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下中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原因的分析 夏乐乐
对当下中学生身体素质不断下降的原因的分析
◎ 江西省九江市港城学校 夏乐乐
目前,全国各地都在推行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尤其是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多数地区的体育教育沦为形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下面针对学生身体素质下降与学校体育与课外体育活动的开展提出看法。
第一,学业因素。人人都知道通过运动可以拥有健康的体魄,但是目前国内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大多是分数定出路。学生禁锢在题海中只为了得到好的升学分数。学校的体育课成了语、数、外课,早操成了读书课。我们在感叹的同时不得不承认升学率是一个学校命运的关键,所以适当增加体育学科在升学分数中的比例能很好的解决的学业压力。学校既然是以升学率决定学校的命运,那么让体育分数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就没有理由不重视体育教育了。
第二,学校因素。仍然和学生靠分数定输赢有关。学校各级领导只关注学生的分数是不是够高,升学率是不是平稳上升,对于身体锻炼不重视,甚至有的教师会刻意制止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认为这是浪费时间的一种疯玩。这种行为严重影响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抑制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在这种环境下学习,身体素质下降成为了必然发生的状况。
第三,器材、场地因素。目前我国各级学校体育场地与器材的严重缺乏,也是导致学生不能很好的进行体育锻炼的因素之一,器材缺乏还会直接导致学生的兴趣缺失。而学校场地、器材的缺乏,并不是学校单方面有能力解决的问题,需要上级部门以及国家和社会的支持。
第四,体育课堂的伤害事故。体育运动与体育伤害是有着必然的联系的。无论多么的精心的备课以及组织,也不能保证不出现伤害事故。这类的伤害事故造成之后,家长学生会找到学校和教师要求给予赔偿医疗等一系列费用。如此一来,造成学校和教师的巨大的压力。因此为了安全起见,诸如铅球、单双杠、耐久跑等危险的、需要克服困难去完成的项目统统被摒弃。这也直接造成学生无法形成正确的安全观。作为一个体育教师没有哪个想体育课上发生意外,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我们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尽可能的避免体育伤害事故或者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是只要参加体育锻炼就难免会发生伤害事故,能因为伤害事故的发生就和学校吵闹,给予教师处分!如此一说,交通事故频发的当下,是否应该宣布取消使用交通工具呢?以牺牲学生一生的健康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平安,只会利大于弊。
第五,家庭因素。家庭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所起到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当下独生子女的增多,使得很多学生成为家里的宝贝,奶奶疼,姥姥宠,生怕一个不小心磕着碰着,更不要说进行艰苦的体育锻炼,进而磨练意志。开学之初进行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无法完成男子一千米跑,甚至很多走完全程。更有家长认为这是完全没有必要的测试,打电话询问可否不参加。家长的这种态度直接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另外,现在的父母总是担心孩子在学校吃不好,准备这样那样的零食,导致中学生贪吃而营养过剩,中学生中肥胖的比例在不断上升!这部分学生通常容易产生自卑感,变得更不爱运动。所以,家长应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促使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而不是干涉学生的运动能力和运动方式。
第六,社会因素。现代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不要说走路上学的了,就是骑着自行车的都是少之又少,大多数学生要么电动车,要么家长小车接送,进入学校就开始坐着上课。走路都成为奢侈的事情,遑论锻炼了。因此,家长应该创造条件让孩子们进行身体锻炼。之后逐步增加锻炼时间,力度。
第七,传媒的因素。当下中学生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青春期的过早萌芽,心理年龄远大于正常年龄,不喜欢运动与矫揉造作被带入了课堂。更受到当今媒体的影响,对异性同学过早的产生的好奇。造成学生心理的变化,不能大方自然的进行的体育锻炼,直接影响体育锻炼的效果。
目前,学生身体素质的下降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问题,受到各界的关注,综上所言,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单单是学校,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这就需要社会、学校、家庭共同努力。而一线工作者更是有义不容辞的责任。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努力增强学生体育。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这些造成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做法可以得到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