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课改下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路 峰

    新课改下提升初中体育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陕西省大荔县许庄镇初级中学 

    初中体育课程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门重要学科,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我国教学改革的进程在不断加快,但对于体育教学的改革,尤其是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仍然停留在一个比较初级的阶段,无论是在教学内容方面,还是教学方法方面,都未能与当今学生的体育学习需要及教育发展的趋势相适应,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初中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如何运用有效教学方法提升初中体育教学质量,已经成为一个摆在相关体育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人本理念    

    人本教学是我国新一轮课改后提出的全新教学理念,其对实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具有较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教师就应该摆脱传统灌输式教学方法的束缚,充分利用人本教学理念对初中体育进行教学。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进行充分调查和了解,对于一些身体素质较差,不能承受或者是很难承受正常体能训练量的学生,教师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其训练量进行调整,并设法提高其身体素质,而不能一视同仁,与其他同学进行统一训练。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进行充分了解,有针对性对教学课程进行设计。

    比如,在男生中,有的学生喜欢足球而有的学生喜欢篮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如果学生教学条件允许,则可以组织两者同时进行,而如果教学条件不允许其同时进行,则应该二者的教学时间和游戏时间进行合理安排,不能厚此薄彼。对于女生而言,有的女生喜静,有的女生喜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其活动进行合理安排,喜动可以安排其打排球或者是做活跃性比较强的游戏等,喜静就可以安排其进行羽毛球、踢毽子等活动性相对较弱的活动。通过以上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人本教学理念,使每一个同学都能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并使其兴趣和爱好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以达到构建高效课堂的目的。

    二、运用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在当前生活环境下,初中生个人的能力非常弱,对于环境应变能力较差,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学生的发展和进步。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在全面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身体条件等前提之下,在教学活动中科学的安排一定的困难和障碍,让学生在挫折当中接受教育,对学生的意志品质以及心理素质进行磨练,培养出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从具体的项目本身来看,譬如在进行100米跑的常规练习过程中,安排大部分学生经过努力都可以完成的时间限制,必须要求学生排除来自主观方面困难以及客观方面的困难,一定要完成相关的任务。在活动进行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按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适当地对学生进行批评,调动学生的好胜心以及斗志,让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状态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另外还需要进行特别注意的是,体育教师千万不要急于求成,必须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准则,慢慢加大任务的难度,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充分的参考学生自身的实际情况,不能刚开始的时候就设立较高的目标和标准,这样反而会削弱学生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三、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生命活力

    体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体育锻炼促进身体健康,并且在掌握一定技能的基础上使认知、情感、行为等水平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贯彻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因为课堂教学本身就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这些生命活力需要老师跟同学一起去激发,而如果在体育教学中以生活为基点,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贯彻生活化的教学原则,则课堂教学中蕴含的巨大的生命活力就会被激发出来,从而给整个体育教学带来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篮球项目教学中,笔者发现有许多学生对于篮球明星知识的探究欲望较为强烈,针对这样的状况,笔者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在教学中向学生介绍一些篮球明星的相关资料,一下子就将室内课教学的氛围搞活了。在这样生活化知识信息的补充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较大提升。再比如,学生在生活中遇到意外伤害的情况较多,如何在面对突发情况时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应当是体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应当充分考虑的问题。笔者在教学中,借助于从网络上搜集的急救知识,分课时向学生进行讲授,让学生掌握一些急救方法,尤其是在野外以及恶劣状态下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对于保障学生的健康成长方面意义重大。

    四、注重科学评价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评价体系决定着教师的教学方向和学生的学习努力程度。对教师而言,要力求上出符合课改要求的体育课,围绕学生的终身体育设计教学内容。对学生而言,要更加重视过程评价和多项内容的评价。如在教学中对学生建立了一套个人的体育档案,对学生的知识、技能、体能进行摸底,通过学期结束时的评价结果和入学时的初始成绩进行对比,使每个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新课程理念下,体育考试应更趋向于考核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态度、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和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否有一个健康的体魄等方面。体育考试应采取过程分加测试分,这样才能体现体育课改的精神。学生平时的学习态度、锻炼习惯和技能掌握由各个学校负责考核;学生考试是再从规定的项目中选择自己擅长的项目进行考试,这样学生自主选择考试项目也可增强他们平时参加锻炼的兴趣,使体育教学呈现丰富多彩的局面。

    总之,在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以来,初中体育教学课堂上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教学理念与教学形式,但是无论多么完善的教学思想及教学方法,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完善。只有通过广大体育教学工作者的不断努力,才能使初中体育教学真正发挥出健身育人的功能,促进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点击次数:15  发布日期:2023/11/10 9:33:0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