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批改”变“交流”—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批改模式 单金霞

              “批改”变“交流” 

                —谈新课改下的作文批改模式

    ◎   河北省徐水县东史端乡第一中学    单金霞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最难, 作文教学中批改作文最难”这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公认的事实。传统的作文批改一般要“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减损学生的责任心和学会学习的能力。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级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往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平等交流,以学习的态度、发现的眼光、欣赏的心情对待学生的作文,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给出自己的建议式、商量式、比较式的评估结果,这样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形成他们的写作个性和表述特色都有极大的帮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交流。 

        一、当面交流  

        学生的作文交上来后,有的教师往往搁置几天,才有空看。这样就错失了和学生交流了解学生想法的最好时机。我想学生的作文随交随看,及时时听取学生的想法,理清学生的思路,及时提出修改意见。这样当面对话,当面批改,既可以抓住学生写作时的灵感,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二、文字交流  

        有时不能和学生当面交流,教师可以用文字交流,这种交流和批改不同,它少了冷冰冰的挑剔、盛气凌人的指导,有的只是师生之间的对话,对文章的探讨,和教师的建议。学生会感到教师很尊重自己,会有一种成就感,从而树立信心,激发情感,使他们感到“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三、心灵交流  

        文章不是无情物。即使学生的作文,那也是他们情感的表达。尽管有时幼稚、不成熟,但却有成人无法企及的天真和烂漫、独特和创意。教师必须用真心去感受,用年轻的心去理解,用孩子的视角去观察,从他们的角度去分析,这才能破译学生心灵的密码,走进他们的世界,学生才会和教师真诚的对话,而不是编造故事,迎合教师。

        教师还可以利用作文批改的机会,运用文字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动态,以便及时解决学生的一些学习上和生活中的困惑,成为学生真正的良师益友。

        总之,对学生的作文,教师应采取宽松的、多样化的、人性化的评估手段,“蹲”下来看学生的作品,平等地交流。这样才会引起学生的作文兴趣。才会诱导他们多写,乐写,善写。 这样的作文批改既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又能增进师生感情,何乐而不为呢?


    点击次数:126  发布日期:2017/1/16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