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策略 陈星星
幼儿绘画兴趣的培养策略
山西省临汾市乡宁县幼儿园 陈星星
绘画同音乐、语言一样,是人类表情达意、交流经验的一种有效形式,历来为教育家所重视。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概括地指出:“绘画对于儿童是具有强烈地吸引力的,是儿童生来就喜欢的。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心理直接去满足他们的欲望,间接去丰富他们的知识,培养他们的性情,并使他们具有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因此,幼儿美术教学过程中,以激发兴趣来引起幼儿对美术课的浓厚爱好,使幼儿在满足兴趣中提高审美情趣,发展智力和才能,成为幼儿绘画教学的关键。
一、创设环境 营造氛围
创设能激发孩子绘画兴趣的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孩子受到美的熏陶,引发幼儿做画的兴趣。绘
画对孩子来说是一种游戏。当孩子对喜欢的事物获得视觉印象后他就想去画。通过手、眼、脑的协同活动把事物画下来,这个过程正是幼儿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活动必须引起幼儿的兴趣,尽量为孩子设置一种情景,让幼儿尽快进入角色。如《花儿真漂亮》,先带领幼儿观察园内外各种各样的花,再将活动室布置成一个小小的花园,让幼儿身临其境,充分感知,然后在教师生动的语言启发下进行作画,这样画出的画就比较形象了。
二、巧妙导入 恰当结尾
一次好的活动,首先在开始要抓住幼儿的注意力,引起幼儿参与的浓厚兴趣。即教师根据幼儿年龄、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种种不同的方法进行授课。如采用谜语、故事、儿歌、表演、实物、歌曲、多媒体等方法来导入新内容,可大大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如在教幼儿画火箭时,先让幼儿猜谜语:“粗看像个大炮弹,尾巴忽忽喷火焰。个子大来尾巴尖,能把卫星送上天。”
恰当结尾即在教学活动即将结束时,选用多采的结尾形式,引起幼儿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和注意,形成对整堂课的回味和思考。如师生恰当的评议、小结、表演、故事、实验、展览等方法来收尾。
三、游戏为主 贯穿始终
英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合适时机是当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古希腊的柏拉图也曾经说:“若把强制与严格训练儿童做孜孜求学的方式,改为引导兴趣为主,他们势必动力喷涌,欲罢不能。”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有效地教学方法。孩子天性爱玩,在游戏中,幼儿有强烈的参与活动的愿望,可以自由地从事自己向往的活动,不受真实活动要求的限制,从而发挥想象,获得精神上的乐趣。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可以把游戏和绘画活动结合起来,启发幼儿用自己的理解方式画、做、玩,使整个过程都在游戏中完成。比如:画《春游》,要求幼儿画出各种各样的小朋友,在画之前,组织幼儿玩春游的游戏,教师先提出要求,幼儿认真观察,游戏结束后,组织幼儿在纸上做画,这样一幅幅生动、鲜明的人物画便跃然纸上了。孩子不但玩地高兴,而且通过自己的感受和兴趣发挥了想象力。再如小班添画《吹泡泡》,我们先让幼儿玩吹泡泡的游戏,仔细观察泡泡的形状,知道它们是圆的,有的大有的小,在太阳的照射下,有各种不同的颜色,然后再让他们画泡泡。这样,使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达到了教学目的。
四、听音作画 放飞想象
音乐和美术是相通的,音乐与美术的结合,为幼儿美术活动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为幼儿的创造想象开辟了新的天地。让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作画,调动幼儿的听觉,根据听到的引起联想和想象,启动孩子想象的翅膀,将音转化成形。在进行这一活动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对幼儿慢慢进行引导。我们的做法是;首先,我们引导幼儿听歌曲,把听到的歌词创编成舞蹈动作表演出来。当幼儿熟悉这种方式后,我们就组织幼儿在在音乐的律动中想象不同的动作,并把其中的感受说出来、画出来。最后,才让幼儿欣赏不同旋律的纯音乐,从中感受音乐所带来的不同感觉,把这些感觉表现在画面中。如在主题活动《可爱的小鸭子》中,教师边放音乐《来了一群小鸭子》边让幼儿创编舞蹈,表演各种不同的小鸭子的形态,通过这种方法,引起了孩子的兴趣,使孩子更加积极地的投入,所描绘的鸭子也各具形态。
为美术活动加上音乐背景,让绘画与音乐相结合,通过听、想、说、画,引导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调动多渠道表现对艺术的理解,促使幼儿画出一幅幅生动的图画来。..
总之,幼儿有了绘画的兴趣,绘画的积极性也随之而来,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正确地加以引导和启发,幼儿就能画出千姿百态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