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围绕学生生活设计驱动性问题 罗朝辉
如何围绕学生生活设计驱动性问题
◎ 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教师进修学校 罗朝辉
当前,教师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我们现在最关心的问题,反观我们现在的课堂,教师过分重视学生分数,过分重视对知识的传授,教学过程大多以灌输式教学为主,让学生大量的死记硬背。不够重视学生探索问题及获得知识过程的展示,导致学生不会问、无问题可问,结果学生尽管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却不会发现问题、不能解决问题。
我是这样认为的,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程就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阵地。首先我们要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得到更高的分数。这就给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这种现状我是这样做的。我把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根据这些实际案例,结合课程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现状、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驱动性问题(任务),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切实起到立德树人的作用。
一、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正视学生遇到的问题
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来创设情境,针对情境设计的问题要回归学生生活,紧扣学生生活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通过对问题的讨论,真正起到解决问题的作用,真正起到价值引导的作用。
例1: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
在这节课上,有位教师用PPT出示幸福中学2019年的部分生命意识调查统计表:
13.你有过自杀念头吗? | |||
①从未有过 | 85 | 82.00% | |
②偶尔有过 | 19 | 18.00% | |
14.你有过自杀计划和行动吗? | |||
①从未有过 | 104 | 100% | |
②有过 | 0% | ||
15.对于轻视生命的原因及看法? | |||
①家庭成员关系不好 | 5 | 4.80% | |
②父母的期望值比较高 | 20 | 19.23% | |
③学习和升学的压力大 | 40 | 38.46% | |
④感情上受到打击,无法恢复,一时想不开 | 10 | 9.60% | |
⑤自身性格孤僻,人际关系差,厌世情绪重 | 30 | 28.85% | |
⑥生活压力大 | 50 | 48.08% | |
⑦心理承受力差,不能承受挫折 | 70 | 67.31% | |
⑧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 62 | 59.62% | |
16.想过以下自杀行为吗? | |||
①跳楼 | 2 | 1.9% | |
②被车撞 | 3 | 2.8% | |
③割腕 | |||
④吃安眠药 | 10 | 9.6% | |
17.你有过以下行为吗? | |||
①跳楼 | |||
②割腕 | |||
③吃安眠药 | |||
④用刀在身体上划 | 11 | 10.5% | |
针对这份调查表,设计了以下问题:
1、从统计表中你发现了什么?
2、如果你是这所学校的校长,你准备怎么做?
3、你在生活中有过什么不珍惜生命的行为?
4、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我该怎么办?
例2:八年级上册《我对谁负责,谁对我负责》
在这节课,有位教师先展示本班学生劳动的照片,然后提出一个简单的填空题“我是幸福中学的一名学生,我有责任去 ,这份责任来自 ”。让学生在交流中,去体验、感受责任,去理解关于责任的相关知识。
二、真心大实话,触碰心灵
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考虑活动内容的生活性,另一方面要考虑活动方式的可操作性,以及活动效果的实效性,达到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例1:八年级上册《预防犯罪》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行为:
(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 (六)参与赌博或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宜进入的营业性歌舞厅等场所; (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
有位教师针对上述规定,这样设计问题:请学生用手放在胸口对照上述行为思考:
1、自己有过这样的行为没有?
2、被家长、老师发现没有?
3、最坏会有什么结果?
例2:七年级上册《 家的意味》
有位教师在执教本节课时,先出示一名学生写给教师本人的关于这名学生家庭的一封信。针对这封信,这位教师是这样设计活动的:
首先让学生们去读这封信,让他们去感受、去体验写信者的情感。然后提问:
1、她爱她的爸爸吗?
2、她的爸爸爱她吗?
3、你觉得他们父女之间出了什么问题?为什么?
4、你应该怎样去理解你的父母?
三、开展辩论赛,辩中明理
“油灯不拨不亮,道理越辩越明”。通过辩论活动,让学生的思维碰撞出火花,在激烈的辩论中让学生去体验情感,让学生去发现其中的道理,最终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有位教师在执教七年级上册《 敬畏生命》时,设计了辩论活动:路遇老人摔倒,扶还是不扶?为什么?
四、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中,坚持使用思维导图辅助教学。让学生制作思维导图进行预习,让学生通过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对课文内容已经做到初步了解,并做好了上课知识准备的过程。这样使课堂学习的难度降低。单元内容结束后,进一步去修订思维导图。在思维导图中加入一些自己理解的内容,不理解的知识点、想法,提出自己的问题等,使其在后续学习中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
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内容丰富多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备课时多花一点心思,精心设计活动,灵活选用合适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法治意识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