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重视家校合育 助推幼儿健康成长 闫红燕

    重视家校合育  助推幼儿健康成长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闫红燕

    家校合作是幼儿教育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高水平的家校合作既可以确保幼儿全面和谐的发展,又可以促进幼儿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双方积极主动的相互了解、相互配合、相互支持,才能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加强与家庭、社区的密切合作。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家长认同、支持、参与幼儿园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家园合作,共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校合育的重要性

    现代教育不是一个孤立、封闭的过程,而是开放的、现实的、全方位的社会活动。任何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三个方面的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不可以替代。学生是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共同影响下成长的。社会上经常流传这么一句话:“5+2=0”,意思是说学生在学校里接受了5天的教育,但因为周六周日在家,家长没有约束好管教好,放任自流,加上又接触了社会,受到了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结果把5天在学校的教育白白浪费了,一切又得从零开始了。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家庭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学校的教学、教育就会像纸做的房子一样倒塌下来。”家庭教育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重复,更不是学校教育的简单继续,而是与学校教育互为补充的一条重要途径。无数事实证明,家庭的影响对孩子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家校合育教学策略

    1.端正态度,搭建家长与学校联系平台

    因为影响幼儿身心发展的因素很多,所以幼儿教育工作要靠教师和家长共同做。幼儿园与家庭之间的联系密切、频繁,也具有可控性。新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要密切配合,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此外,新幼儿教师与幼儿家长建立良好关系,也可以使教师避免不必要的干扰,集中精力搞好教学。

    事实上很多家长是带着“顾虑”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还有不少家长怕得罪老师,有意见也不敢提。对此,教师要主动了解家长的顾虑,揣摩家长的心思,抓住需要沟通的问题,选择恰当的时机和方式,开诚布公地与家长交流看法,并以实际行动及时的消除顾虑,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家长放心。幼儿出现意外情况要主动及时地告诉家长,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如果家长发现问题再来询问,教师就会很被动,且易发生误会。

    2.拓宽渠道,加强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交流

    家校沟通方式很多,适应孩子的全面發展和满足家长的实际需求,丰富和拓宽家校沟通渠道是非常有必要的。适当增加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机会,加强互动,促使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共识,并建立平等、和谐,相互信任、相互依赖的友好关系,才能合作无间。首先,家长委员会在家校沟通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应积极开展起来。但家长人数也不宜过多,这样才能比较集中有效地传达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意见。值得注意的是,应该让每位家长都参与进来,其成员应当定期更换,家长轮流担任。由于家长委员会担负着来自学校、自己孩子和他人孩子三方面的责任,因此,家长委员会成员会更加热情、更加主动地开展工作。其次,在信息时代,教师应该有效利用网络,拓宽家校互动的渠道。比如,建立班级微信公众号,邀请每位家长都参与,内容是教师或家长每周分享一篇育儿文章或心得,并要求每位家长都留言发言,然后教师有针对性地回复家长。又比如开设微信公开课,课程由教师或者家长来讲,教师可以以自我的教育心得为主,或适当融入网络收集的案例素材,家长则可以以自己孩子的成长经历和现状为题材,课后教师和家长讨论和交流。最后,教师整理、归纳,并进行总结陈述,微信公开课的意义就是分享和学习。总的来说,教师与家长一定要勤于联系,勤于沟通,善于互动,以加强和稳固双方长期的战略合作关系。

    3.家校合作,鼓励家长参与教育教学活动

    学校每逢组织重大的学生活动,都邀请家长参加,这对孩子们来说是终生难忘的经历,对家长来说也是最大的褒奖。学校的运动会、艺术节、联欢会家长都可以参与和指导,孩子的入学式上家长可以领着孩子一起走进学校、走进班级,看着孩子获奖登上领奖台,家长脸上藏不住的是喜悦。一年级孩子的入队仪式我们也邀请家长来参加,由家长给自己的孩子戴上红领巾,互敬队礼。我们还定期组织家长开放日,让家长走进班级,与孩子们一起听课。这些活动无疑使家长更加了解孩子、了解老师、了解学校,家校和谐了,我们的教育工作也就做得更好了。家庭和学校在教育合作中应该是平等互信的。虽然家长和学校作为教育活动中相互作用的主体,在教育思想、知识背景、教养方式和态度等多方面存在着差异,但为了实现共同的合作目的――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地发展,就必须积极沟通情感,缩短彼此的距离,只有当家庭和学校彼此尊重、齐心协力才能培育出优秀的人才。这也正是我们构建家校合育体系,打造和谐共进的家校文化的目的所在。

    综上所述,我们会发现虽然家园共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幼儿受益,但反过来利用幼儿影响家长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效果是也非常好的。所以只要我们教师平时的家长工作再细致一点,再深入一点,树立指导家长工作日常化的意识,营造相互赏识的班级环境,就一定能使家园共育产生良好的效果。孩子是我们的希望和未来,作为老师我们要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在家园合作这一方面也越来越受重视,在新的教育理念下我们要不断从各个方面加强家园共育,能使我们的基础教育有更大的提高。

     


    点击次数:32  发布日期:2023/12/11 11:23:1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