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优教策略的应用探索 陈中荣

    “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优教策略的应用探索

       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教学研究室   陈中荣

       要:“双减”背景下的地理课堂应该是高质量的育人存在而不是“教以应试”。本文探讨了优教策略实施下的地理课堂应在联系生活促应用、串联区域促整体、打造生动课堂、科学安排课后等方面下力气。

    关键词:初中地理  “双减”政策  优教策略  应用

    随着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减”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优化育人环境和方式在校内校外两个层面上都在不断进行着。对于一线教师来说,优化课堂实施手段、提升教学效率和效果、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就是落实“双减”的正确做法。这两年实践告诉我,要想设计出一个有效的地理课堂,除了要对其进行深入地“教什么”研究之外,还要对其进行深入地“怎么教”研究,通过优教优学的方式使自己所教的学生能够在课堂中获得足够的知识并有快乐的学习体验生成。接下来,我将近两年利用优教策略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践所获来聊聊“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的实施。

    一、联系生活促应用,增强学习实践性

    新课标提出要把课堂教学的实施与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生活这个广阔的平台上进行学习探究。把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地理知识相联系,既可以增加他们对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主体性,又可以使他们在地理知识学习中获得更多的建构体验倍有愉悦感。故而我们在地理课程的实施中必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来实施,通过促应用的方式进行地理课程的改革与创新。目前,很多教师在提效实践中还存在着一种误解,即认为对学生的学习应通过教师教的研究创新来进行。而这种只重教而忽视学生学的方式、路径的优化的教学实施注定是难以优教和提效的。这两年“双减”背景下的课堂应想方设法在“加”上作文章,优教策略的应用就是要使初中地理教育的效果实现高质量的目标。因而作为教学实施的我们应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多种形式的优化实施,而结合生活实现生活化就是优化的一种具体实践,能使学生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对生活问题进行深入思考,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对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进行实践探索,并进一步了解不同区域的地理因素间的相互影响,通过促应用的方式在学与用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人地和谐观,达到真正优教效果。

    二、串联区域促整体,增强认知连贯性

    初中阶段的地理课程教学的一个重点就是使学生了解各地区的地理实际情况,同时这也是对其进行核心素养培养展开实施的重点所在。由于各个地域所涉及到的地理知识较多,而且每一个地域都是相对独立这样进行教学实施的,特别是“照本宣科”的教学实施做法,更造成了教材内容上的前后脱节和学生知识建构的碎片化。当学生学习到后面的其他地区的地理环境知识时,而先前学过的其他区域地理知识都被忘记了。这种做法无疑就是猴子下山掰了玉米丢了西瓜。没有将区域地理串联起来的教学实施是难以培养学生整体地理认知观的,其不仅容易造成学生认知不足外还难以让学生对整个地区进行整体的观察和思考,特别是在知识应用阶段还容易造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困难,对学生学习成功感的得来是一种阻碍。所以会对同学们的心情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对于同学们来说也是很不利的。所以,优教策略的实施就是要强化区域意识,增强认知连贯性,让学生在区域认知上形成整体建构和知识关联。

    三、打造生动课堂,增强学习趣味性

    传统的地理学教育在路径上侧重于理论性的讲授,而缺乏实践性。而在“双减”的背景下,虽然仍要重视对地理学的理论教育实施,但要提效提质就必须创造出一个更为鲜活的生动的地理教学课堂来展开。而这个效果是以学生为主体为前提的。故而我们教师在打造生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首先要加强学生主体性培养,增强学习趣味性,使之成为打造生动课堂的又一主角。对此,我们教师要明确一点,那就是在地理课堂上开展兴趣性学习不是多吃一举,它是一个既是为了解决优学的问题也是为了解决优教的问题。我们不应该只强调“知识点”的传授而忽视“趣味化”刺激的应用。在有趣的教学实施中,既能使同学们对教师所抛出的问题有更多的了解与思考,又能使同学们在深入的学习和思考中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比如,在展开地域特征内容的教学中,老师可以针对教学内容的实际通过多媒体来给出恰当的演示和解释提示,再利用趣味的谜题让同学们猜出地域的所指。这样既可起到引题的效果又可增强教学趣味性。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可以对该地区地理知识的学习有更充足的探究动力,还可以使之倍感乐趣有与教师一起打造生动课堂的需要,使优学直接变成助推优教的实现。

    四、科学安排课后,促进作业多样性

    为使“双减”的思想内涵得到充分地体现,科学安排课后就显得极为重要。正确的做法就是要求老师应在课外这个课堂延续的平台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作业设计。减少量大的、枯燥的单一的家庭作业,使作业以地理实践的方式出现在学生视野,通过多样性的选择、读图、填图的地理作业实践来达到巩固、理解、掌握和深化的建构效果。这样的把实践性作业与常规的书面作业相结合的设计实施既可增强学生地理实践的体验性又可提升学生地理实践能力,其意义是传统背景下地理作业---抄、背这些方式所不可替代和比拟的。值得注意的是,在科学安排课后这一项实践中我们还应具备分层梯度思想,使作业在多样性的同时还具备分层性和针对性。

    总之,在全面推进“双减”政策的今天我们还要进一步利用优教策略来探索高质量课堂的建构和学生地理知识和技能的建构工作,使二者成为一个目标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春明,“双减背景下初中地理分层教学探究[J].教学与研究,2021年。

    [2]桂小波,“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地理高效课堂[J].卷宗,2022年。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3/10/22 9:41:32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