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探微 张应春

        小学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探微

        ◎    贵州省纳雍县寨乐镇革新小学  张应春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教学伊始,教师应注重简单应用题的教学。小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还比较差,有些学生在解答应用题时,学过的就容易做出来,如果稍加变换条件就不知如何下手。本文试从读题审题、因材施教、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几方面进行尝试。

    关键词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探究;审题;数学关系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又是难点,是学生最难理解及掌握的内容。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过程看,低年级应用题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正确应用数学的规则,让学生轻松地学习,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根据近年来对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体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

    一、指导学生读题、审题
      应用题的难易不是取决于数据的多少,一般是由应用题的情节部分和数量关系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程度决定的。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题目中的叙述是书面语言,对低年级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解题的首要环节和前提就是读题、审题,理解题意。读题必须认真仔细,通过读题理解题意,知道题中讲的是一件什么事?经过怎样?结果如何?通过读题弄清题中给了哪些条件?要解答的问题是什么?我们发现,学生不会做题,主要原因是不理解题意。一旦了解题意,其数量关系也就清楚了。从这个角度看,理解了题意就等于成功了一半。当然还要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思考。对题意的理解离不开读题,读题是了解题目的第一步,是培养审题能力的开始,尤其需要对题目的默读。一年级的教师要进行范读领读。读题时要训练学生做到不漏字、不添字,不读错字,不读断句。学生做错或不会做,往往是学生对题意的理解出现错误,或是对题中情节没有弄清楚而造成的。这就要求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读题,弄懂题目的意思。例如:“学校图书馆里有故事书38本,比连环画少22本,问连环画有多少本?”这里的情节就是“学校图书馆里”“故事书”“连环画”“故事书比连环画少”。应用题情节需要反复地读才能抓住关键点、弄清数量关系,在读题中体会数据间存在的数量关系,达到对题意深层理解的目的。

    二、因势利导,因材施教,掌握规律
      小学生要学好应用题,必须从一年级开始抓起,由于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识字不多,理解能力差,学习应用题有一定的困难。应用题来源于生活,作为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认数、计算、应用三结合的办法使三者相互促进,从认数起在计数和计算中渗透应用题的主要构成因素,让学生认识到应用题不过是把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结合实际可以学好应用题。教学中可利用教具辅助教学,让学生看得见,如我先在黑板上贴一面红旗,再贴另一面红旗,之后问学生:老师做了一面红旗,你们做了一面红旗,我们一共做了几面红旗。学生回答,我们共做了2面红旗。之后我拿走了一面送给同学说,我们做了2面,送给了小红一面,还剩几面红旗?还剩一面。每堂课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又听老师或同学叙述题目,这样,他们逐步体会到把两个数结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从总数拿走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等规律,并认识到一道简单应用题必须具备两个条件和一个问题。初步掌握应用题概念和解答应用题的方法,就是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三、指导学生理解数量关系,提升解答能力
      数量关系是应用题中不可缺少的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只有让学生理顺已知数量与未知数量,才能依据已有的四则运算法则进行演算。数量关系式是传统教学中教师教应用题的重要途径,把数量关系教给学生后,很多题目套用数量关系式就可以解决。基本数量关系是小学阶段学习应用题重要的数学模式之一;基本的数量关系不是“教”与“不教”的问题,而是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运用数量关系的问题。“相差关系”是最基本的数量关系之一,是生活中最常用的。传统教学比较注重数量关系的分析,抽象出“较大数”“较小数”“相差数”等概念,抓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让学生理解,让学生反复操练,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只是联想问题与类型的匹配,思考的空间大大缩小了,我们必须摒弃这种僵化的分析数量关系的做法。大量实践表明,在良好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解决问题时不是把问题和类型相联系,而是思考情境中的问题与运算意义的联系。因此我们并不在语言上强化,而是提供相对真实的现实情景,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动态探索理解感悟数量关系。通过训练,以此来让学生清楚相关联的两个条件能提出问题,看到一个问题一个条件,就能意识到还有需要补充的条件。这样一来可以使学生加深对应用题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四、注重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解题思路
      应用题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有根有据的、有条有理的、前后无矛盾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新课标要求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虽然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但不一定能把思考过程说得清清楚楚。教学中,我们不能只满足于学生会解题,而忽略让学生叙述解题思路,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让学生熟悉正确解题思路的好处,一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二是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况。思维是畅通的呢,还是不畅通;若思维不畅通,症结在什么地方,教师可以有的放矢地进行帮助。其次是节约时间。一节课的时间是个常数,如果只有等学生把题目做出来才判断他们是否会分析应用题,那么一节课做不了几个题;且学生做题有快有慢,等慢的同学做完题,快的同学要白白浪费许多时间。如果让学生口头分析应用题,可以节约大量时间,练习的题量会大大增加。学生用语言叙述应用题的分析过程,开始时往往语言哆嗦,层次不够清楚,因果关系说得不确切等,这时,我们不妨教给学生分析的方法与规律,提高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低年级应用题教学是整个应用题教学的基础,只有为学生在这个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够不影响其今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我们要注重对此阶段的教学方法的研究,做好低年级应用题教学工作。从应用题教学的发展来看,低年级应用题教学非常重要,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基本数量关系和解题思维方法掌握得如何,都将直接影响以后应用题的学习,因此必须从基础抓起,研究低年级应用题的教学方略。

    点击次数:168  发布日期:2022/6/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