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孙丽娜

    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吉林省长春市高新一间堡小学   孙丽娜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十二五”以来,我校着力打造一支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开拓创新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以整体提升师资水平,促进学校健康和谐可持续发展。
    “十二五”我校借助主研课题《学科课堂创意与教学艺术研究》,依托校本特色,搭建各种培训平台,有效抓好“三实”,让我校在5年的时间里,满足了教师的个性发展,实现了师资水平整体提高,办学声誉年年攀升。
    一、科学规划,专业引领,抓实校本学习
    校本学习是学校建设学习型组织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教师个性化发展的根基,因此校本学习能在校长的主导下,科学规划、专业引领、长效持久至关重要。
    (一)科学规划学习内容。
    校本学习的内容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为导向,满足教师的个性发展需求,做到“三看”:看学段、看学科、看教师发展的特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新课程理念、学科教学技能和现代教育信息实用技术等。
    (二)合理优化学习形式。
    常规校本学习活动以自主式学习和交流式学习为主。
    1. 自主式学习。
    教师的寒暑假期适合自主学习。学校鼓励教师自主学习学校推荐的书目,专业理论与文学经典结合,学科知识与兴趣浏览共存,师生通读一本书,引领学生成长等不同内容、多种形式的学习兼容并蓄。教师摘记读书笔记、撰写反思,开学后学校统一组织测试。几年来“读—记—考”的持久坚持使教师形成了校本学习的自能发展。
    2. 交流式学习。
    在学校进行常规教学时适合开展交流式校本学习。
    (1)集体备课卓有成效。业务领导制定符合学校发展层面的校本学习计划和备课方案,按主题教学单元在学年组、教研组、备课组等举行备课沙龙,切实在交流、讨论、倾听、反思中实现教师所涉猎的知识最大化、所选择的方法最优化。
    (2)读书汇报卓尔不群。适时召开读书汇报会,给教师因读书而进入另一个视野一次汇报、交流的平台,效果事半功倍。教师因书籍润泽生命卓尔不群,学校因读书滋养精神卓尔不群。
    3. 按需式学习。
    教师的个性发展离不开实现教师队伍的按需式学习。
    (1)分层培训学习。分层能改变传统校本“青蓝工程”的角色分明、地位悬殊,满足教师发展需要,各取所需。老中青可以各为一层,学科骨干和带头人为一层,这种细化,在同领域的学习能激活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
    (2)分科培训学习。学校精选语文、数学和各专科的业务领导、骨干引领教师在所从事的学科内“积跬步”会收到“至千里”的长效。
    (三)合理建立学习机制。
    校本学习不是放任自流,不能随波逐流,学校要合理制定可行的机制给教师一定的引领。如制定《常规学习办法》《校本学习奖惩办法》等能提高教师参与校本学习的有效性。
    二、发挥优势,依托特色,搞实校本教研
    校本教研能使学校在现有的资源中发挥优势,是教师成为研究型、专业型教育工作者的重要手段。因此,我校以研究为脉,创新校本教研工作,使教师在课堂教学核心研究中互相研究、广泛实践、快速成长。
    我校的校本研究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全校教研—学段教研—年组教研,这三个层次的教研各有侧重,相互关联,相互促进。
    (一)开展主题教研活动。
    在校本教研的三个层面,确定校本教研主题,教师结合主题参加案例设计、教学实践、教学反思等主题活动。为使活动向更深层次迈进,各教研组结合我校的“课外阅读与积累”学校特色长期开展不同形式的主题研究课,并建立了立体互动式的研究网络。即参与到本年组的基础性教研、跨学科的综合式教研相结合的全方位的研究体系。
    在年级组中,主要开展集中互听评课、经典诵读展示活动,共同研究教学策略。学校鼓励各科教师间的信息涉取、研究交流,并在组织研究课、汇报课活动中为教师跨学科听课提出要求,创造条件。
    (二)参与校际间的教研活动。
    一所学校,教师培训的平台是有限的,校际间教研能引进其他培研资源,这是当下实施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校际兄弟学校举行的教研活动,要鼓励教师主动参与,共同进行教学研究。学人之长,补己之短。
    无论怎样的校本教研其成效取决于三个保证:首先保证落实好教师的角色定位,发挥教师研究的主体性,让教师在反思中形成群研氛围;其次保证适度的专业指导,重视专家引领;第三保证落实好校本教研的保障措施,建立完整的教研制度,制定行之有效的激励办法等。
    有序的校本教研能改变教研管理的随意性、片面性,使教研活动规范化,把教师不同学科,不同学段的工作变成活的研究内容。
    (三)教研方法灵活。
    学科会谈和专题讨论等教师互动式教研不仅能满足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也能使骨干教师发挥帮带作用,在全面互助、全程互助中群策群力。合作式教研的听课能分享执教者的教学经验,说课能挑战设计者的教育智慧,评课、议课能增加课例探究。总之,合作式校本教研是教师个性发展走向专业成长的快车道。
    三、课题牵动,有效参与,务实校本科研
    针对学校发展和各项工作中呈现的问题,务实进行校本科研是促进教师个性发展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我校“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各级课题8个,学校成立了由各级骨干教师辐射的课题研究中心组,引导全体教师根据自身优势,申报课题,校内形成人人参与科研的良好氛围。
    校本科研应突出行动研究。可以以案例式研究为导向,剖析教育教学的成功经验,寻找生长点。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学校收集经典案例、优秀教案、课堂实录等,就个案的积累进行研究、分析、反思、讨论和评价,让这些案例与课程理论紧密联系,让教师从操作层面提炼经验,最终转化为自己的研究能力。
    还可以以互动式研究为主线,举行课题研究阶段汇报会,牵动教师敢于直面实验中的问题,敢于在同行面前剖析自己的教育教学,为课题组提供研讨性的素材,这将换来校本科研行动研究的显著成果。
    由于我校为教师培训科学规划,准确定位,传承我校特色,搭建各种平台,因此满足了不同教师的个性需求,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但实践使我们深深感受到:“教师培训”拥有丰富的内涵,包含着巨大的能量,是滋养学校、教师、学生成长的不竭源泉。因此,还需足够重视,将教师培训与学校的科学发展结合起来,才能使我们在教育的海洋中找准方向,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点击次数:122  发布日期:2016/6/19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