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障碍与对策 陈 震
初中生学习英语的障碍与对策
贵州省黔西县水西中学 陈 震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大部分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英语学习障碍——文化障碍和心理焦虑,而英语学习的质量是与之相关联的,为此本文着重分析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列举一些对策,以求初中英语教学找到一点突破。
一、目前初中英语的一些现状
1、文化差异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第一障碍
21世纪是跨文化交流全球化的时代,跨文化交流需要两种能力—语言运用能力与文化理解能力。英语作为世界最通用的语言正广泛地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它是我们不同肤色、不同国家、不同语言、不同文化文化背景的人的交流手段,因此,21世纪的人们必须不断提高自己、深化自己,成为跨世纪的人材,而我们教师肩负着这一重大的任务。如果说以前的英语教学只一种流于形式,为了应付考试,那么我们现在则要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为了自己而学。以前我们强调语法、句型,而现在则强调听、说、读、写的培养,即语言的运用能力与表达能力的培养。我们在学习英语的同时,还要比较深入地了解本国和外国文化。
我们都知道,由于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们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国界的人们有着不同的文化、有贫富差异、有着不同的宗教信仰及风俗习惯。我们在为自己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的同时,又要了解并尊重和欣赏其他的文化传统,以避免在交流中出现摩擦,切忌用本国的思维方式去联想对方,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的同时,要把教人、教文化渗透与教语言之中,英汉两种语言和文化差异最大之处,是两种语言的表达方式和习惯截然不同。如there+be结构、定语从句结构、地点状语从句结构等为了使学生学英语时思想通畅,就要把英汉的差异点作为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多多进行练习,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因此我们教学中就需要以英汉对比和对应系统为背景,实行有针对性的实践练习。另外,英汉在文化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历史、地理、经济、政治、生活方式差异的反映。英国人和中国人对“西风”和“东风”的感觉相反,因而在生活用语和文学作品中用这两个词所表达的意思就有明显的地理文化差异。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具备丰富的知识,不断深化自己,在教学中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的差异,使他们从文化的高度把握外语,这样情景和功能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交际目的也得以实现,让学生更高层次地学习外语,从而消除文化差异的障碍。
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努力创造教学情景,让自己的英语教学生活化、口语化,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从课本走向生活,从生活走向课文,既消除了学生由于文化差异而致的障碍,又全面地完成了新课标下的英语教学目标。
2.心理焦虑是初中生学习英语的第二障碍
上世纪九十年代,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n及MacIntyre提出了影响外语学习的个别差异因素之一是情感(情意)因素,而情意的构成之一为语言焦虑,从而提出了焦虑在外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焦虑是由自主神经系统所引起人对紧张、不安、烦恼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不仅可能妨碍某些人在数理方面的学习,也对某些人在外语学习方面造成很大的压力。
在英语学习中,初中学生在心理上产生的焦虑大致分为交际焦虑、测试焦虑和惧于负面评价焦虑。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相当学生没有明确学习动机与目标,他们只为应付考试,向父母交差而学习,因而遇到困难就产生畏惧心理,至初一下学期不少学生就以基础差,听不懂、学不会为由逐渐放弃了英语学习。甚而不少学生因英语这门学科产生的心理障碍而逃学、辍学,成为目前九年义务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一大难题。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1、中国人在其文化背景影响下学习外语时,爱面子、怕丢脸,尤其在说外语时怕出任何的错误而引起别人讥讽嘲笑。农村中学生表现得更为突出。在中国农村,说普通话都会遭到大家的嘲笑,更不要说用英语来练习口语了。农村中学的教师多半也是从农村考上大学后又分配回农村教学的,自己本身英语应用能力有限,无法从方面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所以学生的俱于负面评价焦虑也在不断加重。
2、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中学英语教师的教学方法过于死板,课堂上语法讲解多、实际交际少、对学生的积极评价少,拼命地用一些题海战术来使学生陷入其中而不能自拔,误认为英语就是一些无聊的考试而已。由于突出了考试的重要性,学生在考试中又难以得到理想的成绩,所以学生英语的焦虑越来越大。
二、对策探讨
1、树立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自信是使人事业成功的基础,更是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的有效武器。
我们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具备自信,充满自信。勇于实践往往能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特别使勇于开口,常训练口语的学生更能取得学习的进步,同时焦虑与担心也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而那些基础差,又加上父母所施加的压力,也就产生了焦虑和担心。一方面想把学生搞上去;一方面力不从心。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首先要丰富课堂。如果教师仍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枯燥的讲解、机械的练习,更无益的,我们应该尽量地设计丰富的课堂。例如进行实物讲解、图片讲解、问与答的替换学习、角色表演、讨论等等;其次正确地纠正学生错误,在开展了丰富的教学活动之后,一方面活跃了课堂,另一方面也给学生创造了自我表现的机会,我认为出错是一件好事,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没有错误那有进步,这是学习语言的一种正常现象。但教师在纠错的时候,不要每错必纠,这样学生会没有安全感,有时甚至以后不敢开口,把自己封闭起来。但也不能一谓的开绿灯,让学生不知道错误所在,不能取得进步。因此教师对于学生的语法错误应予以纠正,在不妨碍交际的局部错误就可以放行。但如果时普遍存在的问题或某个学生多次犯的错误就要纠正。再次,教师的鼓励时学生前进的一面旗帜,教师要耐心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开口说、大胆说,并鼓励学生勇于冒险敢于尝试,不要怕出错,绝不能冷嘲热讽,甚至侮辱人格,这样一来,拉近了师生关系;二来激活了学生求知欲。
2、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情感需要,从而克服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学生心理存在的个体问题而寻找相应的解决方法,以融洽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保护学生的求知欲,让每一位差生都感到老师在关心自己,而且每天都有收获,从而走出消极的心理状态。
通过上述分析,学生们既巩固了之前所学的知识,也丰富了语言教学的情境,从而走出学习英语中惧怕考试的心理障碍。
三、解决学生英语心理障碍的反思
在英语教学中,对刚步入求知快车道的初中生应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这些孩子能否在今后学习生活中走向更理想的学校,英语这门学科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作为教育者,我们应努力改善自己英语教学的客观现实,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产生的焦虑问题,寓情感于英语教学之中,改善师生之间的关系,真正地做到寓教于乐,并在和谐的师生互动中做到知识的迁延与总结、传授与复习、识记与运用,这样无疑会使我们处于困惑中的初中英语教学走出低谷,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以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和新课标交给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的责任和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