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法的探析 田茂攀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导学法的探析
四川省武胜县鸣钟初级中学 田茂攀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历史课起着其它学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我努力探索新形势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寻求发挥历史功能,激发爱国情感的方法。我们所提倡的教学艺术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做到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和运用知识。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摸索和完善各个教学环节。历史教学导入语设计尤为重要,精心设计历史课导入语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其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要因材施教,因课利导,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这将有助于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结合我多年来的历史教学经验 .现就教学中的一些方法做点探究:
一、复习导学法,促进延伸性
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入新课,即用已知的知识做铺垫,促进知识的延伸过渡,它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使学生理解历史概念的因果关系,体现着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比如《收复台湾与抗击沙俄》一课,通过复习内地与台湾的历史关系,说明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进而过渡到荷兰殖民者占领台湾是一种侵略行为,是对中国领土主权的侵犯,为维护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民族英雄郑成功率军逐荷虏,收复台湾。
二、问题导学法,吸引注意力
通过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它能结合教材重点,把教材中最能吸引学生兴趣的内容用设问存疑的形式诱导学生,给学生以极大的悬念,紧扣学生的心弦,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如《美国独立战争》一课中,可以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知道美国历史上的第一位总统是谁?美国的国庆日是什么时间?这几个疑问紧扣学生的注意力,他们迫切希望得到答案,注意力显得十分集中,很快导入新课,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谈话导学法,激发求知欲
1、从神话传说开始,设立情境 。在初三历史上册《人类历史的起源》教学中,通过讲述有关人的起源几个神话传说,再结合类人猿在原始森林生活的情景导入新课,这样学生就能从潜意识中体会类人猿艰难的生活环境和演变为直立人的过程。 2、概括谈话法。结合教材特点,先向学生概括展示本章节的主要内容,提出一些学生们熟悉的问题,使他们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如《殖民主义扩张》一课。从新航路的开辟谈起,引出葡萄牙和西班牙这两个殖民主义国家是怎样走上殖民扩张的道路的,这种由简到繁的方式,有利于学生的概括能力的培养。
四、材料导学法 ,增强趣味感
材料多种多样,能否恰当地运用,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学生印象的深刻性,对于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培养起到点睛的这作用。教学实践表明:刺激强度大、变化性大、形象有趣的材料,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加强学生对重要知识的无意注意,起到强化记忆的作用,进而达到深化主题、画龙点睛的功效。
(1)对联诗词导学法
这种方法能够使学生兴趣盎然,既能加深对语文基础的牢固掌握,又能对诗词的内涵产生兴趣,从而对诗词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产生浓厚的兴趣,如讲述《繁盛的唐朝》一课时,引用杜甫的诗句:“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从诗中可以看出当时的繁荣富庶景象,天下太平,远行安全。那么这种景象是怎么得来呢?进入新课。又如《文学,史学与宗教》一课,引用鲁迅对《史记》的评价: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进入新课。
(2)、图片文字导学法
图片文字是最直观的教具,而历史课中的插图是课本重要内容的体现。 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重大事件及古代遗存尽入画幅,成为大脑兴奋的催化剂,它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对初中学生而言,形象直观的材料,比长篇大论更容易接受。利用插图,精心设计导言,是众多导入法中的一种,而且实践证明这种做法效果显著。 比如《张骞出使西域》一课,在幻灯上投影出秦的疆域图,让学生说出它的大致范围,然后又投影西汉的疆域,请学生两相比较。然后指出在西汉统治时,在新疆地区和更远的地方都是西汉的统治范围,这一地区是在西汉统治时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称之为“西域”。那西域又是怎样在两汉时期归属中央政府管辖的呢?通过本课的讲述,我们就能知道原因。这样的导入,既联系了地理知识,把历史地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又能抓住学生的心理,起到较好的效果。
五、时事,影视,乡土教材导学法
(1)时事影视导学法
根据时事新闻导入新课,可以让学生看到历史无处不在,学习历史不仅能丰富我们的知识,而且能锻炼我们的能力,激发求知欲望,拓展视野。比如: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成功举办,马拉松长跑运动项目是为了纪念哪次历史事件中的哪位历史人物?第一届奥运会在什么地方举办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古希腊。这样课堂的气氛也就变得活跃。时事的来源,关键在于平时的留心与积累。它的运用除了上述作用外,还能起到活跃课堂气氛,融洽师生情感的作用。利用放映影视片段,直观又形象。不但有利于顺利导入新课,而且也有利学生区别艺术与历史的差距。
(2)、四川乡土教材导学法
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都十分的熟悉,而且都非常的热爱它。更容易产生学习的兴趣。如讲解中国近现代的革命史时,我们可以利用家乡的革命烈士陵园,邓小平故居,华蓥山红色旅游圣地等,对学生进行革命英雄主义教育,爱国主义传统教育以及理想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总之,所有历史课的导学最重要的是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迁移原理,使学生原有的知识对所学的新知识产生积极的影响,从而转移注意,激发兴趣。导学法是一门教学技巧,方法多种多样,我们应当依据不同的教学对象,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导入新课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