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联动”的思与行 ——乡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 李彩虹
“读写联动”的思与行
——乡村小规模学校阅读推广的实践探索
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计子川小学 李彩虹
摘要:读和写是语文素养的两大核心能力,阅读与写作二者相辅相成,采用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能够有效的提升语文教学质量。阅读与写作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扩展视野、提升表达能力的重要工具。教师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将读与写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以读促写,以写带读”的教学目标。本文阐述了实现读写结合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读写联动 阅读推广
阅读是开启知识之门的钥匙,而乡村小规模学校在阅读推广方面面临着独特的挑战。为了克服这些挑战,实施“读写联动”的思与行成为一种值得探索的方法。通过创造阅读氛围、提供多元化的阅读材料、组织阅读活动,与写作结合等,可以有效推广阅读,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兴趣。这不仅是学校的责任,也需要教师的不断努力,培养乡村学生全面发展的阅读习惯和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读写联动兼顾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读写联动中教师也需要多结合趣味元素,让读写内容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对读写活动产生兴趣,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活动中,使读写结合活动的质量与效率能有效提高。
(一)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
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准备多样化的阅读材料,提供丰富多样的阅读内容,包括故事书、报纸、杂志、科普读物等,涵盖不同主题和难度级别,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阅读兴趣和水平需求。通过丰富的内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之后顺势开展写作相关活动。让学生将阅读过程中遇到的精美片段、好词好句等,及时摘抄并记录在笔记本上,将其作为一种写作积累。多样化的阅读内容增加了学生遇到优美语句的可能性,在遇到这些精妙语句时多数学生也会主动进行摘抄。此外不同的学生所喜爱的书籍有着很大差异,他们的所感兴趣的阅读内容也截然不同,只有提供给学生丰富的阅读内容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差异,以此实现其读写水平的提高。
(二)开展图书交流活动
教师也可鼓励学生进行阅读互动和讨论,学生之间进行阅读材料的探讨,多交流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得到的收获与启迪,在彼此观点的碰撞下拓展阅读视野。教师可以安排小组读书会或阅读交流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理解和观点,增强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在读书会与阅读交流活动结束后,可让学生们对讨论中所得到的宝贵想法进行记录和摘抄,通过书写的方式延长语言积累的持续性。在阅读活动中部分学生会对书本中的一些知识或观念产生困惑,而读书交流活动能让这部分困惑得到有效解决,其他人的一些宝贵看法也可用文字进行记录,起到一个加深印象的作用。读书交流会这类活动本身具有很高的趣味性,学生们在活动中能够畅所欲言,个人的体验也是极佳的。除此之外教师可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通过写读后感、读书笔记、读后作文等方式,让学生将阅读中的所见所闻进行整理和表达,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并巩固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和分析。并且读后感的类型也可不只局限于一种,既让学生写出阅读中的收获与体会。学生在书写读后感时可以写一些对于人物的看法和感受,或者对故事进行简单的改编或续写,用这种“不受限”的写作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效落实读写结合模式。通过以上操作层面的努力,可以兼顾培养学生阅读和写作兴趣,推广实在的阅读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能力提升。
二、读写结合的实践探究
读写结合的行为探究是指通过阅读和写作相互结合,共同促进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读写结合具体可采取的形式可分为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阅读摘要写作概括、月度分析与写作反思、阅读批注与写作扩展等。
(一)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
首先阅读理解与写作表达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或故事后,可以通过写作来表达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思考。他们可以根据阅读材料中的主题、情节、人物等要素,展开写作,写下自己的观点、感受、评价或续写故事等。写作理解这种方式是读写结合活动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写作方式,比如教师经常布置给学生的读后感、观后感等,这种写作形式能够促进学生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既能提升学生的阅读质量也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能有效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二)阅读摘要与写作概括
阅读摘要与写作概括指的是,学生在阅读一段较长的文章或课文后,可以通过写作概括的方式来提取出文章的主旨和重点。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简短语言将文章的核心内容提炼出来,并进行写作练习。这种方法能够有效提升学生把握阅读关键信息的能力,快速提炼出阅读内容中有价值的信息,这种能力在考试中也有很大助益。
(三)阅读分析与写作反思
学生在阅读一篇专题文章或研究报告后,可以通过写作的方式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分析和反思。他们可以写出自己对文章中观点、证据、结构等方面的分析,针对文章中的问题或争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思考。类似专题文章或研究报告类阅读材料整体结构较为清晰,语言逻辑也十分清楚,而针对阅读内容提出看法和思考能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学生的个人成长有很大帮助。
(四)阅读批注与写作扩展
学生在阅读一本书或长篇文章后,可以通过阅读批注和写作扩展来深化对所阅读内容的理解和表达。他们可以在阅读过程中做批注,记录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并通过写作来扩展、发展这些想法,形成更完整、更深入的表达。在阅读时进行批注是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且也能算作一种写作形式。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内容随时记录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可以使读书更加专心致志,促进自身边读边想提升自身思考能力。
通过阅读和写作的结合,学生可以深入思考、积累表达经验,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等综合能力。这种行为探究的实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
在乡村小规模学校中推广阅读是一项关乎学生发展的重要任务。通过实施“读写联动”的思与行,我们可以为学生打开一扇通向知识、智慧和想象力的大门。通过各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和写作训练,我们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热情,并培养他们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让我们携手共进,为每个乡村学生提供一个丰富、有益的阅读环境,让他们在读写联动中收获无限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韩淑云.语文读写结合课堂路径探索[J].基础教育论坛2021(15):22.
[2]翟懿.浅析语文读写结合课堂的作用[J]. 新时代电子杂志,2022(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