。

    2.阿基米德故事为《杠杆》一节课堂激趣:古希腊著名的科学家阿基米德,曾经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情写了一封信给叙拉古国王希伦。他在信中说:“如果给我一个支点,一根足够长的硬棒,我就能撬动整个地球”。阿基米德真能撬起地球吗?学生急于想知道答案,吊起了胃口。

    3.以《死海不死》的故事引入《浮力》探究问题:难道说真的有神灵在相救这些士兵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那又是什么力量使他们不会沉底呢?

    4.用建阿房宫用磁石防刺客引出“磁现象”教学: 秦始皇雄才伟略统一六国,同时专制残暴,生前死后都遇到多次行刺,但刺客刚一入门,刀剑暗器纷纷脱手飞上两边墙壁,这是怎么回事?

    5.用法拉第的故事引导学生走进《电磁感应》:家贫学徒,好学不倦,终成大器一代宗师。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6.用前沿物理知识、物理科技成果,唤起学生物理世界的憧憬和向往。如纳米技术在医学上救死扶伤,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努力学习的热情。

    二、类比导入型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越接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越高。所以,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背景,结合实例引入教学就会使学生感到亲切,从而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投入到物理的学习中去。类比引入要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

    1.例如讲《电压》,我们大多数老师这样引入:

    (1)观看动画:水流及路径(2)提问:水为什么会流动?(学生:因为有水压)(3)问:那么,电荷为什么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非常自然地引入到《电压》的教学。

    2.学习光线、磁感线。调几个学生画太阳、风。可以看出图中运用几根简单的线条将一个不可见的事物变得很形象生动,使人们在对事物得认识上能做到一目了然。从而自然过渡到光线、磁感线。

    3.学习大气压强。液体因为具有重力和流动性产生液压,气体也具有重力和流动性,因而…

    三、游戏导入型

    游戏,学生自己亲自参与其中,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学生的求知欲会更强,很容易调动气氛和积极性。教学效果就会更好

    1.《重力》引入:几个学生用力向上跳,看看最终会怎么样?纸飞机盘旋飞行,最终会怎么样?

    2.“摩擦力”引入。实验过程:抽男女两个学生,男生又高又大,女生又瘦又小,进行拔河比赛,道具是扫帚柄,但男生一边抹了肥皂水。比赛结果当然是很有喜剧效果了,在学生笑得前仰后合中老师非常自然地进入了“摩擦力”的教学。

    四、生活现象导入型

    初中物理教学,根据现行课程标准,主要让学生通过从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因此,在引入新课的过程中,尽量从学生的一些生活经验入手,这样更贴近学生,学生也更感兴趣。

    1.如《压强》一课的引入:同学们,打鸡蛋是同学们经常做的吧,鸡蛋很容易碎,先请一位同学上讲台,用手掌抓住鸡蛋,把鸡蛋捏碎。结果当然学生不能把鸡蛋捏碎。打鸡蛋就是学生身边的、生活中再熟悉不过的事例,平时鸡蛋那么容易碎,怎么使那么大的劲,鸡蛋就是不碎呢?学生的那种好奇心就很容易被激发起来了。

    2.如《汽化和液化》的引入:小时候发烧,我们的爸爸妈妈是怎么处理的?(生:擦酒精、上医院)、擦酒精有什么作用呢?老师给一位学生擦一点酒精,让学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有什么感觉?

    3.《熔化和凝固》的引入。冬天洗餐具,热水效果好还是冷水效果好?很容易地进入熔化、熔点学习。

    五、诗词歌曲导入型

    诗词歌曲有朗朗上口的音韵节奏,有生动鲜活引人入胜的意境画面,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物理课引入时不妨借用一二。

    如《升华凝华》引入:视频配音毛泽东《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物体的颜色》引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连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运动的快慢》引入时借用《木兰辞》:——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六、用演示实验导入新课

    物理学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的一门科学。“示之以物,晓之以理。”特别是一些惊奇性实验,演示结果出于学生的“心理准备”,更能激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1.例如,在讲述“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时,教师可以通过如下演示实验引入:把一个乒乓球放在桌面上,拿一个玻璃漏斗倒扣在乒乓球上,请一位同学从漏斗口吹气,可以观察到乒乓球被吸了起来,停止吹气,乒乓球就掉了下来。

    2.《压强》引入,播放视频:活人滚钉板、轻功踩鸡蛋踩灯泡跑,学生啧啧称奇。老师:很神奇吗?其实你也可以。学生当然不信,老师开始早已准备好的实验:用塑料袋装上滴入红墨水的水,依次放在钉子数目不等的钉板上。塑料袋的薄如蝉翼、钉子的尖锐会形成强烈的反差,引起学生极大地关注;第一次塑料袋不破,会大大的出乎学生的意料,造成惊奇的效果;第二次轰然破裂,再一次对视觉和听觉形成爆破式的冲击,气氛达到高潮。这个现象引起了学生认知上的冲突和不协调,学生就会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这样就建立了学生的认知需要。 这时教师及时建立问题:为什么从上面向下吹乒乓球,乒乓球不仅不往下掉,反而往上升了呢?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如“惯性”、“大气压强”、“摩擦力”等,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

    七、借多媒体导入新课

    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利用视觉和听觉去获取知识,综合利用各种仪器进行学习,并极大地丰富了教学内容,可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更多的知识,提高了教学效益。

    1.如学习《宇宙和微观世界》,用微机来模拟宇宙大爆炸,使学生了解宇宙初始阶段的物理过程:从宇宙大爆炸开始,宇宙经历了一个由热到冷、由密到稀的演化史,经历了漫长的年代,弥漫的气体凝聚为气体星云,气体星云再慢慢地收缩成星系和恒星,逐渐成为今天我们所观测到的宇宙,这就为学生将来进一步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的奥秘,揭开宇宙之迷,建立新的时空观埋下了伏笔,从而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视野.

    2.如学习《声音的特征》:播放一组不同动物(牛、蚊子、大象、女高音和男低音歌声)的声音,老师:大家能分辨都是什么声音吗?说一说他们有什么不同?

    3.引入《物态变化》:播放毛泽东词《沁园春雪》MTV: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在动人的美景和音韵中引入《物态变化》的学习。

    自然,教学中要强调课堂引入应该以拉近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距离为基本目的。一个好的课堂引入,应该是能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最佳的学习状态,能更好更快地让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堂学习中去,为后面的学习开好头。切忌为引入而引入,喧宾夺主占用过多时间,造成主题不突出。

           

     


    点击次数:13  发布日期:2024/4/5 9:43:4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