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案例设计 谭千勇
化学教学案例设计
第二章第一节:化学反应速率
重庆市梁平县红旗中学 姓名:谭千勇
[教材分析]:
化学反应速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二章第一节内容。日常生活的化学现象和初中及高一教材中有许多学生实验涉及化学反应速率,学生有感性认识,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中所涉及的溶解平衡、电离平衡、水解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有指导作用。化学反应速率属理论性知识,理论性较强,学好它达到大纲规定的B层次要求是学好化学平衡的基础和关键。
[设计思想]:
本节课依据学情,从学生知识的最近发展区出发,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生产,生活中的实例引入课堂,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由学生收集生活中的实例,通过已有知识设计实验,探究目标问题,主动构建知识体系。运用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由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让学生学会运用化学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反应速率及其表示方法。(2)理解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并能解释有关现象。(3)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2、过程与方法(1)学习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实验能力。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和社会。(2)体验化学实验的喜悦,培养对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合作、求实精神。
二、[教学重点]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易考点]。
三、[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探究。2、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四、[教学流程]
[利用多媒体]→[创设学习的情景]→[设计目标程序]→[实验探究]→[教师启发]→[学生归纳]→[教师点评总结]→[练习达标]
五、[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自主探究
六、[课前准备]
1、学生进行分组。2、实验准备: ①演示实验:0.1mol/L Na2CO3溶液、0.1mol/L NaHCO3溶液、2mol/L盐酸、0.2mol/L盐酸,试管、试管架。 ②学生实验:0.1mol/L NaHCO3溶液、1%、10%的过氧化氢溶液、MnO2粉末、2mol/L盐酸,热水、烧杯、试管、镊子,药匙
七、[教学过程]
(一)化学反应速率的概念
[教师引入]:多媒体放映火药爆炸,酿酒,铁生锈,食物变坏,塑料制品的老化。教师点拨它们进行的快慢。充分联系生活,感受宏观物体的运动有快有慢,学生回忆与联系生活举出实例,化学反应哪些是进行比较快的,哪些是进行比较慢的如:钠与水的反应、铁与盐酸反应、牛奶变酸爆炸、钢铁的生锈……
[教师]:下面,让我们真实的感受一下化学反应的快慢。演示实验:1,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mL 10% Na2CO3溶液、NaHCO3溶液,再各加入2mL 5%盐酸。2,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3mL,1%、10%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分别加入二氧化锰
[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得出结论:①都有气体放出,但碳酸氢钠与盐酸产生气体更快。②不同的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不同,本质原因是:反应物本身的性质。有些物质对反应快慢也有影响。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反应有快有慢。从旧知识到新知识。同时,发挥实验在化学教学中的功能,培养学生实验观察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师]:那么,如何定量的描述化学反应进行的快慢呢?我们需要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化学反应速率。引导学生阅读书本,归纳出化学反应速率的知识要点。
[学生]:自学总结
1、概念: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
2、数学表达式:v=△c/△t
3、单位:mol/(L.min )。mol/(L.s)。
[投影]:学生练习
1、向4L密闭容器中加入0.7mol/Lso2与0.41mol/L02,4s末测so30.3mol,则v(o2),v(so3),v(so2)为多少?它们比值为多少,
【设计意图】提出新概念→自学总结→巩固练习,对学生掌握知识起到了一个循序渐进的作用,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归纳出:(1)化学反应速率只有正值。(2)纯固体和纯液体看着常数。(3)化学反应速率是平均值。(4)不同物质表示同一反应的速率,数值可能不同。(5)各物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方程式计量数之比。
[教师引入]:多媒体投影下列五张图片
(二)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下列反应的速率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
1、在28℃时,鲜牛奶约4h后变酸,但在5℃的冰箱内,鲜牛奶48h后才变酸。
2、冬天的和夏天的鸡蛋放置时间谁久?
3、KCLO3直接加热与KCLO3与MnO2共热谁先反应?
4、4mL0.1mol/L NaHCO3溶液分别与2mL2mol/L盐酸、2mL0.2mol/L盐酸反应
5、向炉膛鼓风,炉子中的火就会越烧越旺。
[学生]答:温度、催化剂、浓度。
[教师]实验设计:请设计实验说明外界条件(温度、浓度、催化剂)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要求:说出试剂选择、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现提供下列试剂和仪器:4mL0.1mol/L NaHCO3溶液,2mL2mol/L盐酸,2mL0.2mol/L盐酸,1%、10%的过氧化氢溶液,MnO2粉末,试管,药匙,热水。
[学生]小组讨论→呈现方案→确定实验方案,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实验一: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放入20度和80度的热水中,观察气泡生成的快慢。
实验二:取两支试管,各加入4mL10%的过氧化氢溶液,用药匙向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粉末,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三:4mL0.1mol/L NaHCO3溶液分别与2mL2mol/L盐酸、2 mL0.2mol/L盐酸反应,观察气泡生成的快慢。
[教师]进行对比实验,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指导点拨)
[学生]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升高温度使反应速率加快;使用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增大浓度使反应速率加快。
[教师]结合生活实际,谈谈还有哪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有影响呢?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CaCO3与盐酸反应的速率?
【设计意图】综合应用已学知识分析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密性,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巩固练习]:
1、把锌粒放入稀盐酸中产生氢气速率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盐酸的浓度。B、溶液的温度。C、锌的颗粒大小。D、溶液中的氯离子浓度。
[教学反思]:
本节课课堂气氛活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参与度高。改变了以前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示学生看的状况,学生的知识与能力都得到了发展,情感得到了升华。教师必须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成为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创新者。要学会关爱、学会鼓励、学会合作、学会引导。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是以一个与学生平等的角色出现在学生面前,借用多媒体,启发式语言创建了一个轻松而愉快的化学课堂氛围,教师和学生真正做到和谐地交流,合作探究,最大程度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尽量做到联系生活实际。精心设计学案。对验证性实验,教师要为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创设一个适宜的情境,要求准备相应知识,学生查找资料。在研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的因素时,由生活经验得出结论,再通过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实验加以证明的方法,培养了学生探究意识与实验能力。考虑到教学实际,选择简单的学生易做易观察的实验为宜,且不要求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压强等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精心设计课堂练习与课后习题,好的习题,可以有效的巩固所学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课后反馈也证明了各方面教学效果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