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改革课程教学理念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 杨芳芳

                   改革课程教学理念 构建地理高效课堂

                 陕西省大荔县韦林镇初级中学     杨芳芳

    随着全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初中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地理课程学生学习生涯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如初中地理会考、高考中的文科综合考试,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说明地理学科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并确保学生在学习时的时间投入。同时,还需要教师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学情,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地理思维能力。因此,针对初中地理教师而言,就必须在教学课堂利用有效时间来构建高效课堂,实现教师的高效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摒弃传统教学模式,发展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讲求的是让学生通过老师的指导和自我学习为目的的情况下,完成既定的学习目标,通过自学的过程,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理解所学的内容,提高自我思考的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自主学习的能力很重要,不仅能够使课堂效率得到提升,也能够减轻教师的教学压力,使学生的学习氛围更加轻松化,有助于他们对高中地理课程产生浓厚的兴趣。现代初中课堂要摒弃传统课堂教学的模式,从死板的课堂中走出来,让学生真正地放飞自我、放飞心灵。

    例如,在讲中东地区时,中东地区是热点地区,教师把课本上的插图制作成投影的形式或者战争方面的影片让学生观看,让他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历史,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经常发生战争的原因是什么,这样就会知道为什么中东地区是热点地区;就三洲五海教师要引导学生如何结合中东地区地图,在图中找出三洲,即亚洲、欧洲、非洲,五海即阿拉伯海、红海、地中海、黑海、里海,并要确定它们在地图上的位置,这样在考试中无论填图还是选择、填空,都能迎刃而解。另外,再指导学生完成本堂课的同步自主学习部分,本节课的目标就迎刃而解了。自学阶段,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思维,让他们自主进行多种方法获得问题的答案,从而解决问题。

    二、合理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结构

    初中学生的思维方式主要是形象思维,初中地理教学,主要是通过感性认知获得知识,感知越丰富,就能为进一步形成概念、理解事实、掌握规律、培养能力打好基础。学生对教学内容缺乏感性体验和理性思维,是课堂教学的主要重难点之一。尤其是对于缺乏生活阅历与经验的学生来说,学习地理最大的难点就是对一些难以直接观察的地理现象或地理事物缺乏感性的认识,理性思维就更谈不上了。而多媒体教学则可以做到图、文、声、像并茂,以生动、鲜活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地理概念、规律与地理表象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多感官、多角度的接受信息,具有较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教师要学会抓住时机,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等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结构,把抽象的地理现象形象化,复杂的教学内容简洁化,加深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例如在学习《中国的地形》一节时,学生会学习到关于我国的四大高原的内容,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教师可将我国四大高原的实景图片或模型通过图片以及视频的方式进行展示。在学生进行一定的观察后让学生描述四大高原的特点。虽然学生并没有真正地去游览四大高原,实际上要去游览也不现实。但是在这样的情境下,学生却能够对于四大高原的特点有所了解,因此可以说丰富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在对于其他内容进行学习时,教师也可以运用类似的方法,来增长学生的见识。这样不仅仅达到了地理教学的目标,帮助学生掌握了知识,同时也起到了开拓学生视野的作用。

    三、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地理意识

    生活处处有地理,初中学生对生活有了一定的积累,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他们对地理问题的兴趣,逐层深入的引导其去提炼、学习,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地理教学如果能尽量地接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与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中也处处有生活的道理,让地理走进生活。那么,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将成倍增加。因此地理教师教学中要注重把教材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加强地理教学的实践性,给地理找到了生活的原型,也使自己的教学别有洞天。

    如学习天气和气候时,逼笔者抓住中学生爱好运动、喜欢走进大自然的性格特点,组织了一次野外考察。在考察前一周,让学生每天收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目,尝试用天气符号记录所在地每天的天气状况,并让学生初步推测考察当天的天气情况,然后根据天气状况设计出行方案。由于兴趣所致,每个学生都积极收看、记录、设计,同学们很快牢记了常用的天气符号和天气多变的特点。考察回来后,又让学生写一篇有关天气和人类生活的小论文,学生深切体会到了天气、气候与人类密切相关,从而也使学生充分体会到地理来源于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中处处有地理问题。针对学校农村学生多的情况,在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尽量多设计贴近农村的地理问题,让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就能找到答案,培养他们用地理的意识。

    总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构建是一门艺术,教师要将其发挥得淋漓尽致,就必须在教学设计中融汇新课程理念,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弘扬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能动性和独立性,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来,在高效的课堂学习中提高地理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

    点击次数:66  发布日期:2023/5/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