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钟雪寒
乡村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对策研究
◎ 广西贺州市八步区莲塘镇长湾小学 钟雪寒
摘要:现在的学生心思细腻,思维活跃,特别是乡村学生,由于他们从小受农村生活环境影响,经常小心翼翼的做事,心思缜密。所以,乡村小学班主任要高度关注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通过良好的德育意识指引和影响学生。只有学生形成了优良的道德素养,这样对其今后的发展和进步才能够带来帮助。
关键词:乡村;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方法
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在学生综合素养培养中学校发挥了重要作用。班主任工作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就乡村老师来讲,开展班主任德育工作难度较高,因此教师需要对其道德素养进行科学的引导,将其综合素养提升,为学生今后更好的发展做好铺垫。
一、现状研究
当前,在很多乡村小学教育中,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只注重升学率和成绩,导致学生道德教育被忽视。在乡村小学中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将文化课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因此很多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草率了事,并局限在单一的演讲及班会模式,学生的心灵教育只是一时的,潜移默化的教育功能并没有被发挥出来。同时,家长对德育教育不够重视,也影响了德育教育的发展。
二、具体的开展方法
德育教育是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只有在实际工作中找到切实科学的教学方案,方能为学生德育的培养做出帮助。
(一)营造班级文化氛围,确立理想信念
小学生德育教育中理想信念教育属于重要内容,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要素。学生成长和四周环境的交流相关联,学生的集体环境中班级是最基础、关键的,优越班级德育气氛的营造,对形成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意义重大,往往其他教育方式无法对其进行替代。为了以理想推动学生发展,并且更持久的维持这种动力,教师通过厚纸板将一颗“大树干”制作出来,并在教室后面板报处张贴,并购买一些绿色纸卡,将卡纸剪成一片片树叶形状,并为每位学生分发,随后在树叶上书写自己的心愿,最后在树干上张贴写好理想的树叶,这样就粘贴制作出了一棵美丽的“理想树”。设置班级文化墙,不但美化了教室,并且发挥了督促功能。通过这种班级德育氛围的营造,让班级文化充满启发性、感染性与集体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在不断提升。
(二)制作心语卡,培养感恩美德
感恩为一种美德与情操,学生以感恩的心行事,会解放自身的精神生活。现如今,很多乡村小学家长外出打工,隔辈教育较多,导致学生过于被溺爱和缺少理想的德育引导,很多学生不懂得如何去接受他人,不懂得体谅和关心他人。我们可以用全方位教育来 认识和理解感恩教育,感恩并非言语上的引导,小学生的思想认识已经有所进步,若是不能将感恩的价值和意义告知他们,并利用有效科学的策略让他们懂得感恩,这样就无法成功的完成感恩教育。感恩教育与理论教育不同,而应该在具体行动中实施与彰显。为了深化感恩教育,我们可通过国庆节、感恩节、母亲节、父亲节等节日引导学生帮家长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在特殊的节日中将心语贺卡自己动手制作出来,让学生在这些贺卡中书写想说的、感激的心理话,并向要感激的人赠送贺卡。一些孩子的父母不在身边,这样在老师的帮助下,拍照发给父母,让家长感受到温暖。再或者,组织孩子们为白衣天使制作心语贺卡,进而表达对医生的感恩情怀。通过引导学生将心语卡制作出来进行教育引导,在生活中让他们更好的考虑和想到他人,学会感恩,懂得知恩图报,进而不断开阔他们的胸怀,不断感激周围的事与人。农村小学班主任应该有的放矢的展开感恩教育,引导孩子们明事理、辩是非、尊师长、敬长辈,如此学生方能爱家、爱国。
(三)深化劳动意识教育,培养劳动热情
小学阶段必须要注重劳动教育,在学生今后的发展中,劳动观念、习惯以及技能等都具有一定意义。通过劳动教育,让学生懂得各种成果的来之不易,进而培养其良好的劳动与道德素养。所以,小学班主任应该引导学生从劳动创造入手,通过劳动创造播下希望,收获成功的果实,通过创造与劳动锻炼意志,强化自我。
目前溺爱孩子的家长很多,过于关注分数,过多劳动会感到心疼,并没有认识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往往在角落中遗忘劳动教育,造成一些孩子生在乡村却不会劳动。 所以,为了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优良的劳动意识,将其劳动技能提升,我们可以在农村校园中展开劳动教育与引导,例如,可以在学校荒地内开辟一个小花园,并命名为“劳动花园”。在劳动课中,教师引导学生翻地、撒种、施肥、锄草。亲自让他们动手栽花种菜,并管理和养护农作物,不断将其见识提升,强化劳动技能,享受实现自我价值的自豪感和快乐,体会整个过程的来之不易,让“劳动”二字的含义深刻的烙印在其内心之中,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懂得尊重和爱惜他人劳动成果。在班级内要养成爱值日的习惯,组织学生参加清扫与整理班级、校园的活动。为了引导学生更加直觉的参与劳动过程,还需要评价其劳动方式,在班级内每周评选出“劳动小能手”同时,设置劳动比赛项目,或是利用手机拍摄学生劳动时的积极场景,并分享给学生看。如此,学生的竞争意识会不断提升,也会不断提升其劳动热情。可以说,通过劳动教育,也是有效进行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使学生深刻感受到劳动者的辛苦,懂得如何去保护和珍惜劳动果实。
总的来说,对于乡村小学班主任教师而言,在新的教育背景下,要想成为一名符合标准的班主任教师,就应该科学践行与研究德育工作,针对德育教育经常性的设置与创新活动内容,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将德育意识渗透进去,将学生潜能与学习主动性调动起来,创设优越的学习环境给他们,强化学生综合品质,健康快乐的帮助小学生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 姚明森.乡村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策略[J].热点思考·前沿视角.2019(07):98-99.
[2]王运仪.小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研究[J].都市家教月刊,2017(3):155-156.
[3]杨梅妍.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思路及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5(33):69-70.
[4]孙建树.上世纪初乡村德育思想及其对小城镇居民道德教育启示研究[D].扬州大学.2015.
[5]李飞燕.乡村班主任德育教育开展策略探究[J]班级管理.2015(07):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