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浅析 潘 文
初中信息技术有效教学策略浅析
◎ 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中学 潘 文
初中信息技术学科实际上是一门融合信息科学常识及常用信息技术的基础性课程,其所展现出的时代性、发展性及前言性非常强,隶属于新兴学科包含的范围内,因此是现阶段初中教育领域中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在素质教育策略推行的背景之下,于提升初中生综合素质水平的过程中,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各个地区初中生综合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在应试教育因素的影响之下,信息技术课程并没有引起学校的重视,硬件设施中也有一定缺陷,在各個因素的影响之下,难以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做出保证,在此环境下,初中信息技术承担着增强学生信息素养、提升信息综合能力的关键责任。而如何实现有效性教学成为众多一线教学工作者研究的课题。以下就以此课题为主线,对实施策略进行详细讨论。
一、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主动的学习行为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的基础上的。信息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兼具的丰富功能,可将书本上静态的知识以生动、灵活的方式呈现出来,动态的事物更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程知识学习更为有趣,有助于实现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带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合理地进行意境教学,有利于课堂气氛的营造,能够充分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促进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
例如在教学《计算机病毒》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播放一些人类受病毒侵害时所发生的病症给人带来的一系列麻烦和后果,例如SARS病毒、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等病毒给人带来的可怕后果,让学生们切身体会病毒所带来的伤害,让学生对病毒进行总结讨论,初步对病毒的特性进行了解,再将《熊猫烧香》《骨髓病毒》等的小视频播放给学生们观看,让学生们说一下这两个小视频讲述的是什么内容,电脑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视频中的情况,引导学生们发散思维能力进行想象与思考,引导学生们将病毒与电脑进行联系,再让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电脑病毒有什么样的特征,和我们人类经历的病毒有没有共同性等,让学生们再进行讨论,引起学生们的关注度和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二、凸显学生主体地位,锻炼学生思维能力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是现代教育所追求的境界。可是,如何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呢?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相互作用的,教师只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而整个结果的呈现却体现在学生的“学”上。信息技术这门课,更能让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更好的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因为信息技术课素有“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的美誉,所以,通过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也能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
在复习“图文的混合编排”这一章的时候,我让学生为二十年后的自己设计一张名片。此话一出,学生积极性突增,马上开始动手设计了起来,一节课下来,我看到了学生的作品有公司经理,有房地产老板,有演员,有IT总裁……而设计的版面更是丰富多彩。我设计本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复习一下图像的插入、艺术字的插入以及文字的编排与修饰。通过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名片,不仅提高了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学习兴趣,还让学生复习了本章的相关知识点。这就比教师一直强调,学生反复练习效果要好的多,相对来说更容易让学生接受,而这样的设计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信息技术课的乐趣。而在整节课中,教师所做的工作就是解答学生的疑问,指出学生所做设计中的不足和建议,当然,仅仅是建议而已,更大的自由性还在于学生自己。通过这一节课,我发现了学生的潜能是如此之大,一些学生想象力特别丰富,制作的名片相当漂亮,而学生这些能力的挖掘与呈现是其它课程所难以发现的。一节课的时间,学生自己为自己设计了名片,并在小组内互相做了交流、展示与学习,最后我们评出了“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最佳人气奖”、“最佳实用奖”等多个奖项,不仅鼓励了学生,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并能把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为自己的人生有了一个新的规划。
三、重视课堂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这就要求我们在讲课时尽可能地把一些操作步骤演示给学生看。这样比单纯地告诉学生步骤,再让他们去练效果更好。因为在老师演示时,同学们不仅看到了整个过程,还看到了结果,这比纸上谈兵要有效的多。在这方面,我充分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软件,上课时,老师在教师机上演示,学生通过网络在自己的屏幕上观看,对老师的操作过程和结果看得一清二楚,大大提高了讲课效率。同时注重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包括演示操作尽量让学生来做,同时许多操作都采用让学生先练习,再归纳,后总结的步骤来。
比如在对画板画图教学时,就可以将之与学校的文化艺术节活动设计等相关内容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自主的对其进行设计,并且在班级内开展评比工作,通过这种实用的应用方式,就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学习兴趣,并且将所学有所用。在对word软件进行编辑、修改等教学时,就可以让学生使用其中的相关功能来对作文进行修改编辑,同时在其中插入图片等实现图文混排,并且将之美化。在对Excel进行教学也可以让学生对其中的数据进行归类,同时对数据资源进行升序处理,这样学生也会知道自己的成绩单是怎么经过Excel表处理得来的。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也就是加强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应当及时的给学生相应的帮助。在学生处理问题存在困难时,对其进行适当的点拨,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加强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总而言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初中信息技术这门学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实践证明,将信息技术教育与艺术教育结合起来,开展综合交叉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计算机技能,还能丰富初中各门学科课堂教学的形式,快速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作为处于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应该凭借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有机整合的契机,体会信息技术这门学科服务功能的优越性与魅力,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以及其他各科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从而将信息技术这门学科的功效发挥到极致,为实现现代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