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议论文阅读教学 ———“以写促读”法探究 闻菊红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之议论文阅读教学

    ——“以写促读”法探究

    甘肃省酒泉市东苑学校        闻菊红                  

    摘要:现代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其中议论文由于其文体特征及学生年龄和阅历的局限,阅读理解难度更大。为了有效提高议论文阅读能力,尝试使用通过写作来促阅读的“以写促读”法,收效甚好。

    关键词:议论文;阅读;以写促读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因为中考语文试卷130分的试题,现代文阅读的分值约占到百分之三十,而且在下剩百分之七十的试题当中,作文、综合性学习、病句、标点、句子排序等知识点的考察都与阅读教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讲,阅读教学既是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的重点,又是教学的难点。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就是在提高语文教学的整体质量。当然,这里的阅读教学不仅是指让学生读了多少本书,更重要的是指学生在面对具体的阅读文本时,能够熟练运用积类的阅读分析方法,准确答出阅读文本所要求的问题。做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一直被如何提高学生的现代文阅读水平、提高现代文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这个问题所困扰,尤其是面对很少有生动的故事情节的议论文,学生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局限,答题的得分率很低。为此,经过尝试、探索,我发现运用“以写促读”法可很好地提高学生阅读分析议论文的能力,因为在指导写作的过程中,学生能很好地理解和掌握议论文的要素及特点。

    一、     提炼观点,明确论点概念

    议论文阅读中,概括论点是考点之一,可我们的学生常常对什么是论点概念不清,更无须说准确判断一篇议论文的论点了。为此,我先进行了提炼观点的片段练习,在练习中让孩子明白,一段文字中论点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而让学生对论点有一个概念性的理解。首先,我列举了一些论点,让学生从中概括出作为论点的句式特点:必须是完整的肯定性的句子,句式常常为“…….…….”“(谁)应当(怎么)做”“(什么)要(怎么样)”等,一般不用疑问词,不用修辞。然后,给一些材料让学生概括论点并且分析总结概括论点的方法。例如,我给了学生司马迁创作《史记》的例子,曾国藩读书的故事(曽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然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对一篇文章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还在朗读,因为,他还没有背下来。这时候他家来了一个贼,潜伏在他的屋檐下,希望等读书人睡觉之后捞点好处。可是等啊等,就是不见他睡觉,还是翻来复去地读那篇文章。贼人大怒,跳出来说,这种水平读什么书?然后将那文章背诵一遍,扬长而去!贼人是很聪明,至少比曾先生要聪明,但是他只能成为贼,而曾先生却成为毛泽东主席都钦佩的人)等一些名人事例,让学生从中自己提炼观点——这些事例或故事让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并注意用论点常用句式概括,学生做的非常好:“苦难是人生的阶梯”“成功需要挫折”“才能来自勤奋的学习”“没有付出哪来收获”“挫折是人生的垫脚石”“风雨过后是彩虹”“人生需要磨砺”“勤能补拙”“成功需要持之以恒”等等的观点层出不穷。好了,论点找好了,该想想如何让论点站住脚了。

    二、搜集材料,区分论据特征

    学生找到论点后,紧接着就要让他们去找论据。一线教师都有一种共同的感受:论据的类型和作用给学生讲了无数遍,可在实际的阅读过程中,学生常常把论据和论证混淆,更不用说分析它们各自的作用了。所以,就一个观点让学生去为它搜集论据的过程很重要,当他们完成了搜集任务的时候,实际上也已经区分清楚了论据的类型。明白了自己找的这些材料是用来干什么的,也就真正明白了“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这句话的含义”。更重要的是,这一过程在实际的议论文阅读当中,对论点的概括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论据来概括论点。我在学生确立好自己的论点之后,布置了作业:全班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各组确立自己小组的论点,之后利用休息时间去搜集可以证明你的观点是正确或错误的资料,这些资料分两大类:一类是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史实,这叫事实论据;一类是一些名言、俗语、谚语、定理、公式及已经实践检验的真理和革命导师的言论等,这叫道理论据。并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整理好的资料在全班展示,由同学们分析他们所选论据的合理性,同学们在分析的过程中明白,论据是一些材料,这些材料必须是真实的,论据还必须围绕中心论点去选,具有针对性,论据的选择还要典型、新颖,这样你的文章可读性才高,对论点的证明才有力。可以说,通过搜集整理和交流分析,学生对论据的类型、作用、选择的要求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有了这样的积累,他们对议论文是怎样的文章就有了概括性的了解。这对议论文文体知识的理解是很有帮助的。

    三、设计提纲,学习论证方法

    明确了论点和论据,接着就要考虑论证方法的使用了。在这个环节,我的做法是设计写作提纲。首先,我让学生想想中心论点该放在文章的什么位置,假设我要求在文章的开头部分提出论点,那么,你如何提出。在这时,教师最好是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例子,比如:我以“勤能补拙”为论点,我在文章第一段运用道理论据,引用华罗庚名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寸”提出中心论点,并且给学生分析第一段中名言的作用,这样 ,学生就会明白议论文阅读中第一段的作用分析方法,并知道了道理论证,当然,学生操作中应引导学生在这里试着使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来提出论点。 
       
    提出论点后,学生对论证方法只是有了初步概念,所以教师可继续给出以适当的示例提纲,如(第2段):引出下文,过渡句引用名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第3段,分论点一):勤能克服先天不足,论据1.梅兰芳练眼   论据2.周周上台指挥  (第4段,分论点二):  不勤不出成果,  论据1.方仲永“泯然众人矣”    论据2.江郎才尽  ;(第5段,总结全文) 引用俗语:“勤能补拙,俭以养廉”   强调中心论点。之后, 教师分析每段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再从全篇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那么,不难看出,学生在这样的提纲中,自然就明白了各种论证 方法的名称及作用。

    学生开始写提纲了,在他们写好提纲后,教师要求他们在提纲后具体分析自己这个提纲中所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并且运用投影在全班同学跟前展示,教师及时给予讲解指正,学生脸上恍然大悟的神情自然会告诉你他们已经明白了如何去分析论证方法及作用。

    四、连缀成篇,品析论证思路

    其实,作文提纲出来了,作文的主干也就出来了,这时候让学生将选好的材料按提纲要求连缀成篇已是水到渠成之事,学生作文基本没了困难,因此他们对完成这样的写作训练是很乐意的,毋庸置疑,这样的作文至少是主旨鲜明,选材得当的文章。写完了文章,让学生在文章后续写一点:你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要求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等字样,用简洁的语言写出自己的写作思路。学生完成后,教师可告诉学生,这就是整篇文章的论证思路。为了熟练,还可让学生具体分析某一段的论证思路。

    经过了这样的一次作文经历,学生学会的不仅是写议论文,更重要的,他们对议论文各要素的概念清晰了,也学会了阅读分析议论文最基本的方法,当然,议论文阅读分析的考点可不仅仅是这些,但有了基础,还愁建不起大厦么。

    五、阅读练习,巩固提升分析能力

    趁热打铁的道理大家都懂,在完成作文操作之后,我们就可以选一些有代表性的议论文来让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并在这一过程中补充那些在写作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阅读方法,当然,这时候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理解接受都会很轻松。

    这样的一个过程看似麻烦,可认真做下来,收获堪称一箭双雕,我们又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常常在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但只有我们用心去体会理解这些真理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去时,才会真正明白什么是真理的指导作用。如果把“举一隅以三隅反”的做法也运用到这里的话,那么,在其它文体的阅读教学中,我们是否也可有所借鉴,有所突破呢?

     

     


    点击次数:209  发布日期:2023/6/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