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认识 陈冬云

    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和认识

    江西省吉安市青原区值夏中学    陈冬云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历来处在语文教学改革的前沿,尤其是素质教育对阅读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许多人认为只要坚持培养,就会造就伟大。但是在这些年的实践中,我们感到阅读教学是耗时最多而收效甚微的一项工作。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呢?

    一、应该重视情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感悟书中丰富的人文精神

    在教学前,可以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反复朗读,因为朗读有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巩固,有助于学生正确领会课文内容的感情以及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是“一千个人读《红楼梦》就会感悟出一千个林黛玉”的个性化行为,情趣就在文本中,在字里行间。学生在初步把握文章内容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课文和他们对课文的阅读感受,然后采用学生互评,教师归纳的方式,在评论中找出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培养他们阅读的情趣。

    二、应该注重语言实践活动的引导

    在新课程理念下,阅读教学应调动各种教学方式,努力构建体现实践教育思想的语文课堂,既重视教学方式的活动性,更重视学生学习的实践性,让语文实践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语文课堂用活动进行交流的方式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如讨论、质疑、对话、演讲、表演等。总之,我们要努力使课堂活动化,让学生在做中学、在活动中学,拓宽语文学习渠道,将书本知识和生活实践结合起来,给学生无穷的创造空间,让他们体会到学以致用的乐趣。

    三、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思考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书。一切思维都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常感到许多学生提的问题局限于字词的理解,缺乏探索性和思考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要注意引导、呵护学生那略显幼稚的提问题的意识。如在讲《五柳先生传》时,要同学分析评价五柳先生这个人,大多数同学都是归纳他是一个甘于清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道德高尚的人。有个学生就说:“我认为他是一个对家庭不负责任的人,让妻儿跟着他过如此贫苦的日子而不思改变,这不是作为一个男子汉所应该的。”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可以说这个问题并不在预想之内,如果处理不好,很可能与课文背离,这时,我们可以让学生先讨论,然后研读课文发表意见,并将如何开拓思维等知识介绍给学生,这样反而会使课堂比平时更活跃。如果责怪学生幼稚、多嘴,学生的探索好学精神就被扼杀了。

    四、应该注重问题的分析

    学生的阅读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阅读,由于考试的要求,更应该是一种分析的阅读,现在往往是许多学生都能读懂课文,可是一到考试的时候,明明会做的题目却做错了,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分析题目时,把一些无效的信息当成了有效的信息,所以花了很多时间来看文章,却没有抓住要点。如在课外文言阅读《曾子易箦》中问“曾子临终易箦,给了你哪些启示?”很多同学回答的是要如何孝敬老人、长辈。这就是没有扣住文章的主题,曾子要易箦,是因为他睡的是当时大夫才可以享用的箦,而他没达到这个级别,所以他要改正这个错误,因此这个问题应围绕“知错必改,何时都不为晚”来谈。

    五、应该重视平时的积累

    引导学生读更多的书,古人说:“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可见,阅读是一种求知的手段,现在中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阅读量不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许多同学除了一本教科书外,再没有其它的读物了,这是不够的,现在的考试,阅读内容已占近半壁江山,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拓宽阅读视野,文化、科学、艺术、时政要闻,各门类科学知识都有所涉猎,可以让学生每个假期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在开学时用一至两节课时间向全班同学推荐,平时要求他们每天写一篇读书笔记,或抄喜欢的文章,或写自己的心灵感悟,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可喜的进步。

    阅读教学是一个任重而道远的过程,只要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有机地结合起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丰富语言的积累,坚持不懈,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逐渐得到提高的。

     


    点击次数:25  发布日期:2023/10/22 9:05:33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