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作业设计跨学科 数学素养再提升 曹 群

    作业设计跨学科 数学素养再提升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科苑小学   曹  群 

    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是一门尤为特殊的学科,抽象性较强,相较于其他科目而言,也存在一定难度,这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一门极其具有挑战的学科,想要充分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素养,教师就要在教学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教学全过程。而作业设计也是教育教学中的关键环节,在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充分贯彻落实双减教育政策中的作业优化设计目标,更重要的是也要促进学科教育之间能够相互融合以发挥1+1>2的成效。这样作业才能够具有一定的创新价值,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科素养,并促进全面发展而言尤为关键。

    跨学科作业是指在进行作业设计的过程中连接多元的学科进行作业布置,以形成更为全面、更为立体的作业框架,使学生能够在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充分发散思维,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关联起来,确保作业能够全面满足跨学科作业的重要目标,提升学生对本科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多元知识的重组能力,养成学生综合性较强的素养。首先,跨学科作业必须要遵循综合性特征,要求所有作业内容必须整合多科目的知识点,以形成交叉点的深度融合,从而确保跨学科作业能够合理,易于理解且易于操作。其次要遵循实践性原则,化学课作业必须充分促进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操作,以多元的知识内容与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同时,还要遵循多元化的特征,呈现出丰富多彩的作业类型,包括准备型、练习型以及拓展型等等,每一种作业形式都要有合作作业和选择作业,这样跨学科作业才能真正的体现出其重要价值。

    一、与科学学科融合,强化探究思维

    数学本就较为抽象且理性较强,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科学性学科相融合,那么必然能实现1+1>2的融合教育功效,促进学生良好的科学探究精神。同时,科学学科本身就是一门较强科学技术的重要学科内容,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该门学科能够加强学生动手实践操作事物的重要能力,并利用所学知识去探究和验证事物的本质现象。通过与科学学科进行融合,做好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设计,以充分带动学生在数学作业完成的过程中,巧妙的利用科学思维意识去探索实践,从而提升数学综合应用能力。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三年级上《动物趣闻·克、千克、吨的认识》这一节知识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后作业设计环节便巧妙的与科学学科相融合,要求学生回到家之后,利用科学学科的称重器,或是家里已有的称重器将一个未开封的常用物品进行称重,随后将称重的结果与原有物品包装上所显示的重量相对比。可以多称几种物品,如牙膏、洗衣粉、以及白砂糖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实验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些简单且易于获取的实验道具,是学生在进一步利用科学精神探究的过程中所能够全面提升认知的重要内容。通过巧妙的实践和称重,学生大体感受到了不同质量的重要区别所在,同时也能进一步形成一定的数学量感,对培养学生后续良好的学科精神而言尤为关键。

    二、与语文学科融合,深化理解能力

    语文学科是诸多学科的基础铺垫,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思维意识,而这种思维意识又是其他学科进行学习的关键要素,数学作业适当的与语文学科相融合,能够全面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问题的理解能力。而且对于小学中高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已经需要解决一定形式的应用题目,而这些题目想要充分的解读完整,必然需要一定的语言思维意识作为支撑,以加深学生从题目中寻求关键解题信息的重要能力。如果作业能够巧妙的与语文学科相衔接,那么必然能够充分带动学生理解深刻,减轻数学学习的难度,对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尤为关键,会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教学成效。

    例如,在教学青岛版小学三年级上数学《走进新农村·位置与变换》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后要求学生阅读相关的位置方向的文章,以加深自身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能丰富与位置和方向相关的知识储备,这对后续这一知识的学习而言尤为关键。随后教师再要求学生,将自己所阅读到的位置与方向相关的文章知识内容,充分应用到作业的活动中去。另外,教师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语文阅读的作业类型之后,可以小组为单位来到操场,并进一步对所有操场上的建筑物指明其具体方位,以全面锻炼学生的位置和方向意识,这样才能够真正的提升学生对位置与方向的掌握能力。而且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和知识理解能力,也将促进学生对这一节知识内容的渗透与掌握。

    三、与美术学科融合,提升创新思维

    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进一步加深与美术学科的融合力度,以全面提升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创新思维。具体说来,学生在完成数学学科作业的过程中,必然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的广阔思维意识,并发挥一定的想象力来对一些抽象的事物进行具象化的思考,而数学学科本身也需要学生具有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平面想象能力和立体空间能力等等,这与美术学科不谋而合。

    例如,教师在教学青岛版四年级下册《图案美·对称、平移与旋转》这一节知识内容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学科作业与美术学科相融合,不仅能够强化学生在这届学习中的审美水平,更重要的是也能利用美术的绘画技能,去加强对对称平移以及旋转的了解认知能力。而教师为学生布置的课后作业,可以要求学生回家之后利用画笔来画一画生活中常见的轴对称图形,同时对于一些平移的图形以及旋转的图形,也试着用画笔去描述,看一下两个图形是否有所区别。如此一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以良好的美术绘画能力去完成本节数学知识的综合作业,不仅激发了良好的学习兴趣,更重要的是也在动手实践操作的过程中,加深了对本节知识的掌握水平,并强化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与日常生活融合,增强应用能力

    数学作业还可以与日常生活实际相关联,以强化学生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尤其数学本身就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时候,应该不断强化自身对数学源于生活也要服务于生活的意识的认知。而通过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数学作业设计,必然能够塑造学生生活化数学思维,从而在实践作业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比》这一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课后为学校设计一个小型的花坛,并且以固定的长和宽的比例来进行设计,每一种设计的形式都要学生说出具体的长宽比。随后再结合之前所学到的面积的知识来分析,哪一种长宽比所能达到的花坛的整体面积最大。进而这种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知识内容,能够提高学生自主应用的能力,同时也能带动学生数学学习的深刻思维,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水平。并且,只有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真实感,进而主动探索数学知识的奥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水平,促进学生数学学习上的快速进步,同时也推动数学教学工作的高质量完成。

    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中,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必然应该做好教育教学的优化与改革,如果能够巧妙的在作业设计环节将双减教育政策贯彻落实到底,并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达到充分的巩固课上知识的重要教学目标,那么便是一份优秀的作业。而教师也应积极在作业设计环节充分探索,如何与多元学科相融合,更好的带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不断提升其社会发展适应能力以及学科知识融合能力,这样才能实现学生知识水平与核心素养的均衡提升。

     


    点击次数:16  发布日期:2023/10/22 9:17:06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