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潘志勇

          激活道德与法治课堂    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    四川省广安中学实验学校   潘志勇

    道德与法治课以引导与促进学生道德品质发展为根本目的,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追求预设的精彩,还要注意从学生的言行中,捕捉到即时有效的动态生成资源,凭借教育智慧,巧妙利用这些最能反映学生思想和情绪状态的教学资源,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助力学生健康成长。 
    一、灵机一动 激活课堂
       
    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叶澜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在学习初三上册人格尊严的内容,谈到姓名权时,看到最近班上学习风气有些散漫的情况,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叶澜老师的话,我突发奇想问:同学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你知道你名字蕴含的意义吗?听到这个话题,学生顿时兴奋起来。有的同学马上说:我叫林鹏翔,要像大鹏一样展翅飞翔!”“我叫林家兴,父母希望我家业兴旺。”“我叫王宇阳,似宇宙中的阳光温暖你我他。”……
    听着学生自豪的话语,我说:从大家的回答中,我们深深体会到父母对每一个同学的热切期望和美好祝愿,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挚爱之心。在学习上,我们怎样才能实现父母对我们的期望,让我们的名字名副其实?学生陷入了沉思。
    学生的表现表明,名字含义问题激发起学生积极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反思,让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态度,既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微不至的关爱,又通过反思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应这份浓浓的爱意,从而培养热爱家庭的情怀,对于学生的成长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二、活学活用 巧妙引导
       
    一次,我巡视学生的做题情况。走到毅的身旁,看到他没有做题,卷子上却写满了非正式文字。针对他平日爱学不学的佛系态度,我用手点了点他的卷子进行提醒。他瞟了我一眼,无动于衷。我没有计较。转到第二圈,我又走到他面前,对他说:人家都快做完了,你在干什么?”“关你什么事!他的态度一下惹恼了我:不学,一边呆着去。”“受教育是我的权利,你不能侵犯我的权利。听到我们的谈话,教室里一下安静下来。有的同学低下头偷瞄着我,看我如何处理。我感到非常尴尬。突然,我意识到:这不是很好的教育契机吗?于是,我说:看来你的道德与法治课学得不错嘛,懂得维权啦。可我们还学过,我们不仅要珍惜权利,还要干什么,同学们?”“自觉履行义务。”“对,权利和义务是什么关系?”“一致的。”“所以我们要树立怎样的权利义务观?”“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不能只享受权利,不履行义务。此时的毅低下了头,拿起了笔。
    一场危机巧妙化解,同时也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有关知识,更好地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培养了他们法律意识和核心素养。教师对课堂的即时生成要做出及时的应变、调整,这样才能使教学朝着更有意义的方向前进。
    三、紧扣生成 抛砖引玉
       
    一次,在讲到依法治国中就是指宪法和法律时,一位同学突然问:为什么?宪法不就是法律吗?我的心头一亮,原来学生还存在这样的疑惑。我趁机问道:同学们,想想这是为什么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七嘴八舌说起来:因为宪法是根本大法。”“因为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因为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因为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的问题。”……最后我问有疑惑的那位同学:家兴,通过大家的描述,你知道为什么了吗?他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好像明白点了。” “说说看。” “是不是强调宪法的重要性呢?大家说对。家兴的点睛之言,也让其他学生对法律知识的理解,上升了一个层次。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建构的过程,具有灵活的生成性和不可预测性。课堂生成是一种资源,也是一种风景,抓住课堂的有效生成时机,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他们的思维能力。在说一说,讲一讲中,通过对他人观点的阐述,进行分析、梳理、归纳、总结,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清晰、透彻,印象更深,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又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教师要具有课堂生成意识,让这种无法预约的美丽,彰显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精彩和活力。

    点击次数:93  发布日期:2022/6/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