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分层教学在物理新课标下的应用 王定翔
浅谈分层教学在物理新课标下的应用
四川省甘洛县田坝中学 王定翔
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的主题,提高学生素质,充分发挥学生内在潜力势在必行。我校是农村中学,学生大多数来自农村,而且有很大一部分是彝族学生,由于受各种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加之物理是一门逻辑思维能力很强的学科,不同的学生由于年龄、生理特征的差异,导致掌握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着很大的区别。传统的“一刀切”教学方法,必然会造成有的学生“吃不饱”,而有的学生“吃不消”,形成大批物理差生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分层教学法。
一、分层教学的总体目标
根据学生的基本素质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教师应首先在教学前用一定时间去了解学生,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对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分类,因材施教。学生通过努力,待知识与能力等提高后,教师须用更高一层的目标来要求学生,让他们受到激励,树立信心,奋发向上,愉悦发展。 让学生各有所学、学有所得、学有成就,以提高整体素质。
二、分层教学原则
(一)、加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中学物理新课程在内容配置上,注意从知识内部发掘思想品德教育的潜能,着重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教育,辩证唯物主义教育。注重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和对祖国的热爱,树立起为民富国强而努力学习的目标,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通过启发、促进、引领、指点和辅助,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有效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
(三)、重视知识机构,做到循序渐进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初中物理知识主要包含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三种成份。教学要注意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认清物理现象,理解物理事实,建立物理图像,再通过抽象、概括、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形成概念,找出规律,并把概念、规律和图像联系起来,了解它们的物理意义,从而加深理解,加强记忆,有利于形成结构性知识,有利于知识的应用和迁移。
(四)、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抓物理知识学习的同时,充分利用学生好动的特点,发展学生其他能力,利用学校现有实验条件,努力完成教材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外,开展第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动手能力。如: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小论文,修理或制作教具,观察自然现象,进行生产参观等等,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在活动中巩固课堂知识。
三、分层教学的实施
(一)、学生分层的依据
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组织一段时间的教学,弄清学生的情况,将学生大体分为“A、B、C”三类。A类:学习刻苦认真,基础好,分析、理解、应用能力强,成绩好,综合素质较好。B类:聪明,但不够刻苦,学习较认真,基础一般,成绩不稳定。C类:学习兴趣差,学习不主动,不积极,基础差,成绩较差。
(二)、制定各层次的教学目标
A类:根据新课程的要求组织教学,适当拓宽知识的深度、广度,主要强化其对知识的应用和迁移,注意培养科学思维能力和实践活动能力,给予较多的独立思考和个别点拨外,侧重于发展学生的个性,激发兴趣、爱好,培养其优良品德和创造才能。
B类: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强调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其观察、理解、表达、实验的能力,促使其向A类学生转化。
C类:着重培养其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主要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思考,完成学习任务,掌握学习方法,逐步形成自学能力,使其向B类学生转化。
(三)、分层教学的步骤
分层教学由分层教学和分层辅导两个部分组成,且同时进行。
1、分层教学
根据分的层次和教学目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贯彻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即:备课、授课、练习、作业、复习检测及评讲、课外辅导等,其中备课和授课是分层教学的重点。
备课时,必须针对绝大多数的B类学生,做好具体的安排,设计好问题后,明确哪个问题该怎么讲,哪个问题该由哪类学生回答,做到有的放矢,使每类学生均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具体做法是:A类减少基础训练,适当增加题的难度,扩大知识面,超前学习;B类:重视基础训练,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C类:注重强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2、分层辅导
分层辅导在分层教学中起关键作用,通过不同的辅导,最终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又提高了差生的动手能力,顺利完成了本节的教学任务。
四、分层教学的总结和评估
分层教学进行一段时间,要对学生进行检测,综合评估,做好A类学生的巩固,B类学生的提高,C类学生的转化情况的统计,对学生分层进行调整,及时纠正执行工程中的问题,对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进行必要的调整,充分发挥分层教学的作用。
五、分层教学的效果
分层教学实施以来,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浓,积极性更高,优生面增加,提高了差生的转化率,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彻底改变了初中物理教学状况。分层教学,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为每个学生创造了表现自我的机会,使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教学,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分层教学,分类指导”在物理课堂中能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内在潜力,有利于转化差生,培养优生,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有利于教师全面能力的提升,通过有效地组织好对各层学生的教学,灵活地安排不同的层次策略,极大地锻炼了教师的组织调控与随机应变能力。分层教学本身引出的思考和学生在分层教学中提出来的挑战都有利于教师能力的全面提升。新课程确立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分层教学是“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的、良性的发展”教育观念下的一种教学实施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