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王艳婷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陕西省大荔县段家镇东高垣小学 王艳婷
对于语文课,大多数学生都表示语文课没多大的意思,课堂上枯燥无味,无聊沉闷,而这种心理又如何能够尽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呢?如何使学生不再排斥他们所认为枯燥无味的语文课从而让课堂教学高效起来呢?激发学生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最好的教学方法。古希腊著名心理学家亚里士多德也曾说:“古往今来人们开始探索,都应起源于对自然万物的惊异。”由此可见,兴趣对于一个人是多么的重要!当一个人对他喜欢的、感兴趣的东西时才会付出自己百分百的努力与关注。怎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构建语文高效课堂?笔者把自己认为可行的方法与大家分享,共同探讨。
一、巧妙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课堂的导入方式是主要对学生进入课堂学习的行为方式进行引导的方法,并且也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热身活动。在课堂教学中,一堂课能否成功进行,极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如何进行教学导入。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法不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导致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从而让学生的注意力被分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要别出心裁地进行情景创设,通过一些巧妙的教学设置来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老师在进行课堂导入时,还需要应用不同的导入方法,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高效。
如教学《葡萄沟》这一课,一上课我就拿出了一大串五光十色的葡萄和一个地球仪,这两样东西一出示便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咦,怎么回事?老师今天为什么要带这两样东西来给大家上课呢?当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看着我时,我热情洋溢地向孩子们介绍起新疆吐鲁番有一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葡萄,并趁机在地球仪上指出吐鲁番在我国的地理位置,葡萄沟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大家想不想知道?让我们快速到课文中去寻找我们想要的答案吧!就这样教师带领学生踏上了快乐的探究和学习之旅。
二、丰富语言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言语要有趣味,它首先应该是准确、清晰、精炼,其次还要生动些、形象些、富有情感。类似于那种枯燥的讲解、空洞的说教、啰嗦的重复、口头语不断的教学语言,只会使学生乏味腻烦,产生逆反心理或进入“半睡眠”状态,直接阻滞学生对知识的学习。
例如讲《鸟的天堂》一课,如果导入新课只说“现在学习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自然不会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如果换成这样的导入语,“我国南海之滨的广东,有闻名中外的风景区——天马河心的小岛,一株五百年的古榕,独木成林,浓荫覆盖着整个小岛,林中栖居着成千上万只鸟。那里是鸟的世界,鸟的天堂。巴金游览后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散文《鸟的天堂》。文章对大榕树和栖息在树上的鸟,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做了心情的、栩栩如生的描绘,展现了鸟的天堂的优美和情趣,使我们有一种历历在目,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家想不想学习这篇文章啊?”寥寥数语,就可以拨动学生求知的心弦,他们就会以愉悦的心境进入阅读和理解课文的教学之中。
三、创设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天真、活泼,而且贪玩,对游戏充满了浓厚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新课标也一直强调: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因而,在教学中,我们要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来创设情境,组织学习活动,为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条件。游戏改变了以往学生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教师不用再用说教去教育学生,使学生不再靠死记硬背来学习。游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使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受到了启发,获得了亲身体验,从而寓教于乐,实现了教育的知识性和娱乐性的完美结合。
如学习《小壁虎借尾巴》这篇课文时,可以采用寓理于趣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让学生扮演不同的动物,在小壁虎尾巴没有以后,向不同的动物借尾巴,但是没有动物可以借给它,最后自己的尾巴自己重新长出来的故事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扮演小壁虎,体会每种动物的尾巴都是有自己的用处,小壁虎应找到自己的尾巴。作者把要表达的哲理融合在故事中,教师可以把要教授给学生的理融合在游戏教学中,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大自然中不同动物的尾巴有不同的用处,让学生在故事中体会作者的意图。
四、联系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是学生们语文学习能力形成的奠基阶段,也是学生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兴趣培养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学习能力的不足和知识积累的相对欠缺,意味着如果我们知识就教材里面的知识和学生讲解容易出现学生理解上的难度,而把所学知识和学生们相对熟知的生活中的事物联系起来,既能够增强学习的趣味性,也能够降低学生们学习理解的难度。
如《小露珠》一文,小露珠对于学生而言可谓司空见惯,但真正去观察它的同学却不多,教师应在课堂上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并精心指导学生抓住特点去观察,从而知道因为有了它,植物才会有变化,这样,学生学习课文时就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了。再如《夕阳真美》一文就可以指导学生去观察夕阳,领略夕阳的美景;《云房子》一文就可指导学生去观察雨后白云的变化,了解它的姿态万千,变化多端。这样,让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生活,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语文教学,有时并不仅仅局限于框框之中,要走向生活,融入生活。
综上所述,现阶段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首要工作。从现实的角度分析,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成效有着极大的便捷帮助。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工作期间必须要将工作重心放到巧妙激趣,构建高效课堂——基本课型模式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的研究上,结合学生的兴趣倾向,以及小学语文教学的需求,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高效课堂构建措施,以此来不断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