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唐天平
新课改形势下如何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东街小学 唐天平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作用下,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各小学在此背景下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教育改革。面对着新的教育发展形势,如何转变教学模式,以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构建高效语文课堂,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研究的重要课题。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以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一、展现个性风采,活跃课堂氛围
在教学课程改革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在课堂中占据着主导地位,通过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方位展现自我也是活跃教学课堂的一种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课文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通过不断的引导使得学生对文章内容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这样才能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变得高效,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脑、耳、眼、口并用。
例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五分钟登台演讲,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开展“课本剧”活动,形式新颖,学生也乐于参加,既培养了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剪报活动,经过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学生思维明显摆脱了语文教材的桎梏,说话写作素材鲜活,思辨锋芒也逐渐锐利,文化底蕴也逐步深厚。在这个基础上再进行组材、选稿、编辑、编撰。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或向报刊杂志投稿,让他们体会“文章变成铅字”的快乐。反过来,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更加愿意贴近生活,更加贴近文学,这也是我们这些语文教学工作者所乐意见到的。
二、加强课堂互动,放飞学生思绪
在语文教学中,构建语义的理解、体会,要引导学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胆的各抒己见。教师应因势利导,让学生对问题充分思考后,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知识的积累等发表不同的见解,对有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感悟,懂得了知识是无穷的,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体会学习是无止境的道理。这样的课,课堂气氛很活跃,其间,开放的课堂教学给了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也毫不吝惜地让学生去思考,争辩,真正让学生的思维在无拘无束的讨论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给课堂教学注入生机。
例如,在讲解《我的影子》一文时,文章的内容主要讲的是光学知识,但是,低年级的学生对这一问题不能有效理解,有的学生则会问:我为什么有影子呢?有的学生则会问:影子到底有多大,别人踩了我的影子我还能动吗?面对学生提出来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为加深学生的理解,可以将学生带到操场上,让他们亲身去体会、感受一下对影子的感觉。学生们在阳光下看着影子,争相说着自己的想法。此时,教师再适时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太阳在我们的上面,影子在哪里呢?”、“太阳在左边,影子又会在哪里呢?”“当我们在树荫下时,影子又会出现在哪里呢”等问题,孩子们都抢着回答,在疑问中学到了知识,这种带着疑问式的互动交流方式也较好地展现了课文内容,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多媒体技术融声形于一体,在辅助教学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它可以将教学内容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给学生以生动形象之感觉,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具有很强的优势,但是教师切忌泛滥使用多媒体,也就是说多媒体的使用要适时、适事。
如在教学《芦花荡》一课时,首先,播放《小兵张嘎》的片尾曲,并加上旁白;同学们,刚才大家听到的插曲出自哪部电视剧?(学生回答)故事中小主人公主要活动的地点是哪里?(学生回答)同时,适当配以旁白:白洋淀里淀水浩渺,苇田无边,水道纵横,足有两三千条,极为壮观,是旅游爱好者观光游玩的一大景点。可就在60年前,这里曾是抗战大舞台,演绎过无数个英雄传奇,今天我们就顺着孙犁的《芦花荡》去结识一位老当益壮、让敌人闻风丧胆的传奇英雄。然后,板书课题:《芦花荡》,并紧接着播放配乐配、范读课文等,给学生直观形象、生动新鲜的视听感受。
四、联系生活实践,提升语文素养
生活中的语文更鲜活,更丰富,更具生命力,更能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以这一理念为指导,老师鼓励同学们走出课堂,走进社会,观察生活,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来丰富生活,把课堂上学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
例如,在学习《咏鹅》一课时,部分学生未见过鹅,仅仅通过诗中“曲项”“白毛”“红掌”等词,难以想象出鹅的样子,也想象不到鹅弯曲着脖子,仰头向天空歌唱的样子。有的学生会有质疑:“脖子怎么会是弯曲的呢?小猫小狗也是白色的毛,它们的脖子怎么不是弯曲的?红掌,什么是掌,是不是像我们人类一样的`手掌?为什么我们人类的手掌不能拨动水,水会从指缝里流出呢?”带着这些疑问,老师先让见过鹅的同学描述鹅的样子,然后播放鹅走路、游泳、觅食的视频,从生活的角度把课程引入课堂,学生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也更容易、透彻地理解诗歌。
总之,高效语文课堂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提出的一个新要求,它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上课时不仅要上好课,还要将上课内容不断充实,以更加有效率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以一个更加优异的成绩来迎接更高一级的语文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