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让爱在师生间流动 项力娴

    让爱在师生间流动

       陕西省商洛市镇安县第三小学   项力娴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

    一个孩子一朵花,给每一朵花足够的营养,相信他们迟早会开得很灿烂。热爱学生既是教师高尚道德情操的集中反映,也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没有真诚的爱,就不会有真正的教育;对学生没有热情,决不能成为好教师。为此,我的做法是:

    一、爱在眼里

    常言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人的喜怒哀乐皆可从中流露。作为一名教师应学会用目语,就是用眼睛'说话'。学会使用充满爱意的目语,用爱去哺育和折服学生,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试想,上课铃响后,教师微笑着立于讲台,眼光抚摸着每一个同学的面孔,眼神中含着爱意,学生的精神就会为此更加振奋。这样,师生间进行了无声的交流,学生倍感温暖,也就为教师上好一堂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记得有些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老师,我最喜欢您的眼睛,因为它会'说话',当我在课堂上违反了纪律或做了错事时,您没有公开点名批评我,保护了我的自尊心,我从您的眼中读到您在提醒我赶快停止小动作,要专心听讲;当我改正错误后,您又会用眼睛表扬我:你真是个听话的好孩子,老师喜欢你;当我取得成功时,您又会用眼睛传递您对我的鼓励。老师,谢谢您!"多么质朴的语言,充分体现了孩子对老师那种爱的目光的渴望。这样,教师便可以常常在不动声色,不留痕迹,不伤孩子们自尊心的情况下把问题解决了。

    二、爱在知心

    孩子们的心是天真纯洁的,但又是脆弱多变的。教师要教育他们,就必须首先用一颗爱心从生活到思想诸方面和他们打成一片,深刻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内心情绪体验和行为方式。教师在学生的心中不仅要是尊崇的长者,更要成为可信赖的、互相关爱的知心朋友。教师在和学生的交往中,寻找更多的共同语言,更多可交流的方式,而且更多关注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尽量避免与学生产生隔阁,比如我的学生就经常与我交流、谈心;下课后总有学生围在我身边七嘴八舌地把他们的高兴事儿和内心想法告诉我;有时,我们甚至会很热烈地讨论一部孩子们极感兴趣的动画片。我认为这并不叫幼稚,这是与学生有共同的爱和恨,有共同的乐趣。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努力去唤醒自己的童心。比如在进行达标训练时,我就完全与学生融在一起,与他们一同练习,随时随地给他们鼓励,对于学生掌握不好的动作,我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交给学生最简便有效的方法或请体育老师对学生进行指导,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在时刻关注着他。再比如,我在班里带领学生过"集体生日",每两个月一次,凡是在这两个月里过生日的学生总是非常高兴,我们有时买来蛋糕为过生日的同学庆祝,有时用一场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有趣的活动来欢度这美好时刻。通过这个活动,使学生明白要相互关心,从而增强了班级凝聚力。我国古代教育家曾经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如果教师对学生没有丝毫感情,态度冷漠,这样就会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划出一道无形的鸿沟。反之,得到教师关心和热爱的学生,就能感受到周围世界的温暖,感受到教师、学校、家庭、社会对自己的肯定,因而会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周围的一切事物,对自己充满信心,并能积极学习。

    三、切忌偏见和偏爱

    教师的爱要无私,要真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切忌偏见和偏爱。对学生的偏见和不公正的待遇,常常会在学生的心灵上留下长久的痛苦,使他丧失前进的热情和希望,因为教师对学生的偏见本身就是一种不公正、不平等的情绪体验和行为倾向,是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一种片面的感情反应。教师要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特别是那些毛病较多的学生,要多接近他们,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特别要能发现那些隐藏在后进生心灵深处的良好品质,要相信他们的头脑中也蕴含着天才。针对这一点:我在班里发动同学们互相找优点,自己给自己找优点,特别是那些较为落后的同学,当他们看到同学们从自己身上找出了优点,听到大家的赞扬,也羞涩地笑了,他们的眼中闪烁着信心的光芒。教师也不可过分偏爱某个学生,这样极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不健康的心理,受偏爱的学生会产生优越感,沾沾自喜,不思进取,进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或无法与同学和睦相处。

    四、把握好关爱与放纵之间的度

    教师的爱和对学生的严格要求是相互统一的。教师对学生的爱决不是无原则的迁就、偏袒,而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上。这就是所谓的"爱之深,求之严。"学生喜欢既亲切又严格的老师,这二者也是一位好教师缺一不可的。当学生犯错误时,既不可姑息迁就,也不可武断评判是非,应根据实际情况,认真调查,做出公正的评断,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尊重和信任时,一定会认真完成老师提出的要求,并一定尽自己的全力、自觉地严格要求自己,来回报教师对自己的无私而真挚的爱。

    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基于对祖国教育事业的忠诚和热爱,教师应以宽广的胸怀面向全体学生,一视同仁,给予每个学生以真诚的、纯洁的、无私的爱。

     


    点击次数:107  发布日期:2023/5/7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