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 王德利
对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设计
吉林省白山市第十六中学 王德利
一直以来,我在实施立体课堂教学模式中逐步体会到合作学习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种学习方式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可以构建出和谐生动的课堂氛围,学生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学生好动,自制能力较差,所以组织不好课堂就会出现混乱,更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我想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搭配,合理分组
为了做到合理分组我注意每组搭配学习能力、脾气性格不同的学生,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在小组合作学习时我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从个性差异、能力特点入手,分层建组。同时,我注意处理好组内组员之间的关系。
(1)小组成员的数量要适当。小组人数过多或过少都不合理,四人组成的小组最有利于发挥小组的优势。这样人数可以保证每个成员都有积极参与的机会,并且也不需要过多费心。同时,这样的小组又足够大,能较为充分的保证小组内产生各种有利于讨论的观点,以便解决富有挑战问题的方法。
(2)个性的差异要考虑。如:应将男生和女生、优等生和学困生、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种互补,并让学生懂得,每个人多有长处和不足,人的智能、个性、才干是多样的,即知己又知人,才能发挥出最大的学习成效。
二、选拔并培养小组长至关重要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都面向讲台,我们很容易发现哪个学生没有认真听讲,但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大家围桌而坐,难免有那么几个学生不自觉,混在里面似在讨论,其实是在讲闲话、开小差,而分组合作的时候我们又不可能照顾到每个小组。这时候,每个小组长就成了一名 “小老师”,针对上述现象,组长就应该履行起自己的职责,制止“开小差”,带领着组员进行小组学习,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效开展。
首先,确定智力水平良好,发言积极,操作能力较强,表现欲望强烈的学生当学习小组的组长;其次,对组长进行有效的培训:第一,教会他对组员进行合理而简单的分工;第二,督促组长积极主动地组织合作交流,使组员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培养合作意识;第三,指导组长组织合作交流时,要先进行有序的安排,如鼓励组员大胆发言,让会说的先说,不会说的先听后说,促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第四,指导组长在交流过程中进行灵活协调,如对于简单问题让差生回答,如回答错误组长可以及时补充,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第五,指导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并及时准确地组织组员向全班汇报。从而培养组长的组织、安排、协调、归纳能力,促进合作交流的有效进行。对于组长的培养,我们可以把它放在每一节的课堂教学中进行,让他们仔细观察老师是怎么引导大家学习的,把自己当作一名小老师,模仿着老师的做法去引导自己的组员进行小组学习。
三、合理评价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的表现
在课堂教学中,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时,我们要给予及时、充分的肯定并通过加分形成长效的评价机制。如对于一些学生普遍能回答的问题,可以少加分。学生回答错误时,此时要慎重评价,对有错误但又蕴含点滴创新的思路,在指出不足的同时,也要给予鼓励和加分保护这一难得的创新火花,学生补充、质疑或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要多加分,还要做到评价要伴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评语。
通过教学实践,我认为要让每个小组的合作真正动起来,在活动中避免“活动有余,而思维不足”的现象,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