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高中语文议论文分论点写作 杨 燕

    浅谈高中语文议论文分论点写作

    四川省沐川中学校      杨  燕

    摘  要:俗话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怕,是因为难。难,我们便要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作文作为高考中必考的一个板块,占据六十分的大分数,所以掌握作文写作技巧,尤其是议论文写作尤为重要。其中议论文分论点的写作便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关键字:高中语文;议论文;分论点写作

    一、高中学生议论文写作存在的问题

    所谓“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其中文即“文采”。在高考作文评分发展等级中也有这样的一句话:深刻、丰富、有文采、有创意。足见,“有文采”在作文评分上占据很大优势,但这也是很多学生在考场作文写作中缺失的。在我的实际调查中,不少学生在写作文时,还是偏向于流水账,或是想到哪里,便写到哪里,前后连贯性不强,少了议论文写作的逻辑性和思辨性。那么,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写出既符合中心立意,又有文采、有创意的文章就显得弥足珍贵。现当下,只看标题、开头、结尾显然是不够的,这时作文的主体部分的行文构思便显得尤为重要。

    二、怎样写好议论单元

    议论文又叫说理文,是一种剖析事理,论述事理,发表意见,提出主张的文体。具有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精练、有严密的逻辑性的特点。这些对学生写议论文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分论点的陈述也有了更高的标准。而分论点是论证某一方面,某一事理,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展开。这意味着学生在考场写作时需要严谨构思,不可一蹴而就。现在我以我校某次月考试题为例,谈谈如何拟写议论文分论点。

    试题为:一只蜗牛,很想做成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开始它想东游泰山,一直爬到山顶,可一计算,要实现这个计划,至少需要3000年时间,只好忍痛放弃这个打算。后来它又想南下爬到长江边上,看一看奔腾的江水,可一计算,至少也需要3000年时间。蜗牛知道自己的生命非常短暂,不禁十分悲哀,于是什么也不肯做,最终死在了野草丛中。

    根据上面的试题,利用我们的发散思维,可以有多个方向的立意。此时便要学生选择自己的最佳立意来确定写作。那么何为最佳立意呢?在我看来首先这个立意是切合材料的,学生能将自己确定的立意带进材料,自证立意在材料中的正确性;同时该立意还是好写的,何为好写呢?古人写文章都讲究一气呵成。如荀子所作《劝学》,便是一气呵成,行云流水的佳作。他围绕着“学不可以已”论述,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怎样学习等几个角度反复陈述,文章主体部分深刻、有逻辑性、说理性。同时还大量使用了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内容极为丰富。

    此处,我们可以看出,在提出论点之后,还需要作者有大量的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观点。通读“小蜗牛”材料后,我们可以提炼出“勇气”这一论点,此时,需要我们快速检索脑海中和中心立意切合的素材。我们接触到的关于勇气的素材可能有烛之武、谭嗣同、荆轲,苏轼等,此时材料还是杂乱无章的,便需要我们去分类,找找这几个材料的不同之处,从而寻找拟写分论点的方向。一篇议论文至少需要有两个分论点,最好有三个。那么我们便选择三个分论点来浅析。通过仔细思索,我们发现烛之武: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挺身而出的勇气。谭嗣同: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舍生取义的勇气。苏轼:面对人生坎坷,笑对人生的勇气。虽然都是谈“勇气”,但是通过我们的深入分析,以他们的典型事例作为切入点,分论点拟写的方向已经出现,这时便需要我们凝练语句,在诗歌现实主义源头《诗经》中,喜用重章叠句的手法,因而造就诗歌的循环曲折之美,让人记忆深刻。我们可把这一手法沿用到分论点的拟写之中。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分论点的语言要精练,要紧扣关键词。综上,我们将刚才分好的不同勇气论据再加工,便呈现出了这样的遣词造句:

    勇者之风是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凛然。

    勇者之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的决绝。    

    勇者之风是面对人生坎坷,笑对人生的豁达。

    这样,文章主体部分,就造就了“三分天下”的局面,变换了句子中的关键字词,使议论单元紧扣文眼。但是分论点的拟写到这里往往是不够的,因为我们欣赏一篇优秀的文章,它的内容往往是很丰富的。此时,便需要我们运用“倒推法”,由一个人联想到一类人,即由烛之武是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挺身而出的勇气——联想到钱学森,王承书......他们同烛之武一样,在国家大义面前,都是毫不犹豫,挺身而出的。这样一来,一个议论单元便具备了三个论据了,学生在写作时便会言之有物,言而有文。以我的示范为例,看看具体的成果:

    勇者之风是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凛然。死于野草丛中的蜗牛,便少了那份凛然。三朝元老烛之武,忘却个人得失,须发皓白之时,任拖着佝偻的身躯,夜缒而出,持一腔勇者之气,毅然决然走向强秦之国,说退秦军,救国于危急存亡之秋,展个人价值,终身无憾。国与家,义与命,总有人毫不犹豫,挺身而出,选择前者。无国何以为家,是勇者的信念追求。钱学森凭其一腔爱国的勇气,视美国为蝼蚁,视高薪如粪土,凛然回国;王承书凭借一句“我愿意!”的勇气,用行动证明祖国需要她,她便不畏强权,从美归国,做一位隐于时代的强女子。

    我的“下水”片段以分论点引出中心话题“勇气”,结合“蜗牛”材料,联系烛之武事例进而论述,接着以一个过渡句写到钱学森和王承书,同时注重素材的详略搭档,一详两略,使得一个议论单元字数适中。但是该议论单元结尾处没有结尾句,显得虎头蛇尾。那么我们在段末加上结尾句:泱泱华夏,勇者不惧高山,你若愿意,何惧山高水长。再次点扣题,总结整个议论单元。

    以此为例,将后两个议论单元写出:

    勇者之风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决绝。困顿迷茫的蜗牛,就少了那份决绝。“妙手空空感岁华,天风吹落赤城霞。”是谭嗣同的感慨,是戊戌六君子的壮举,是变法者的决心。这一片赤霞,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勇者无畏,是“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红色精神。生与死,退与进,总有人毅然决然,奋不顾身,摒弃前者。无进何言退,是勇者的信念追求。“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是戍边战士在日记中的肺腑箴言,“退一步海阔天空”,对他们而言是懦者的行为。祖国领土,分米必争,于是,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奋力反击,用肉体铸就了加勒万河谷的边境高墙,诠释了何为勇者无畏;“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复返。”是刺客荆轲的侠肝义胆,一唱一和间,易水边便笼罩了悲壮的氛围。于是乎,士瞋目,轲登车,驶向虎狼之国,以决绝之姿救国于危难之间。芸芸众生,勇者不惧高山,你若愿意,何惧山高水长。

    勇者之风是面对人生坎坷,笑对人生的豁达。慨叹生命短暂的蜗牛,就少了那份豁达。“试问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是苏轼的自题之诗,也是他笑对人生的勇者之范。人生沉浮坎坷于他而言,不过是身外浮云。一遭乌台,五年黄州,一隅偏僻,遍地呕哑,他任能高歌“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官与理,利与义,总有人义无反顾,毫无犹豫的选择后者。无理何以为官,是勇者的信念追求。诗仙李白,辞别官场,徜徉四海,人生失意时任高歌“长风波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隐者陶潜,厌倦樊笼,回归三径,醉心田园,在把酒迎欢之时也能吟诵”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茫茫人海,勇者不惧高山,你若愿意,何惧山高水长。

    三、学生作品展示

    通过课堂的讲解,以及我的下水作文的展示,我便趁热打铁,让学生躬行一番。荀子言:“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我便让学生以“坚持”为话题,拟写三个分论点的首句和尾句。学生的作业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学生作品:

    ①首:坚持是一人一生择一事的躬耕前行;尾:择一事而终一生,以坚持为伴,点亮人生。②首:坚持是一人一生寻一程的全力以赴;尾:乘一梦而终一生,以坚持为伴,开拓新程。③首:坚持是一人一生守一方的义无反顾;尾:承一念而终一生,以坚持为伴,传承红风。

    这是学生的随堂练笔,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该生不仅采用了重章叠唱的手法,而且还追求“一”字回环,以及尾句“生、程、风”的押韵之美。在这样的基础上,紧扣文眼,不偏不倚。写作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分论点的拟写也是难上加难。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写出上乘之作,是老师孜孜地追求,也是学生的念念以求。

    四、分论点拟写的具体要求

    分论点的拟写是作文主体部分的点睛之笔,它的好与坏,直接关系作文的成与败。在我看来,分论点拟写首先要分得清,分论点界限要清楚,不能相互交叉重叠,不能有包含关系;同时分论点要点得准,论得透,扣得紧。分论点是为中心论点服务的,贾谊在《过秦论》中的中心论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在文末,而该篇前半部分内容都是为该论点服务的,所以整体行文严谨,被称为古今第一气势之文。作文写作分论点一定要扣得紧,切忌另起炉灶而置中心论点于不顾,造就偏题离题的局面。

    最后,在我看来,学生只有积累、躬行中,才能文思如泉,运用文字形成作品。只有在实际训练中才能提升自我。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分论点的拟写依旧是议论文写作的难点,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点击次数:20  发布日期:2023/12/11 11:01:4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