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传承文明 扬土家神韵 ——《让土家文化进校园》开题报告 姜 妮

                 传承文明   扬土家神韵  

    ——《让土家文化进校园》开题报告

    贵州省沿河县和平镇三完小 姜 妮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简称“沿河县”)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自治县之一。为了让几千年多姿多彩的土家文化融入校园,走进课堂,让孩子们的课余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让民族文化在孩子们身上得以传承和创新,让教师们充分挖掘、整理、研究民间文化。2009年,沿河县和平镇三完小着手《让土家文化进校园》的校本研究工作,经过艰辛的前期工作准备和一系列活动的开展,2011年,我校被列入“贵州省第三批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的项目学校”。通过逐级审批上报, 2012年《让土家文化进校园》已被立为省级课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特拟定《让土家文化进校园》开题报告。

    一、课题名称及界定

    课题名称:让土家文化进校园

    课题界定:土家民族文化是指土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并赖以生成的一切文明成果的总和。是土家族民族智慧的结晶,凝聚着土家人民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和现实感受,积淀着土家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包括语言、文艺、民俗、饮食、建筑、工艺、服饰、古文物、婚俗等

    二、课题的背景

    国家教育部指出:“面对世界范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必须把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本省也出台相关文件要求学校把民族民间文化带进校园,融入课堂。

    沿河县土家文化的现实背景:土家文化凝聚着土家民族对世界、对生命的理解和认知,是维系土家民族几千年绵延不衰的重要纽带。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成立后,尽管一直对土家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但仍然不容乐观,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和农村城市化步伐的加快,生长在沿河这块土地上的一些民间传统文化,正面临着被现代化进程无情淹没的危险,多少老歌无人唱,多少礼仪无人懂,勤劳、正直、善良的传统美德正逐步流失,文明礼貌日渐淡化。为了让灿烂的土家文化源远流长,后继有人,沿河县和平镇三完小以《让土家文化进校园》作为课题,将几千年多姿多彩的土家文化融入校园,引进课堂,对孩子们施以系统性的教育。

       三、课题研究价值

    土家文化进校园是传承民族文化的治本之策。我们要通过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校园文化的启迪,培养具有一定的土家民族文化知识和民族意识的学生,让他们从小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的意识,从小接受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熏陶,将土家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化为他们的精神素质,使他们热爱土家文化、敬仰土家文化,提升对土家民族的认同感,以便今后能更好地保护、积极传承和合理开发,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品牌,构建民族文化产业,繁荣地方经济,对促进民族教育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课题研究目标

    一是通过课题的实施,让广大师生了解土家文化进校园的目的和意义,让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成为师生生活的需求和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载体。二是将土家文化与现实文化有机结合,让孩子们感受土家优秀文化,从而受到土家人勤劳、善良、纯朴、乐观的情感熏陶,培养其吃苦耐劳、不断进取的精神,激发民族自豪感,让孩子们在深厚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汲取精神养料,成为土家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三是寻找和发现能够发展和创造我们土家文化的艺人,以此来推动土家文化发展,将土家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五、课题研究内容

    民间体育、土家歌舞、民间文学等。

    六、课题研究重点

    挖掘土家民间文化,让土家文化融入校园、走进课堂,让学生传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特色。

    七、课题研究思路

    一是设置民间体育、土家歌舞、民间文学兴趣班,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选择科目。二是立足实际、分步实施、各具特色、抓出成效,打造学校办学特色之路。三是把土家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创建既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体现民族传统精神和时代精神,又能承担起培育现代人才的校园文化体系。四是通过广泛收集民族民间文化素材,编辑成我校的校本教材。

    八、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主要参考文献《土家族民间信仰与文化 》(作者:向柏松 )、《土家族音乐概论——土家族研究丛书》(作者:田世高)、《 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县志》《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概况》《土家风情集锦》(中国文史出版社)、《沿河土家山歌》(中国文联出版社)、《沿河土家族》(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土家学研究会编)、《民族志》(贵州民族出版社)

    2.行动研究法:一是通过环境育人。①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在校园的墙壁上进行统一规划,设立民族特点宣传专栏;②开发学校空地,新建具有民族特色休闲亭台。在校园内充分展示乡土风情,营造学生熟悉亲切的乡土文化氛围。二是让土家文化进课堂。开设专门的土家文化课,请县文化馆人员和民间艺人亲临学校指导、请民间艺人走进课堂,让学生了解民俗民风,亲身体验文化底蕴三是利用春节、沙子南庄李花节、乌江百里画廊文化旅游节等民族传统节日,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在现有的民族特色歌舞戏曲节目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和编排一套特色节目活动,大力推广民族传统文化教育。四是与各学科相结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土家传统文化教育。五是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小手拉大手活动,邀请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带动全民都来学习土家文化知识。六是组织人员对民族文化进行挖掘和整理,对学校的民族校本教材进行完善和修订。七是组织师生到异地异校进行交流和学习,促进各民族的团结和睦相处。

    九、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课题负责人:姜妮。顾问:张永跃、崔德乾、沈海波、何开胜;组长:姜妮;副组长:宋海舟、杨瑛;成员:罗廷明、张加信、张延芳、田文霞、曾庆东、侯玲;办公:杨瑛。

    十、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

    一是成立土家文化进校园领导小组,加强领导,明确职责。二是学校自筹资金,确保专项经费用于土家文化进校园的工作。三是每年安排一次土家文化进校园的师资培训,组织力量编写教材。四是建立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对学校各班开展评估。五是根据课题进展情况,学校将从专项经费中拿出部分资金对在课题研究中优秀的班级和教师个人给予奖励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3/10/22 9:36:4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