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江志超
发展学生主体性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山东省即墨市普东中学 江志超
发展学生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多元化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的机会,以实现学生自主地学,主动地学,创造性学,使学生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如何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笔者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教师必须树立“学生是课堂主人”的观点,把长期以来教师占据的“课堂主角”的位置让给学生,实行师生角色的转换。一是授课过程中,挑选一些较难理解的内容让学生自己来讲授。如《秦始皇统一六国》这一课,秦始皇是怎样统一六国的;公元前221年,这个年代很重要,为什么;秦始皇采取什么措施加强中央专制集权的;匈奴是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和万里长城的修建有什么关系;秦始皇的政策措施中,有哪些对后世有深远影响;如何评价秦始皇。这些问题以前都由教师讲解,现在我把学生分成六个小组,集体讨论备课,每组选一位代表讲授。学生站在教师的位置去思考分析问题,不仅要懂得和掌握这一课的内容,而且要把这些内容传授给别人。这就要求深入钻研教材,弄懂每一个知识点,探询各历史现象间的联系,设想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当然,教师在当好“配角”的同时,还必须做好“导演 ”工作,引导学生深入“角色”,造成师生合作的融洽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充满生气的和谐的教学场中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才智,取得最佳学习 效果。二是复习过程中师生角色的置换。在复习过程中,实行师生角色的置换,变被动为主动,变应付式复习为创造式的复习。如《法国革命》这两课书,头绪繁杂,内容零散。我让学生自己去组织复习,充当起教师的角色。经过认真复习,学生总结归纳出法国革命导火线是三级会议的召开。革命开始的标志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革命过程中出现了三次高潮,革命进程又可分为三个阶段。这些线索的梳理,重点的提炼,是学生自己揣摩得出来的,比教师简单地告诉他们现成的结论,更容易记忆,更容易理解。
在教学方法上要有所改进:⑴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育教学提供或创设丰富多样的教育信息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互动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能力。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学生的主动性发挥提供了可能。利用现代教育媒体可以进行学习环境的设计。在教学中充分发挥电教媒体参与性强的特点,利用生动、有趣、感人的画面,表现力极为丰富的音响、音乐,创设一种既与教学内容一致又与学生的学习心理状态相符合的情节、环境和气氛,调动学生智力因素,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教学中多种情景的创设、活动机会的提供、活动形式的设计,就是学生主动性的发挥的条件,也成为他们发展的途径之一。现代教育技术可使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自我探索性,从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尝试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⑵变陈述式教学为论证式教学。陈述式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按照教材顺序平铺直叙地讲述知识,论证式教学则是在抓住教材重点的前提下,变教材重难点知识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之论证说明,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只有这样,才能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景,培养学生思考探索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亲自探究中获得知识,得出结论,让学生体味到成功的喜悦,进一步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⑶教师要在思想上还学生以自主权,克制自己的表现欲,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让学生自己支配使用,学生只有在拥有了充分的时间之后,才可能充分阅读、思考、解决问题。
总之,教师只有确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观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自我发展的机会,才能收到良好的课堂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