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汇报展示为例 陈洁利
批注式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以《安徒生童话》整本书阅读汇报展示为例
安徽省宿州市第一小学环宇校区 陈洁利
摘要:随着年龄和认知水平的增长,小学生的阅读水平也不断提高,阅读在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当前教育前景下,要想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就需要一种行之有效的阅读模式。批注式阅读通过让学生在课文空白处进行注解并写下自己的阅读感受和疑问,可以有效的提高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阅读模式;批注式阅读;语文教学
语文功夫在课外,课外阅读不仅关乎着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更关乎学生一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养成。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阅读教学模式,主要通过引导学生在自主阅读时在课文空白处进行注解和评论,并将阅读时的感受、产生的质疑和联想、对文本内容的评价赏析等问题及时记录在阅读材料上,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理解能力和阅读能力。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接触批注式阅读,《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一课里面通过旁批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批注式阅读是一种由简单阅读转为深度阅读、快乐阅读、个性阅读,将被动阅读方式转变为主动阅读的阅读,致力于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从那时起,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就让学生在预习预习时做一些简单的批注,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经过一年多的坚持,本班学生养成了这种“批注式阅读”的习惯。
而五年级的学生,大部分能够能做到自主阅读、独立思考。因此本学期,我让学生在批注的同时将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的读书体会、产生的疑问,随手记录在书中相应段落旁的空白处,以此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并进行深入的思考。除了批注式阅读,我还让学生“批注式修改习作”——学生自由交换作文,每个人在作文空白处写下自己对作文的见解,可以赏析作文中的修辞手法,可以赏析写作手法和思想感情等。时间一长,大部分学生在这种“批注式修改习作”下,习作水平得到了提升,更甚者可以在课堂上针对我提问的时候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于是我发现,这种批注式的阅读方法不仅应用在语文教学中,还应用于学生的整本书阅读中。那如何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批注式阅读呢?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和教育书籍,我整理出了“批注阅读的八个方法”:
1.圈画批注。即在阅读时对一些重点知识和关键词进行劝、点、勾、画。这是最简单的一种批注方式,主要用于勾画拼音、生字、中心句等。
2.分析与归纳批注。即阅读时把自己对文章的体会批写出来,可以从文章内容、写法、启示和思想感情等方面来归纳批注。
3.感受批注。即把阅读时对文章的理解感悟、疑问和思考进行批写记录。
4.点评批注。即对文章从不同角度进行点评,写出自己的个性化理解。
5.联想批注。即写出自己由课文内容迁移拓展到课外知识。如由一首诗、一件事联想到其他方面。这种迁移的学习方法,有助于学生拓展思维。
6.方法批注。即学生在阅读时发现好的写作方法或者其他的表现手法要写好批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这种写作方法进行很好的掌握。也有利于学生对文章内容进行掌握理解。
7.赏析批注。即学生在文章中选取自己喜欢的词、句、段,在旁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对这些文字的理解和赏析。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进行有效的复习。
8.简单批注。即在感兴趣的内容旁边进行补充和仿写等,这样可以拓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批注有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也有着重要作用。
一、批注式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环节
本学期,我带领学生重读了《安徒生童话》这本书,重新感受《安徒生童话》的魅力。这本孩子们从小就熟知的童话故事,现在让他们单纯地读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但是如果让他们换个角度、换个层次去理解呢?基于这种思考,我在让他们进行阅读的时候,除了圈画出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还要在旁边写上自己的理解或者是疑问,可以是针对不同人物的理解、也可以是针对内容的疑惑、甚至是可以写自己的理解……
如在读《安徒生童话》中最经典的《海的女儿》时,我让同学交流展示的时候,很多同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认为海的小女儿很善良,因为她救了王子;有的同学认为王子很愚蠢,因为他连真正救自己的是谁也分不清;有的同学则认为邻国的公主很虚伪,因为明明不是她救了王子她却冒领了这份功劳;也有的同学认为海的女儿这种为了别人牺牲自己的生命的行为很令人敬佩……
还有在读同学们都觉得很有趣的一个故事《老头子做事总不会错》时,我看了同学们做的批注和理解,发现大家对这个故事的理解都是不同的。
由此可见,每个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对文章的理解和产生的疑问不同,做的批注也就不一样。批注式阅读的方式,不仅便于学生阅读过后去复习,让他们在文章空白处写出阅读感受或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故事内容,感受作者蕴含的思想感情,体会文章背后的深刻含义。
二、批注式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结环节
总结是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的环节。通过总结,让学生梳理本节课教学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教学的学习重点,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在这个环节,除了批写,还可以用多种方式呈现。经过调查我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学生对画画感兴趣,于是在读到感兴趣的文章或感受故事中人物形象时我会鼓励学生用画画的方式来呈现人物形象。事实证明,将批注式阅读应用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总结环节,还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
在进行大家耳熟能详的《皇帝的新衣》阅读时,快结束时我让孩子写下对这则故事的理解,很多孩子用绘本的方式呈现,并对绘本做了批注讲解。
图一中,皇帝和大臣等人用了黑色,小孩子则用了蓝色,是因为这位同学在读这个故事时,做的批注是皇帝和大臣非常愚蠢,而孩子是天真烂漫诚实的,所以他在呈现的时候给皇帝和大臣用了象征愚蠢的黑色,给孩子则用了象征纯洁澄净的蓝色;图二则相反,她的整幅图片看起来是多彩的,其实她用的是暗淡的彩色,象征着故事中腐败、心机深沉的皇帝和大臣,画中的小男孩则用了非常明亮的黄色,象征着希望和光明。因为该学生认为故事中的男孩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图三的小作者用了连环画的形式呈现出这则故事的主要情节,虽然整幅画和图二不同,但是通过这位同学在图片背面的批注我们可以看到他的理解和上一位同学差不多。所以批注式阅读不仅仅是单纯的让我们在一旁写下自己的理解、疑惑和思考,更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也可以帮我们用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三、批注式阅读在语文阅读教学的拓展训练
阅读拓展训练是对语文阅读教学的检测,也是检验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方式之一。阅读拓展训练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但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我们在布置任务时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的阅读能力差异,设置不同层次的阅读拓展训练。除此之外,不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还要允许学生用自己喜欢和便于理解的方式做批注,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如本学期在进行完《安徒生童话》的整本书阅读教学后,我设置了以下不同层次的拓展训练。
问题一:心中的童话故事人物之“最”。让孩子写出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童话故事人物,并为它写一段颁奖词。这样是为了让学生对故事人物进行总结赏析,更好地了解童话故事人物形象特点和内涵。在这个环节中,孩子们畅所欲言:有的喜欢善良美丽的海的女儿;有的喜欢诚实守信、对爱向往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有的喜欢勇往直前、无知无畏的勇敢的小裁缝……安徒生一共创作了160多篇童话故事,创作出很多特点鲜明、神态不同、个性各异的人物形象。我们在阅读的过程当中会有不同的理解,在不同年龄段阅读也会有不同的感受。那如何才能让我们回顾阅读时的不同感受呢?这就需要我们做批注。
问题二:我会编童话。进行完整本书的阅读,尤其还是一百多篇童话故事,对童话的特点也已经很了解了,所以这时候不光要看,还要动笔写一写,这样才能在阅读中有效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带学生感受童话的写作特点:诗意浓厚、文笔诙谐又柔和、充满绮丽的幻想、用孩子的口吻来反映一些社会现实……然后让孩子来自主选择编写童话:1.续编你感兴趣的童话故事;2.用大胆的想象来编写新的童话故事;3.从老师给的几个特定的词汇中选择几项来编写童话。这个时候学生在阅读中做的批注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帮助——从批注中选择对故事的理解来续编童话成为班里面大部分学生的选择。在续编的童话中,有与天堂的奶奶幸福的生活在一起的卖火柴的小女孩、有起死回生和王子幸福生在一起的海的女儿、有勇敢揭露皇帝没穿衣服事实的小男孩……在学生的笔下,有的故事被赋予了新的结局,有的故事被揭露了更加深刻的社会现实,在原来的理解上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
问题三: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你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在这个拓展训练中,能力强的孩子不仅可以写出对童话故事的理解,还能联系当时作者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来揭露作者的创作意图。这样的拓展训练,对于高年级甚至是初高中的语文学习都是大有益处的。三个不同层次的拓展训练让孩子从自己的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去完成,久而久之,孩子的阅读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现在我们班的学生已经养成了“批注式阅读”的好习惯。他们在课内课外阅读的时候都可以将自己在读的过程中产生的想法随手批写,等上课的时候各抒已见,教师再答疑解惑。这种阅读的方法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能够大大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和阅读量也大大提升。
陶渊明说过:“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意思是遇到好的文章大家一起去研读欣赏、共同探讨。我也认为,读书如果没有自己的看法,只是人云亦云,或者读完一篇文章后一无所得,这都是不可取的。“不动笔墨不读书”,处在小学高年级的我们,一定要学会并积极运用这种阅读方法,因为这会使我们受益终生。综上所述,这种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同时能够将阅读过程中产生疑问和思考的内容记录下来,实现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这种批注式阅读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应用于整本书阅读,如果能将这种模式有效应用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前预习、课中点拨、课后总结以及拓展训练中,可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袁定珠.批注式阅读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20(18):66-67.
[2] 纪璐. 小学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现状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3] 闫成锁.课外阅读和拓展训练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8(20):131-132.
[4] 惠淑燕.批注式阅读例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8(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