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 农家宝宝快乐学习的摇篮 尹 红
大自然 农家宝宝快乐学习的摇篮
江苏省靖江市西来镇永胜小学 尹红
我班是农村小学的一个学前班,条件落后,经济薄弱,地理环境偏僻。这里的孩子没有住过宽敞的大楼房教室,没有玩过新颖奇特的玩具,没有见过先进的教育设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地。但是他们一样健康快乐地学习在这片土地上,因为他们真实地领略了大自然的奇妙,拥有农村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为了让孩子们一样快乐成长,快乐学习,我们充分发挥农村特色,充分利用农村自然环境的优势,为宝宝们创设各种活动和操作材料,引导他们在大自然中,快乐学习,游戏。
一、发挥农村特色,发展幼儿对科学的兴趣
在农村一年四季各种各样的瓜果蔬菜、植物种子接连不断,我组织幼儿观察讨论一年四季中哪些瓜果蔬菜,他们生长的季节和条件有什么不同,以及他们的生成情况。如果违反季节的规律他们能否正常生长。〈当然,除了大棚种植〉,并创建种植园,让孩子们自己种菜,自己管理。这样既增加科学知识,又能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同时创设自然角,在自然角里不但种植了各种的花草,养过小鱼,小螺丝等,这样也给我们的教学活动提供了素材。如:在学习〈种子的秘密〉我让小朋友收集家中各种农作物的种子,事先配合家长,让孩子熟悉种子,孩子们自己简单介绍种子,通过活动,他们不但了解了自家种子,还了解其他种子,问题也随之而来:植物是怎么传播种子的,于是我又让孩子气们收集各种食物来寻找他们的种子。在找寻探索过程中,孩子们知道了大米的种子是水稻,面粉的种子是小麦,西瓜的种子在瓜壤里,豆腐是大豆磨出来的……
二、充分利用农作物,和废旧材料发展幼儿美术活动的兴趣
通过布置墙壁活动,我组织幼儿收集各种农作物,将收集的玉米、大豆、花生、稻草等运用到装饰中去,和他们一起做成漂亮的衣服、挂毯、头饰等。将小朋友收集的萝卜、土豆、红薯、黄瓜等装饰成小动物,小玩具,既好玩又可装点教室,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还用拾来的芦苇,枯叶、草杆粘成鸟窝,用废雪碧壶、旺仔牛奶瓶制成笔筒,花瓶以及创意制作大公鸡、大肥猪等。用河蚌壳、螺丝壳、树叶、树枝、花瓣装饰成盆景……这样既掊养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又陶冶了他的性情。
三、利用自然景物,走进田野,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
当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草色青青,繁花簇锦时,我总会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大自然:放风筝、采野花、挖野菜、捉蝴蝶,饲养小蚯蚓,让孩子们尽情领略大自然的美好,感受春的希望。
当秋叶缤纷,丹桂飘香,我又带领孩子们再次来到田野感受丰收的喜悦。我和孩子们拾稻穗,挖山芋,在劳动中体会农民伯伯种植农食的艰辛,从而懂重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孩子们在与各种自然农作物亲近过程中,自主活动,自主探索,他们不但了解了自然物的生存规律,还知道了有了春的播种、夏的付出,才有秋的收获,了解人与自然的依存关系。同时让孩子对大自然保持永久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激烈他们奋发向上。
四、利用民间传统节日,村名、埭名,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端午节前夕,我通过收集各种资料图片,向孩子们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并向孩子们讲述爱国人士屈原的故事,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
清明节夕,我收集各种资料、影片,向孩子们介绍先烈们的英勇事迹,让孩子们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孩子们爱国情怀,懂得珍惜。
我还让孩子们了解自己居住的村名,埭名,了解名字的由来,典故以及民间传统。如:洗脚庵,传说中是乾隆皇帝为了了解老百姓的生活状况,微服私访,途径这个村庄,由于劳累奔波,在此洗脚休息,人们为了纪念乾隆皇帝,变取了这个村名。还有地名:九圩腰沟,永奠庵等由来,让幼儿了解当地的人文风俗。
大自然是知识的源泉,是知识的宝库,是我们的鲜活教材,只要我们虚心向他讨教,向它学习,用心观察,用心感受,一定会发现知识无处不在,快乐无处不在。
让我们的农家宝宝们,在大自然这个知识的殿堂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由唐晔老师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