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对教育观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苏文水

     

    对教育观念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福建省安溪第八中学     苏文水

        教育是一种关涉人的精神世界的活动,教育需要思想。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它应该为人的发展服务,为人的完善服务,为人的幸福服务。在大力倡导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反思当今教育,我们现其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因素,这些西素甚至使教育正不知不觉地扭皓着人性。所以,笔者认为,不管是教育行政领导,是学校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教师,都有必要对教育观念的几个问题再作一番思考。

        一、关于教育目标的思考:大力倡导培养普通劳动者

        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明确指出,我们的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我国自古以来一直把读书做学问看得很崇高一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而读书的目的则“学而优则仕”,果十年寒窗苦读就为了能有一天会成“人上人”。这种传统的读书目的论在今天仍有很大的市场,不少家长甚至学校的老师、领导仍然以此激励学生奋发苦读严重违背“民主平等的思想观念竞争是一个社会发展进步所必不可少的,但把学校的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人上人”,则会扭曲学生的人性,与构建和谐社会是背道而驰的。

    我们在呼吁“为了一切孩子”的同时,也看到了能够真正面对一切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师毕竟不多,教育的不公平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中国的职业教育严重滞后,一些职业学校甚至无法完成招生任务。在早已实现“两基”的沿海发达地区,不少学校辍学率仍然居高不下,甚至有继续抬升的趋势。这些问题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我们纳闷: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大力倡导培养普通劳动者,并不是不要竞争,我们只是主张教育应该以人为本教育者要从发挥人的潜能的角度去培养人的竞争意识去向自我挑战,追求自身价值的最大化,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真正从学会“做人”做起。

    大力倡导培养普通劳动者既鼓励学生追求卓越又能培养学“民主平等”的基本精神。

        二、关于学习过程的思考:积极主张实施愉快教学

        学习是一个过程,是每一个学生都必须参与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每一个个体都得到发展,他们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完善了自己,按理说学习应该是一个令人愉快的过程。事实上,自古以来,人们一提到读书就意味着吃苦“头悬梁锥刺股几乎成为历代读书人学习的典范,成为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教育孩子的典范,于是本来应该是十分有趣的学习被异化为痛苦的劳动,学习一旦被学生认定是一种苦差事,那他们必然就会“望”学生畏。

        实施素质教育,提倡减轻学生负担,然后是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倡转变教育观念。但事实上,传统的教学始终没有退出课堂。因为上级党委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至整个社会对学校的评价机制始终没有改变学校非但无法真正给学“减压”,反而还“加压的趋势也正因为这样,师生的角色得不到转变,学生无法真正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

        其实,说得严重点,教育工作者强调“苦学”,正是在为传统教学寻找借口教学过于注重基础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

        积极主张愉快学习教师务必不断优化教学过程使之充满乐趣富有吸引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愉悦的体验。

        三、关于学习方式的思考:努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中国能把学生当作主体会把学生当作主体的教师还是不多学生不是教师的四肢可以由教师随意支配

    不是泥土或石膏,可由教师任意捏塑,而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客观存在的每一个不同的个体。因此,为了将学生从被动应付、机械训练死记硬背简单重复中拯救出来为了将学生“一刀切“一‘吃不了吃不饱的困境中解救出来我们必须寻找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性发展为目的的学>--j方式

    现代学习方式积极主动的学习应是学习中的最高境界要让学生走

    我要学的境界要送给他们一颗果实的种子教给他们种植的方,给他们独立成长的机会,让他们也品尝到自己劳动果实的美味,他们用自己的脑子思考,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的嘴说话,用自己的手操作,即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自经历、用自己的心灵去亲自感悟。

        实际情况又是怎样的呢?就拿学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提问”来说,有人做过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中国学生的提问与教育年限成反。即幼儿普遍好问,小学生次之,中学生更是不喜欢发问。我想,中有两个原因:一是“师道尊严”,自古以来,师生无法平等,学在教师面前不敢提问;二是教师尽责所致,教师力争把课讲清楚,学生还需提问吗?要是提问,给人的感觉要么是没有认真听,要么是脑子有问题,接受能力低。  ,

        转交学习方式,教师要用好“问题”这把钥匙。因为历史上任何重大发明、科学突破恰恰都是通过大胆质疑而取得的。教学中,教一方面要做到巧妙设疑,引导学生在问题中学习。另一方面,要培学生的问题意识,善于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有能力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四、关于选拔机制的思考:全面树立多元化的人才观

        在看待人才的问题上,本来应该是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的机制也应该是多元的事实上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以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时至今天高考一统天下的机制仍然无法改交总分一刀切的录取标准必然使一切学生疲于奔命“求全责备求同存异抑长补短的教育模式必然使一些有专门特长的学生忍痛割爱去弥补弱项以分数为本位的应试不见了人作为教育的对象和主体被遗忘干净了人的潜能、个性、价值,也在这里化为乌有了。

        超级女声一夜成名许多学生之所以热爱甚至痴迷那是因为站在台上的是与他们一样“平民”,  “超女火爆折射出中国教育多元化的苍白“超女这样的节目教育工作者应该认识到我们需“超女这样的机制成才的方式不能单一化社会必须给学生更多的选拔方式,让他们拥有更多成才的渠道。

        要改变简单的人才选拔方法学校要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社会要重建新型的价值引领标准国家要确立多轨的人才选拔机制使更多的学生学有所长使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人才脱颖而出。

        当然建立新的选拔机制并不一定要废除分数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分数观让它成为学生前进的一种动力而不是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

    教育是国家大事同样教育要引起国家社会学校的重视特别是要在重视中引起经常性的反思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如果能够逐步深入人心于国于民都是一件大好事于教育本身更将具有深远的意义。


    点击次数:18  发布日期:2023/9/23 9:34:17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