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杨正光

    浅谈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

    安徽省宿州市一小环宇校区      杨正光

    摘要目的:

    整本书阅读教学能促进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目前它仍存在诸多问题,于是小学语文的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应运而生。   方法与结果:

    我立足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结合部编版教材选编的主题,制定了《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基础阅读书目》。

    我参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根据实际课堂教学的不同特点,对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几种方法进行不同的介绍。

    结论:

    每个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阅读生活。

    我发现我们班孩子对好书推荐课和交流汇报课比较感兴趣,容易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阅读效果显著。

    我们在整本书的阅读教学中,要有正确的标准来评价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关键词: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评价

     

     

    引言

    一、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便捷的通讯工具不需要我们去动脑筋,就能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就称之为“碎片化阅读”.我们能从这种方式获得短暂的愉悦,着眼于长久看,它给现在的小学生带来了显而易见的负面影响。在这种社会背景下,传统阅读的回归迫在眉睫。

    《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生阅读总量的规定是不少于400万字,平均到每天也就是四五分钟的时间。但是就是这几分钟的时间,大部分的学生也是做不到的。我们52名学生,能做到每天10分钟以上阅读的只有寥寥几人,课外阅读的更少。由此可见,让整本书阅读走课程化的道路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实践意义:

    早在1941年,叶圣陶先生就曾明确提出了“把整本书做整体,把单篇短章作辅佐”的主张。[[1]]由此可见,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具有重大意义。它可以让学生不再沉迷于多媒体带来的碎片化阅读,对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能力的提升都有重要作用。让整本书阅读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助力,让他们喜欢阅读,爱上阅读。

    三、概念界定:

    通过查找一些文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概念如下: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指小学学段语文学科范围内结合小学生不同年龄特点,推荐小学生阅读以儿童文学和经典名著为主的多种类型的书籍,并在教师指导下对整本书的脉络结构和细节描写产生自己独特理解和感悟的阅读活动。[[2]]

    四、研究方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

    第一章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书目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确定

    一、整本书阅读书目选择的依据:

    (一)依照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表1—1:基于各个年龄特点的整本书书目推荐

    学段

    年龄特点

    选书依据

    代表书目

     

    容易关注事物的表象

    以绘本为主

    《小猪变形记》、《逃家小兔》......

    喜欢探索未知的领域

    童话故事为主

    《宝葫芦的秘密》、《小英雄雨来》......

    以抽象思维为主,能够独立思考

    小说、诗歌、散文等

    《青铜葵花》、《鲁滨逊漂流记》......

    当然,读什么样的书,最终的决定权还在学生手里,书目的选择要把学生的的自主选择和老师的推荐相结合起来。

    (二)立足于小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表1—2:整本书阅读教学基础阅读书目

     

    学段

     

    师生共读书目

     

    自主阅读书目

     

     

    1.  《逃家小兔》——玛格丽特·怀兹/文,克雷门·赫德/图,   黄逎毓/译

    2.  《爷爷一定有办法》——菲比·吉尔曼/文·图,宋珮/译

    1.《蝴蝶·豌豆花》——金波/编,蔡皋等 /画

    2.《我爸爸》——安东尼·布朗/文·图,余治莹/译

     

     

     

     

    1.《宝葫芦的秘密》——张天翼/著,丁午/图

    2.《昆虫记》——法布尔/著,陈筱卿/译

    3.《小英雄雨来》——管桦/著

     

     

    1.《稻草人》—— 叶圣陶/著

    2.《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 凯勒/著

     

    1.《小王子》——圣·艾克絮佩尔/著,周克希/译

    2.《草房子》——曹文轩/著

     

    1.《西游记》——吴承恩/著

    2.《狼王梦》——沈石溪/著

    二、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的确定

    要学好语文首先就要会“读”,阅读是语文学科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托来确定其目标,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做了如下阐述:

    1.感受汉字之美,增强主动阅读整本书的意识。

    2.阅读传统的优秀作品,了解中华文化。

    3.具备独立阅读的能力,能够积累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经验。

    4.能用好的阅读方法阅读。

    5.在阅读的过程中摘抄、做批注等。

    6.进行探究性阅读,能够表达出自己的感悟。

    7.品鉴语言的独特魅力。

    8.扩大阅读量。其中,1-2年级阅读量不少于6万字;3-4年级整本书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5-6年级整本书阅读量要在100万字以上。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方法指导

    一节课的时间是有限的,让学生掌握正确而有效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结合自身实际,我总结了以下几种阅读方法:

    1.图文结合——即图片对照文字,进行信息互补,绘本阅读主要采用这种方式。图文结合的方式,可以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会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年级段的学生。

    2.略读法——它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阅读更多的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截取整本书的主要信息,如:创作背景、主要人物、情感基调等,略读可以让我们了解掌握整本书的脉络。

    3.速读法——它和略读相似,速度上却更为迅速。它让我们用更短的时间读更多的书。它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注意力越集中,我们阅读的时候思考的就越多,久而久之,阅读自信也会相应提高。

    4.精读法——精读可以把学生读过的书内化成为他自己的东西。它分为三个阶段:(1)框架性阅读——准确地把握一本书的内容。(2)理解性阅读——即对一本书的内容进行深入的理解。(3)批判性阅读——即公正客观地评论一本书。

    5.批注阅读——好的阅读是需要自己主动去阅读的,只有这样我们在阅读的时候才会不断地提问自己一些问题,并尝试解答。如果这个时候我们手中有一支笔,效果会事半功倍。低年级段的学生适当的在阅读的时候提出问题,中高年级的学生完全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把自己的问题记在旁边,甚至圈一圈、画一画,这种方法就叫“作批注”。要注意,不能为了批注而批注,乱写一气会影响我们对文意的理解。

    教师在学生的生命中只是昙花一现,但是阅读可以陪伴他们一生。教师要为他们插上阅读的翅,需要传授给他们好的阅读方法。每个学生的学情不一样,我们要根据每个学生自身的特点选择最适合他们的阅读方法,提高他们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阅读生活。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研究

    “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3]]整本书阅读教学主要从学习效果对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则从两个视角进行评价。

    一、对学生的评价

    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因此对整本书阅读教学划分低、中、高三个阶段。要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目标结合起来指定评价细则,以下是不同学段学生的评价标准:

          表4-1 评价标准(低年级)

    评价内 容


    评价等级




    阅读数 量

    1.读12-18本绘本或故事书。

    2.低年级段不少于6万字的阅读量。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阅读习 惯

    1.  能主动阅读。

    2.能爱护书籍。

    3.能集中注意力。





    阅读能 力

    1.学会默读。

    2.能图文结合理解文意。

    3.能说出阅读感受。





     表4-2 评价标准(中年级)

    评 价内  容


    评价等级




    阅 读数  量

    1.读18-30本童话故事文学。

    2.中年级段不少于50万字的阅读量。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阅 读习  惯

    1.坚持每天课外阅读不少于30分钟。

    2.有与他人分享交流的欲望。





    阅读 能  力

    1.能够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2.能够进行略读课文。

    3.能够边读边摘抄优美语句,学会积累好词佳句。





     

     

     

    表4-3 评价标准(高年级)

    评 价内  容


    评价等级




    阅 读数  量

    1.读30-50本中外名著。

    2.高年级段不少于100万字的阅读量。

    自我评价

    同学互评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阅 读习  惯

    1.能够广泛的阅读书籍。

    2.能够在反复阅读中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





    阅 读能  力

    1.能够编写全书梗概。

    2.能够浏览整本书,并做好信息搜集。

    3.能够提高默读的速度。





    评价标准划分为 A、B、C 、D四个等级。这一评价标准虽然不是最标准的,但是可以有效的评价1--6年级的阅读水平,能够反馈缺点和不足,帮助他们提高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对教师的评价

    除了对学生做出评价之外,对教师的评价也是小学阶段整本书阅读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观课角度不同,评价标准不同,我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做阐述:

    (一)评价内容:

    教师自评和学生点评相结合是为了使评价更客观公正,以下是两种评价细则,以表格的形式是为了更直观简洁。

    表 4-4: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标准(教师自评)

    评价指标

    评价要素

    评价标准

    评价权重

    得分

    教  学

    目  标

    目标的表述与呈现

    1.  规范明确三维目标。

    2.  目标意识渗透教学。

    10


    教  学

    内  容

    教材处理与呈现

    能选择合适的书籍来丰富课堂内容,创设情境。

    15


     

    学  生

    学  习

    自主、合作、探究、反馈

    1.  能引导学生思考。

    2.  小组合作探究。

    3.  注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

    25


     

    教  师

    导  学

    以学定教、

    以教导学、

    以评促学

    1.  能随时把握调整阅读教学。

    2.  能教授学生有效的阅读方法。

    3.  能用多种评价方式评价学生。

    25


    教  学

    效  果

    学生状态、

    达标程度

    1.  学生能够积极阅读,并有交流分享的欲望。

    2.  阅读能力上升,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15


     

    教  师

    素  养

    基本素养、

    课堂管理、

    课堂机智

    1.  阅读量广,能整合教学资源。

    2.  课堂掌控能力强,能营造快乐的学习气氛。

    3.  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地评价。

    10


    自评

    优点:




    自评

    缺点:


    得分


     

    表 4-5: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评价标准(学生点评)

                               评价内容

    得分

    1.老师的阅读范围广,知识量丰富,课堂语言生动准确,能够为我们推荐爱看的书。

    ☆☆☆☆☆

    2.老师能创设情境,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

    ☆☆☆☆☆

    3.老师态度亲切自然,能有效的引导我们阅读。

    ☆☆☆☆☆

    4.老师能用鼓励性的语言激励、评价我们。

    ☆☆☆☆☆

    5.老师经常开展丰富多彩的汇报展示活动,和我们分享阅读的收获和快乐。

    ☆☆☆☆☆

    6.老师能够交给我们恰当的阅读方法。

    ☆☆☆☆☆

    7.老师能培养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8.老师能给予我们阅读的信心。

    ☆☆☆☆☆

    我想对老师说:


    教师姓名:                             课题:

    (二)评价意义:

    对语文教师而言,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是个巨大的挑战。一位阅读量少、不喜欢阅读的教师是无法上好一节整本书阅读教学的课程的。著名教育家吴非老师曾说过:“那些在教学上‘有办法’的老师,那些不以教学为苦事的老师,往往是领略了读书趣味、有深厚的阅读基础并善于思考的人。”[[4]]读书对于一名语文老师来说不是兴趣,而是我们的职业需求。对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价,可以激励教师更好的掌握阅读教学的技巧。

    (三)总结:

    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评价具有重要意义。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还在“摸着石头过河”处于探索阶段,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未来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只有让整本书阅读走进语文课堂,让书籍成为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才会散发持久而鲜活的生命力。

     

     

    注  释:

     

    [1]  顾黄初.提倡读点整本的书——叶圣陶语文教学思想研究[J].语文学习,1981(08):54-55.

    [2]  张敏. 小学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

    [3]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6

    [4]  吴非.阅读,让“自我启蒙”成为一件可能的事【M】.朱煜主编阅读让教育变好.

        

                                    参考文献:

    [5]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3

    [6]  李怀源.由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谈小学整本书阅读[J].小学语文教 学,2013(03):25-26.

    [7]  张 秀 丽 . 探 讨 提 高 小 学 阅 读 教 学 有 效 性 的 具 体 策 略 [J]. 中 国 校 外 教 育,2016(25):127.

    [8]  江卫红.谈“以学生为主体”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评价[J].福建基础教育研 究,2009(06):51-53.

    [9]  李怀源.叶圣陶“读整本书”思想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9.

     



     

     

     

    [[3]]

    [[4]]


    点击次数:142  发布日期:2023/6/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