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因素 刘培德
浅谈学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障碍因素
福建安溪第八中学 刘培德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对新世纪新阶段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做出了新的重要部署。如今,关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应该是已无任何疑义,关键之处在于如何切实贯彻执行。只有深入社会实践,找准目前影响思想道德建设障碍的因素,才能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求得实际的效果。
目前,影响我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有哪些障碍因素呢?主要表现为四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的德智失衡
德智体全面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劳动者,本是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德育与智育在学校教育中,本应是同步提高,协调发展。然而,在如今的学校教育中,重智轻德的失衡状况却一直未有实质性的改变。近些年来,虽然“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呼声不可谓不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指令和号召不可谓不强,但终究未能改变教育功能的“一切围绕考试分数转”。以考试分数定录取线的高考,仍在主宰着中学的教学。
在以考试分数计成败的升学率面前,智育怎能不被抬到一个至高无上的地位,德育怎能不退居其后,陷于“说起来重要却对升学无任何意义”的尴尬境地。因此,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智育的力度可能是加强了,却是以德育的削弱为代价;受教育者的文化水平可能有了提高,却是以思想道德水平滞后甚至下降为代价。教师们对这样的失衡并非心无疑虑,但又不能不服从于“以考试分数定成败”的指挥棒而徒呼奈何!家长们对这样的失衡更是常有不安之心,但又不能无视子女的前途而另觅成长之途。德智失衡之顽疾不改,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从何推行,中小学德育的首位何以彰显。
二、家庭教育的“望子成龙”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当今为人父母者谁人不盼。但这种期盼的重心,在许多家长的心目中已从德才兼备向“注重学习成绩”偏移。当今父母关注孩子的重心是智力的开发,评价孩子的首要标准是学习成绩。这样的观念,表现在家庭教育中就是淡化了德智体全面发展。对未成年子女只要求学好功课,千叮咛万嘱咐的是“除了学习你什么都不用管”,不让做家务劳动,不让接待亲朋。什么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青春期身心健康教育,都被视为无足轻重而淡化。家庭如此的潜移默化,使得未成年人从小就形成了一些不良的思想和行为习惯,如:只会读书不知世间万事,孤陋寡闻;自我中心,不会关心他人;思想拘谨,缺乏生活兴趣。
父母关心未成年人的学习成绩,本为人间常情。然而对学习成绩的期望过高,“只能考好不能考坏”,往往在孩子稚嫩的心理造成难以承受的压力,扭曲孩子的人格,厌学、逃学、自杀甚至走向犯罪等越轨行为,则常常由此而发生。江西省赣县一位15岁少女由于中考落榜而喝农药自杀,原因就在父母“只能考好不能考坏”的过高期望。这类“望子成龙”的重心偏误于今却非个别,已成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养成的一大障碍。
三、文化市场的审美错位
一本好的文学作品,一首好的音乐歌曲,一部好的戏曲影视,可以鼓舞未成年人从善如流,乐观自信,积极向上;一部不健康的文学艺术作品,也可以把未成年人引向善恶颠倒、美丑不分,意志消沉。而今,令人忧虑的是文化市场上一些文学艺术作品,为了追逐市场的卖点牟取高利,置社会责任感于不顾,在为未成年人提供的精神食粮中,掺入不少庸俗、低劣、暴力、色情的腐蚀品。出现了誉庸俗贬高尚,誉感觉贬理智,誉调侃贬拼搏,誉奢侈贬勤俭四个颠倒,而且已呈泛滥之势。诸如:文学作品中的《千万别把我当人》、《禁果的诱惑》、《老牛吃嫩草》,网上的《×××日记》。音乐歌曲中的《男人是好骗的》、《舍不得的是你》、《拉圾场》。在电影电视剧中,以调侃嘲弄高尚,以粗俗取代文明,将无视道德规范美化为个性解放,将玩世不恭称颂为活得洒脱,这样的情景已是经常可见。
可怕的是,这些文学、艺术、音乐、影视寓于求知求美的阅读和观赏之中,对审美观尚未形成辨别能力比较弱的未成年人具有更大的腐蚀性和诱惑力。
四、网络信息的监管乏力
网上冲浪,已成为未成年人追逐的新潮,许多中学生更是以当“小网虫”为荣,视不常上网为落伍。“网络是一个‘天使’与‘恶魔’同在,鲜花与陷阱并存的世界”。对于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是一柄双刃剑。它既是一个新的信息源,有利于现代素质的培养;又是一个新的伤害源,使用不当又会危及身心的健康。因此,在鼓励、支持未成年人掌握和运用这一现代科技的同时,又要密切关注它可能造成的伤害。从近年来的许多调查中可以看到,网络对未成年人的伤害主要有,网上暴力信息模糊道德认知,淡化了虚拟与现实的差异,形成以行使暴力为乐,以致人伤亡为快的思想和行为;网上色情信息,给正处于青春萌动的未成年造成许多令人忧虑的心理刺激和不良仿效,危及身心健康;沉溺网上游戏,又会给缺乏自制力的未成年人带来学习成绩下降、旷课、逃课、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等危害。网络三害,其滋生地以网吧和电子游戏厅为烈。一些只求谋利的网吧和电子游戏厅,网上暴力和网上色情充斥其间,已成为未成年人成长路上可怕的“网络陷阱”。
总之,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贯彻执行中,需要提高全社会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战略任务的认识,需要明确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原则,但更为迫切的是实施,龙其是要从消除各项障碍因素的对策入手,矫正学校教育“指挥棒”的指向,匡正家庭教育的成才观,完善网络信息的管理机制,增强净化成长环境的社会合力,才能把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落在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