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从《孙权劝学》中寻找教育的导向艺术 高明星

    从《孙权劝学》中寻找教育的导向艺术

                                 贵州省沿河县淇滩中学   高明星

    《孙权劝学》是现行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入选的课文,本文描写了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就其思想教育和语言表达的艺术性而言,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共同探究和借鉴,现就自己的教学体会,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一、思想教育导向的艺术性

    孙权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思想家。孙权相劝,蒙“乃始就学”,且学有长进,是什么原因产生如此巨大的效力呢?是因为孙权很善做下属的思想教育工作。

    孙权善劝,重在理足。其表现在:首先针对吕蒙身居“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重要地位,因此“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了学习的“必要性”。其次,从自己经常读书为例现身说法,向吕蒙指出了学习的“可能性”。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

    孙权善劝,贵在清真。孙权劝学,没有把自己摆在帝王的位置,板着面孔对下属说教,显示王者的权威。对吕蒙的要求不是成“博士”,而是见“往事”,致使吕蒙无话可说,“乃始就学”。

    如今的教育工作者面对的:一方面是从现代家庭走出来的学生,优越的物质条件使部分学生沉迷于丰厚的物质享乐之中,一方面是年轻父母外出打工,学生随亲人长大,隔代抚养下的留守学生,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因素的侵蚀,致使他们学习目的不明,责任不到位,厌学情绪极为严重,是教育中典型的学困生。我们的教师从正面说教,师生对话,走访家庭,又何止数次,却不见效果,而且还悲剧多多,究其原因还在我们的教育理不足,情不真。教师的教育行为,多半出自工作需求,并未真正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我们的教育不能让学生感悟出真诚,让学生从真正的情理之中受到教育的熏陶,而触动学生的灵魂。可以说我们的教育方式,我们的教育方法正在步入误区,因此,本文孙权对下属的教育导向艺术,对于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来说,应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在我们做厌学学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是时,由其值得借鉴和推崇。

    孙权劝善,也要吕蒙能虚心听取意见。作为身居要职吕蒙来说,能令人“刮目相看”,这正是吕蒙能虚心听取别人意见的结果。在教学中能以此作为挈机,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要能善于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努力学习,勤于学习,才会有所作为,才会有更大发展,又何尝不是我们教育所需。尤其是在提倡终身学习的今天,这对我们教师,这对我们的学生,乃至各行各业的人都有很大的教育导向作用。

    二、语言表达艺术的借鉴性

    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外衣,人们在交谈中,表明思想感情和观点,袒露内心世界,同时也进行了自我表现。口语交际最能体现语文水平的高低。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口语交际是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大任务。本文语言表达可谓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趣,极具特色,可以说是很好的教育素材,同样值得在教学中探究和借鉴。

    本文涉及的人物不多,但却巧用人物对话,发展情节,体现内容,塑造完美的人物形象。从人物对话的内容来看,充分地体现了每个人的说话能力,艺术的展现了人物的个性特征,体现了口语的基本要求:得体、充实、生动。

    首先,孙权与吕蒙之间,孙权为“君”,吕蒙为“臣”,君臣对话,孙权的话晓以大义,又以己作比,足见语重心长,显示王者风范,确实能让人明之以理,领之以情。吕蒙的话,虽有开脱之意,但并非借故的托辞,却也属实情,足见吕蒙的袒诚与直率,没有失为人臣的忠诚与礼节。在一“曰”一“辞”中,不失自然与得体,还不失严格与认真。

    再看,鲁肃与吕蒙之间,虽有上下级关系,但实属同僚,一“问”一“答”,可谓问得得体,在惊讶中不失风趣,流露的是欣慰与佩服;答得不失分寸,在自得中不无幽默,表现出是惊人的长见。在互相调侃的情调中,增进了彼此的认识和友谊。

    在现实生活中,在一些公共场所,我们常常黑遇见一些年轻人,说话不知轻重,不分高低,不看场所,不看对象,“脏”话乱飞,“伤”话连篇,有时因一句话的关系,反目成仇,大打出手。这些被人评价为“缺乏教养”或“差水平”的人,往往是刚走出校们的青年学生,有的还是在校生。“失体”的语言,伤害他人,累及自己,危害社会。我们可以把“缺乏教养”推给家庭教育,但“差水平”则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如何教会学生学会口语表达,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作为语文教师更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摒弃“地位之尊”的官语,也不学“繁琐礼节”中的套话,但我们依然得继承传统的礼节,长幼之分,男女之别,场所之异,说话仍得细加思量。俗话说:“站在什么山头唱什么样的歌,逢什么样的人说什么样的话,”道理浅显明白,但要具体实践很难,因为我们的学生并不明白遇上什么样的人应说什么样的话。结合本文人物的身份,职位,说话的场所,引导学生学习和探究人物的语言表达效果,自然会明白什么语言是得体的语言,在什么样的场所,什么样的人物之间的语言才充满风趣和幽默。因此,本文的语言表达效果对我们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很好的教导向效果。

    现行教材的编排,文质优美,思想性、人文性。语言表答的艺术性,写作技艺方面都有很好的教育导向作用,人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好好地把握和引导。

     

    点击次数:193  发布日期:2023/6/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