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多元化处理的实践与思考 赵碧莲

    小学数学课程评价多元化处理的实践与思考

    云南省大理市下关第一完全小学    赵碧莲

    摘要:随着教育事业革新幅度变大,数学课程评价已成为现下教育重点关注的部分,尤其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基础较薄弱,数学学科对于学生来说,困难不小。在多重因素的冲击下,大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会出现一些误区,教师要摒弃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用多元化的处理方式,对课程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更快投入学习中,从而达到最佳的效果。课程评价作为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要用合理的态度与方式,对整体结果进行科学评判,为教学提供正确方向。鉴于此,笔者主要针对当下小学数学课堂,研析其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处理。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程评价;多元化处理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课程评价是种较实用的方式,科学客观的应用此模式,既能够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拓宽自我的思维创造水平,也能够提升整个课堂的教学质量,为教学指明正确的方向。数学于小学生而言,较为痛苦,其中思绪逻辑性的养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态势,用多元化处理课程评价,将评价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助力学生全身心投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这无疑不是一种好方式。为了实现数学课程评价多元化处理的有效性,小学教师在评价方式上要更稳重,进而科学客观对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小学数学传统教学课程评价误区

    (一)评价形式固有化

    近年来,课程评价的方式较为常见,在统一大教材的基础上,所呈现的评价标准也较为相似,这种评价形式的固有化,使得小学生学习的更为机械化,不利于小学生的个性发展[1]。实际上,小学生之间差异化较明显,个体知识积累的不同,也让评价标准随之改变,数学教师对此可能会存在一些误区,针对此形式,教师可基于整体的课本内容,因材施教,确保学生所学更精准,便算是完成了任务。在传统教学课程评价误区中,评价形式的固有化,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忽视了教学的实质性内容,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同时,教师虽按部就班完成评价工作,但在教学上未有实质性的改变,对于教学方向的影响微乎其微,学生也很难消化汲取学习的知识,长期开展这种课程评价,也只是浪费精力罢了。

    (二)评价内容无实义

    在整个教学背景下,大多小学数学教师,对于课程评价的焦点,往往放在教师的教学能力与技巧上,以教师为主的课程评价,忽视了学生的重要性,评价内容单一化,甚至无实际意义,不具备教学评价的实用性。同时,量化评价于国内传统课程来说,占据的地位较重要,这种重视量而忽视质的结果,较为死板,缺少一定的灵活性,容易造成对课堂实际情况摸索的歪曲,让课堂评价失去原本的意义。为让学生拥有好的学习氛围感,教师会对教学情况进行摸底,课程评价是主要的方式,但在整体评价的内容中,小学数学教师时常会忽视学生的主体性。甚至在他们眼中认为,只要与教师有关的明显表现,就是很好的方法,实则这些评价内容,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

    二、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处理对策

    (一)细化评价,渗透多元内容

    纵观国内的小学数学教育课程,固化的评价还是欠缺新意,小学数学学习是个长期的过程,对于课程评价,仍需循序渐进,细化评价,从中渗透多元的内容,不断引导学生,在学生的学习参与上下功夫,以更好保证评价结果的综合性。同时,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基础相当较弱,知识归纳力差,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很棘手,教师如若对教学结果的评价不够重视,学生的体验感便不会增强,细化评价的内容,让学生深入学习之中,进而深思数学的优势,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但小学生接触到的事物还是很有限,课程评价的内容既要有专业的师资水平与知识技能,也要考虑诸多综合因素,通过渗透多元的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进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独立解决一些问题。

    (二)加强互动,增加主体的多元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评价的环节中,教师与学生作为重要的参与者,就必须要注重双方之间的情感互动,情感互动是个人精神的释放,只有此,才能知晓学生喜爱的关注点,在评价工作上与之吻合,真正实现课程评价的效果[2]。当然,言语表达关乎学生未来的社交,一定的互动能让学生敞开心扉,增加主体的多元性,教师对自我也能有所反省与认知,对后期整体教学能有所调整,而学生在此点燃学习的火光后,沉浸其中学习,整体能力也会有快速突破。小学数学教师本具有引路人的指导能力,而整体教学的课堂评价设计,体现了教师的才能,倘若只局限于课堂内容本身,难免会让整体评价失去意义,也与教育理念不符。教师还须不断丰富评价的途径,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鉴别,注重与其的互动,增加主体的多元性,全面唤醒学生内心对学习数学的激情。

    (三)联系实际,契合教与学统一

    数学源于生活,在整个小学数学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要擅于联系生活实际,对评价的内容,进行深入剖析挖掘,及时的展开交流,这样对于推进数学教学也是一大益处。小学生本身知识面薄弱,对知识接受力有异,教师在教学评价时,还须采取不同的评价机制来应对,根据教学的纲要,设计出更有个性化的教学评价特色,这种开放的评价机制,能更快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数学上有所收获。小学数学教学评价不能仅停留在表面,还须注重教与学的统一,留意多样形式,进而精准找到方位,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触及到自己的兴致点,进而得出自身的理解。而教师也可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归档定位,对其进行鼓励,让其学习成绩有所进步。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贯穿着学生的整个成长,课程评价的优劣关乎着教学的成效,教师要破除原有的桎梏,细化评价元素,渗透多元化的内容,指导学生于其中,才能真正做到学用所得。课程评价作为小学数学教育中较重要的形式,对于教学方向的指引,效果较为显著,而小学数学教师有必要认识到,评价多元化的重要程度,充分发挥其优势,切实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同时,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课堂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应用,不是简单的工作,教师有必要对此进行反思,不断革新优化,引导学生点燃学习的小火苗,鼓励其投入当中,让其在此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中收获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陈伟. 探索小学数学课程评价的多元化处理方法[J]. 新一代, 2023,10(4):26-30.

    [2]鲁友碧. 小学数学作业评价的改革探究[J]. 速读, 2022,10(12):185-185.

     


    点击次数:136  发布日期:2023/6/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