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细处入手 建良好班风 邬燕敏
从细处入手 建良好班风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沙中学 邬燕敏
有经验的班主任接手新的班级必然重视培养良好的班风。培养良好的班风自然有许多工作要做,诸如抓好班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班级规章制度,培养良好的考风学风,等等。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在长期的班主任工作中,使我深深地懂得中学阶段是人成长的关键阶段,而良好的班风班貌是各种习惯养成的基础。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应该如何把握好这一关键期?如何整体优化班风班貌?如何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我想在失败中不断的反思以及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成长是我最大的收获。下面谈谈我对班级管理的一点认识。
班集体是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最直接的环境。一个好的班集体对学生的发展能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然而,好的班集体不是自发形成的,它是班级所有的任课老师和学生根据社会、学校的要求共同努力的结果。它需要我们每一位班主任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要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良好的班风显得极为重要。它是师生在长期的工作和学习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精神面貌,是巩固和发展班集体的必要条件,是班集体形成的综合标志。
首先,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学校最近几年办了住宿班,别看他们已经是中学生了,但自理能力较差,往往连自己的学习用品都不会收拾,整个教室给人乌烟瘴气的感觉,更不要说宿舍了。针对这种情况,我要求学生每上完一节课,就把文具和下一节课要用的书本都收拾好,放整齐。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不但养成良好的课前准备的习惯,也学会了保管自己的东西和收拾书桌了。
平时要求学生尽量做到自己的事自己做。有些家长过分宠爱子女,什么事都为孩子包办,一到星期天就大包小包的往回背。我在家长会上动员家长多给机会孩子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自理能力,并从中体会劳动的乐趣,让他们更快的适应住宿生活。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的公共卫生劳动,要求学生多做家务,并组织学生进行 “自己事情自己做”的主题队会活动。通过多种的活动,让学生边做边学,越做越爱做,越做越能做,现在,我班的学生不但热爱劳动,自理能力也大大提高。
其次,要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班级气氛,要切实协调好班级人际关系。采取民主的方法选举出来的班干部能够赢得班级成员的广泛信任,由这些班干部组成的班委会与团支部能够成为班集体的坚强领导集体,能够代表班级集体意志与利益。班干部内部要加强团结,自觉维护班干部在同学中的威信。当然,班干部要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大胆而有创见地开展工作,努力培养良好的品格、能力,借以树立自己的威信。班干部与同学之间要互相理解与信任,互相帮助与支持。班级重大决策要体现集体意志,这样班集体就能够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班级事务就能够在互谅互爱的和谐气氛中得以有效的协调、处理。
再次,调动学生积极性,管理好班集体。要形成优秀的班集体,并不是靠几个干部和几个尖子生就可以的,还必须把全班学生调动起来。只有全班学生都养成良好行为规范,才有良好的班风。因此,我在班里建立了各项规章制度,从学生的每天作业情况,纪律情况到上课表现都作了管理,且做好记录,每周班会课都就此作出表扬和批评,从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课堂上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发言,气氛十分活跃;课间,学生能做有益的游戏,不追逐打闹,形成遵守纪律、团结友爱的好风气。
为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是班的一份子,我平时非常注意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思想教育,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树立“人人都是集体的主人”、“人人要为集体负责、争光”的意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自觉地关心集体,热爱集体,把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同集体荣誉联系起来,使学生自觉地把自己融进集体之中。我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集体的管理,如要举行一些活动,班上要实行一项新的管理制度等,我都会在班上向学生宣布,并征求他们的意见,不管是谁提的建议,只要是好的就采纳,从而提高学生的集体观念,让学生明白到只要自己努力一分,出一点力,就是为班集体争一分光。这样,集体荣誉就像一条无形的精神纽带把全体学生连结起来,班集体的凝聚力也就更加巩固、稳定和持久,这就为培养良好班风奠定牢固的基础。
另外,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教育家加里宁曾说过:“教师一举一动都处在严格的监督之中,世界上任何人也没有受过这样严格的监督。”“他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影响着全体学生。”“学校无大事,处处有教育”,所以,我认为自己的行为将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在班级建设中,首先从我自身做起,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必须做到,使学生心服口服。我想只有老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才能说服学生,感染学生,作风正派,才能做学生的楷模。
一次,我和几个学生在校园内边走边谈心,这时我发现地上有一个塑料瓶,看看学生毫无反应,于是我不动声色的把瓶子捡了起来,顿时他们闹了个大红脸。还有学校平时组织的教师基本功竞赛我总是积极主动的参加,在我的影响下我班的学生谁都不愿轻易放弃每一次锻炼自己的机会。
最后,教师平等对待每位学生,尊重热爱每位学生。师德之魂在于“爱”,爱是师生交往中的粘合剂,作为班主任,要懂得热爱学生,因为爱生之心是教育的前提,是教育力量之所在。教师对学生的爱和理解,可以使学生感到温暖、关怀,可以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教师的爱应撒在学生集体中,教师的爱应插在学生的心坎上,包括对优等生的培育,对一般生的促进,对特殊生给予的特殊的关怀,对后进生给予的偏爱。
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要从关爱的心态出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用人格力量去感化他们。记得刚开始当班主任时我奉行“严师出高徒”的理论,当学生犯错误时,总用一副严肃的面孔去说教学生,时间久了我发现有些同学依然是我行我素,根本就不怕我这个班主任。其中有一个学生特淘气,今天和同学打架,明天把同学车轮的气都给放了。几次批评下来毫无效果,弄的我焦头烂额,我想应该改变策略了。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我不相信他真的就一无是处。终于在学校举办的运动会上我发现了他的闪光点,看着同学们为他欢呼,为他喝彩,我也万分高兴,总算有了切入点。我借机在班上好好表扬了他一番,私下里再和他以前的所作所为一比较,他马上意识到自己的错误。虽然有时还会犯一些小错误,但比起以前算是进步多了。我想我们班主任老师要用博大的胸怀去宽容他们,给他们自我改正的机会。宽容是一种力量,它能帮助学生改正错误,战胜自我。尊重学生,宽容学生,并不是放任自流,对学生的不良行为有时还要作恰如其分的批评。批评学生要慎用批评用语,要讲究语言艺术,要处处顾及学生的自尊,使学生产生亲切感、信任感,愿意与你作心灵的交流,这样才能使学生从思想深处认识错误,改正错误。
总之,班集体是在班主任领导下和教育下进行各项活动的,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灵魂,班主任的水平和人格常常决定了集体的面貌。良好班集体一旦形成,就会成为班主任实施教育工作的有力保障。集体自身也就成为教育影响班内每一个学生的巨大力量。所以,组织建立良好的班集体,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优良的班风形成和巩固下来,就会成为班的传统;优良的传统形成,就会使每个成员对集体产生自豪感、荣誉感,自觉地履行和维护班集体的优良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