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游戏活动中落实幼儿课程教学 李旭娜
浅谈如何在游戏活动中落实幼儿课程教学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李旭娜
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游戏和教学的概念常被混淆,在许多场合,游戏成了各级教学目标、按教师的意志和计划进行的活动,而教学原本承担的任务却悄悄的被游戏替代了。事实上,游戏和教学既不可替代又相得益彰,二者可以以各种方式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相互补充。通过幼儿园课程与游戏整合,让游戏活动成为孩子主动活动的情况下获得各领域学习和发展的一种途径。既促进了幼儿在各领域的发展,又能让幼儿在想象和游戏世界中自主创造、自由表达。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实现游戏活动和教学活动的整合,使幼儿园课程变的更为完善、更为生动,从而从根本上改变“放羊式”的或者“灌输式”的教育,只有充分认识游戏和教学这两类活动各自的性质和价值,这样才有可能以最小的代价在最大程度上实现游戏和教学这两者各自的价值。
一、不断提教师专业化技能
爱玩、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加入游戏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完善专业化教学技能。而且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将孩子带出教室,带到室外组织活动。比如,我园在开展园本化课程时,常常会利用本地稻草来创设名为“稻草之家”的活动区。在不同活动区内,我组织孩子们利用常见的稻草来进行不同的游戏教育。
例如,在手工区内可以用稻草来进行编制活动;在体育区内可以利用稻草编制长绳、飞环等,并利用这些劳动成果来进行体育锻炼……在这种活动中,我们不仅可以为孩子营造和谐有趣的教学氛围,锻炼自己的教学组织能力,更可以在实践中充分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实践我们还在路上,对如何使幼儿园的园本课程更贴近生活,更生动、有趣,如何充分调动幼儿的自主能动性,使幼儿园的游戏化教学更深入,我园会不断地做更多的深入研究,并付诸行动。
二、创设游戏化活动环境
在教师设计完成游戏化区域活动之后,需要营造游戏化活动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游戏化区域活动,为幼儿提供自主发展的空间,实现区域活动的目标。具体而言,幼儿教师需要将区域活动及课程的主要内容作为基础,结合幼儿的需求,有针对性地投放区域活动所需的材料,调动幼儿参与游戏化区域活动的积极性,通过幼儿的实践加深幼儿对外界事物的认知。幼儿教师在引导幼儿认知自然与外界世界时,可以根据幼儿的情感与心理发展规律,投放多样化的材料。
比如在探索区域,幼儿教师可以投放天平以及放大镜等材料,通过对材料的操作,认识到“重量比较”以及“感知平衡”等知识,从而提升幼儿的观察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另外,在区域活动的操作区域,幼儿教师可以通过空瓶、旧纸盒、碎布以及树叶等材料的投放,引导幼儿进行手工制作活动,制作螃蟹与汽车等玩具或者手工艺品,加深幼儿对自然的认知,有助于幼儿创造能力与动手能力的提升,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互动
游戏化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幼儿很好地融入课堂,在快乐的游戏过程中掌握知识技能,进行幼儿教育时,教师根据幼儿教学的特点以及幼儿的发展需求,把教育的内容、要求、目标融入到各种游戏中,提高幼儿的整体素质,很好地增加了幼儿的课堂互动性,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有些内容无法用游戏的形式展现,教师便可以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教学过程中遇到重点、难点很好地展现出来。信息技术具有多样性和灵活性,可以创设出与幼儿学习相关的情境,让幼儿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积极学习,教师要做好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帮助幼儿之间进行相互合作,增强学习的效率。
如何提高进行教幼儿认识数字教学时,1像铅笔能写字,2像小鸭水中游,3像耳朵能听话,4像红旗迎风飘,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将这些数字以动态的形式进行展现,将数字和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打乱顺序,让幼儿自己去思考,教师也可以提问“1应该和哪个连接”幼儿会争先回答“和铅笔”,气氛十分活跃,最后再教师的引导下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帮助幼儿很好地认识了数字。幼儿的情绪是很容易激发的,只有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才能提升幼儿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完成教师的教学目标。
四、让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升华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育不通过生活是没有用的,教育与生活是分不开的。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生活化是一个过程,并不是指具体的生活内容。教学学知识生活化是指教学知识向生活世界的回归,将知识的获得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回归到幼儿生活世界中,最终目的是让生活世界中的经验得以提升,成为“知识”。
例如,如《找礼物》一课中,目标是学习按两个特征寻找物品,实际就是按坐标找点。坐标对于大班年龄段幼儿来说难以理解,我们注重的是幼儿学会其中的方法,会看横排与竖列的标记,寻找表格中的物品。于是将坐标制作成奖票,让幼儿凭奖票找奖品,幼儿以自己的生活经验为基础探求奖票的含义,最终获得横排与竖列交叉处的奖品,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坐标,但学会了一种方法,为自己的生活积累了经验,又为以后学习坐标奠定了基础。
总之,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主导活动,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活动形式,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社会、生活是孩子学习的大课堂、资源库,幼儿学习的动机、动力来自游戏生活,幼儿园教育教学的最终目的指向于幼儿课程游戏化,从而培养幼儿爱学习的天性。因此,幼儿学习的内容不能脱离生活游戏,幼儿园课程游戏化应该和生活紧密相连,其过程本身就是幼儿生活的一部分。只要幼儿的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在游戏中愉快学习,接受知识,培养了良好的个性品质,就说明游戏化教学达到了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