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贯彻课程标准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朱宝林
深入贯彻课程标准 构建数学高效课堂
陕西省大荔县安仁镇中心小学 朱宝林
小学阶段,教师应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下开心学习、快乐成长,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数学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重点学科之一,将贯穿学生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能够很好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学科涉及较多抽象、复杂的知识点,而小学生天玩,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往往兴趣低下。因此,教师要正确分析当前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现状,找出其中的不足之处,采取正确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一、创设良好学习氛围,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生若是能对数学产生较大的热忱,才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实现学习质量的提升。对多数学生而言,数学学科是枯燥乏味、令人头疼的学科,特别是小学生年龄较小,活泼好动,懒于思考,再加上本身理解与抽象思维能力尚且不足,对成人而言再简单不过的数学知识,对小学生来说却是晦涩难懂,一看到数字就已是头晕眼花。此种情形下,要想顺利开展学思课堂难度大,更不用说构建高效课堂。鉴于此,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氛围,积极调动学生数学学习兴趣,让小学生不再惧怕数学。
比如我在教学统计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水果雨”的场景――让不同类的水果以下雨的形式呈现在屏幕上,等学生观察以后提问:“出现了哪几种水果?各出现了几个?你能记准吗?谁有好的方法来帮助大家记清楚?”接着就很顺利,迅速的引入统计的内容。一方面教学内容更形象直观了,另一方面学生也会觉得课堂更富有情趣,从而让他们感到有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活跃的课堂气氛无疑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问,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问题的提出值得保护,但是一个有意义的提问才能带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和思路,如果提问全部是一些浅显的无意义问题,那么并不会起到什么作用。因此,教师在问题意识培养中期,要注重学生提问的深度,引导学生学会提问,学会发现问题的本质,从而提高学生思维的深度与广度。
比如在进行《圆的周长》教学过程中,教师举起圆形教具问道:“我们如何测量这一圆形的周长呢?”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达了自己的看法:生1:“拿一把能够变软的尺子就可以量了。”师:“很好,米尺能够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看来你很懂得利用工具,还有别的方法吗?”生2:“可以用一根线缠一圈,然后将线拉直,就可以用直尺测量了。”师:“很好,你能够用转换的思想考虑问题,很不错,其他同学还有别的办法吗?”生3:“可以在圆的边上描一个点,滚动这个圆,白纸上会留下两个点,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周长。”师:“都很不错,但是对黑板上这个圆,我们能够用缠线的方法或者滚动它吗?”学生领悟到上面的方法对于实物有效,但是对于图形来说有一定的局限性,于是课堂在这种由浅及深,由表及里的教学过程中不断深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热情,有利于学生数学综合素质能力和问题意识的提升。
三、联系现实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以致用
小学生处于积累知识的初期,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强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的时候,加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用生活的实例引出学习的知识点,最终将知识回归到生活中,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小学生生活在一个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但是对基本的生活已经有所了解,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可以将生活引入教学,利用生活中的片段以及生活中的问题展开对数学的学习,这样才能积极地引导小学生开动脑筋,主动思考,教师要善于利用生活引导学生学习,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创造形象的学习气氛。
比如在教小学数学三年级《小数的认识》这一课时,鉴于学生对于“小数”这一名词比较陌生,但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使用小数这一学情分析。授课教师需要指导学生联系生活中应用小数的实际事例,来感受小数的意义。因此,将学生置于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充当顾客和收银员,在学生热情的买卖中,将小数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系统中去。实践证明,将枯燥的数学知识融入有趣的生活情境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由此,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发展,并最终运用到生活中去的独特魅力。
四、科学合理正确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自信
小学生十分在意家长和教师对于自己的评价和看法,这是他们通过他人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过程。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得不到教师的理解和正确评价,很容易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伤害,甚至产生自卑心理,对于学习的信心也受到了影响。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对学生进行及时,客观,合理的正确评价,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自信。
比如,在进行《年、月、日》教学时,教师提出问题:“小明今年过了9个生日,可为什么小明的爸爸却只过了4个生日呢?”学生们一听纷纷表示不可能。有的提问道:“老师,4个生日应该是4岁呀?小明怎么比爸爸还大?”有的提问道:“他们一定是在玩过家家游戏!”有的提问道:“老师,我觉得是因为他爸爸忘记自己的生日了。”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是没有价值的,有时候甚至是无关教育内容的,但是教师一定要注重引导学生的提问意识,对他们敢于提问的勇气表示肯定,保护学生的提问积极性,使学生逐步拥有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如何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是广大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检验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在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基础知识水平、智力水平等因素都会影响着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为构建高效数学课堂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