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网络游戏 周志文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与网络游戏

    贵州省平塘县通州中学    周志文

    摘要: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已走进了千家万户,逐步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电脑和网络游戏已经成为了学生的“最爱”,有的甚至到了“痴迷”程度。对此,一些家长、教师视游戏为洪水猛兽,将之当作学习和生活中有大敌,明令禁止,对违反的学生严厉批评。可这样的效果似乎并不理想,禁止学生玩游戏只会让他们挖空心思用“猫与老鼠”的办法对付你,更重要的是,这样还极有可能扼杀他们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其实,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游戏固然有其不良影响,但它同样有难以取代的正面的、积极的作用。如何利用电脑游戏的教育功能,怎样有机地把电脑游戏融入到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达到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这是当今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在此我谈谈自己的尝试与感悟。

    关键词:游戏;信息技术;引导;两面性

        21世纪信息技术发的飞速发展使我们充分享受到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和精彩。但随着精彩而来的还有不可回避的麻烦和困难。青少年对网络游戏的沉迷就是让家长和教育者头痛不已,如果让孩子们像迷恋电脑游戏那样迷恋学习那该多好。于是如何把游戏运用到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中,成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作为信息技术教师,我们经常会看到很多学生喜欢上课时偷偷玩游戏,有些学生喜欢信息技术课,其实是喜欢游戏。甚至会听到学生问:“老师,可以玩玩游戏吗?”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学生对新奇的刺激物会产生浓厚的兴趣。电脑游戏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电子技术,具有声像俱全、声光并举、内容丰富、色彩鲜艳、画面卡通化等特点,所以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是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电脑游戏作为一种教育资源潜质丰富,它拓宽了课程资源领域,拓宽了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对学生学习动因的引发、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研究性学习方式的形成及信息素养的培养都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让游戏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呢?让游戏不再成为负面影响的代言词呢?成了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探索的问题。

    任何事物总有利弊两个方面,就电脑游戏而言,也不能全盘否定,既要看到不利因素,也应该看到有益之处,目前还有很多人对电脑游戏的利弊不甚清楚。那么应该如何来评价电脑游戏对人们生活,特别是对于正在学海中遨游的中学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一)利用电脑游戏进行课堂导入教学、激发学习欲望

    我们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往往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设计了上节课的回顾,或者安排了三五分钟的基本练习。虽然这样的设计与安排有一定的科学性与道理,但长此以往,每上信息技术课时,学生就会有产生“疲劳”,最终也使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折扣。如果那么一堂或几堂课,在刚开始教学引入部分,教师能出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电脑教育游戏,就能一下子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对整堂课的教学起到一个很好的铺垫作用。例如学习软件安装时,从如何安装电脑游戏开始,就能很好地激励学生本节课的练习

    (二)通过电脑游戏让学生进行实践锻炼

    电脑的许多基本操作完全能够通过玩游戏逐渐熟练起来,而且与传统的教与学比较,这种方法效果好得多。如学习鼠标、键盘的操作,我就让学生玩拼图、赛车、迷宫、打地鼠等游戏。学生在忘玩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鼠标的单击、双击和移动、拖动等操作,把指法也练熟了。特别是其中某些游戏巧妙地设置了一些障碍和关卡,这会激励孩子去尝试使用键盘上回车键、空格键、换档键、光标移动键、退格键及Esc、F1等功能键,并大胆操作,从而使他们自然而然地理解了这些功能键的基本作用。要是仅凭老师讲解、示范,让学生模仿操作,不但较难理解,单调的模仿也会使他们兴味索然。

    (三)利用电脑游戏进行巩固练习,提高学生的基本技能

    虽然培养信息技术基本操作技能是该课程的主要任务,但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却是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前提。理论知识的讲授一直是信息技术学科的难题,传统的方法是教师课堂讲解并让孩子们勾出要点背诵,这种被动记忆的方法是失败的,我们可以变被动为主动,给知识点设立成flash小游戏,说明游戏规则,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游戏。这样学生既学习到了知识,又进行了娱乐,真正的做到“寓学习于游戏”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利用电脑游戏创设故事情境,使课堂更富有情趣

      在课堂教学前,先对整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挖掘,生成一条“暗线”,再设计一个合理的故事情节作为“明线”,最后动手制作一个或几个(片断)游戏,作为整个课堂教学的衔接点,把各个部分串成一条主线。如:在教学文件与文件夹时,教师把一个游戏分成几个小片断,放在不同的地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查找与分类进行整理,最后组合成一个完全的内容,从而来引导学生学习。

    (五)在信息技术教育中引入电脑游戏应注意的问题

    不可否认,电脑游戏有它有益的一面,也有糟粕的一面,这就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导。

    1、安排的游戏要适当、适度、适实

    游戏是为教学服务的,必须与教学密切相关,设计游戏时,要充分考虑教学的实际需要。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宜通过游戏实现教学目的的。所谓“适当”,就是有些教学内容可以引入游戏,有些则不能,运用不当,会适得其反。所谓“适度”,就是引入的游戏应具有难度适当、形式多样、具有一定挑战性等特点。一些难度高、费时多、角色复杂的游戏不应被引入。一些简单、普通、与教学不相干的游戏也不应被引入。所谓“适实”,就是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教学媒体等实际需要来选择游戏,把游戏融入教学活动中。

    2、选择的游戏要讲究多样性、趣味性

    俗话说:“游戏不可久玩”。再好玩的游戏,玩过几次就没有新鲜感了。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地设计新颖多样的游戏活动,和更新游戏活动的做法。

    3、保持课堂的严肃性。

    信息技术课是严肃的。游戏的趣味性容易使学生陷入其中而忘却学习任务,教师必须发挥其主导地位,积极地监督游戏过程,合理地安排游戏时间,根据课程实施的需要启动或停止游戏或转入其它的学习形式,而不能让游戏的娱乐性掩盖课堂的严肃性。

    (六)电脑游戏的积极作用

    1应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去学习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他们有活泼好动的天性,以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逻辑思维过渡,对于一些抽象的、枯燥的知识使学生散失学习的兴趣,没有这样的兴趣,学习也就无从谈起。应该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着手,引发他的兴趣。中小学生对游戏特别感兴趣,而计算机正具有能玩游戏的特点。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把计算机新课的学习寓于游戏之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学生浓厚的兴趣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2、通过电脑游戏,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有效

    俗话说“熟能生巧,巧能生精”,很多事情都是要经过多次的练习才能掌握。而在计算机的有些操作技能也必须多练习才能熟练,光是教师讲解,效果是不会很好,教师在教室里讲过的东西,等一上机,什么都忘了,但这些操作练习,也是枯燥乏味的,所以得借助游戏的帮助,才能让学生在玩中熟练操作。

    3、通过电脑游戏的开放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自主学习、创新学习越来越受到重视。创新思维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在计算机教学中,培养学生同时产生大量的观念、疑问,不受固定模式约束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测、想象,并将其的猜想作为一种逻辑思维的形式和发展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手段,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七)电脑游戏的负面影响

    1、 分散学生的学习精力,转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荒废学业

    青少年整日沉溺于电脑游戏的虚幻世界中,精力全部投之于如何“攻关”,如何“升级”,如何增强自己的“战斗力”,必然会玩必丧志。由于人的精力是有限的,青少年在这方面花费的精力过多,就会逐渐对学习丧失兴趣,因为那些有趣的游戏内容,精彩的游戏画面;学生在游戏中所获得的成就感与那些枯燥无味的公式,屡背屡忘的英语单词;学生在学习中的失败感相比,他们会更加向往扮演游戏中的角色。长此以往,他们会混淆虚拟与现实,产生厌世心理,过会沉溺于电脑游戏,为了玩游戏而逃学、辍学,严重者会走上犯罪的道路。大好青春年华就在游戏中虚度了,学业也荒废了。

    2、有损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电脑的屏幕具有一定的电磁辐射,现代医学研究表现:长时间接触电脑,会引起神经衰弱、视力下降等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疾病。有调查表明,常玩游戏的学生视力100%偏低于较少玩游戏的同学。长时间心情紧张的端坐在电脑前,不良的端坐姿势也可能引起脊椎畸形发育,甚至“驼背”,对于我们计算机教师而言,经常会有这样的经历:超过二小时端坐在电脑前,会发现肩周疼痛,眼睛干涩,身心感到格外疲劳,那么对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的中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骨骼还没有发育完全,他们把本应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用在了端坐在电脑前,对于其身心健康会造成更加严重的损害。

    适当将电脑游戏引入教学之中,在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过程中,游戏并不是单纯的娱乐活动,它是以富有趣味的途径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可以将严肃的“讲电脑”和烦闷的“学电脑”变为活泼“玩电脑”和轻松“用电脑”,使得课堂气氛轻松有趣。

    因此,教师要正确处理电脑游戏与信息技术课的关系,要正确把握玩游戏的“度”,教师在游戏的选择上一定要注意,务必选择益智游戏,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安排游戏活动。在教学过程中,务必教育学生养成健康负责的信息技术使用习惯,遵守法律法规,决不要沉迷于电脑游戏之中。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在健康娱悦的学习环境中成长,真正达到课堂教学优化的目的。

    总之,应该充分认识到电脑游戏是一把“双刃剑”。 作为教师,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既要看到有益之处,充分利用电脑游戏的教育功能,也要认识到电脑游戏存在的种种弊端。

    参考文献:

    [1]《电脑游戏的意外好处》载《南方周末》2002、5、6.

    [2] 钟芳青 浅谈网络游戏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2006年6月.

    [3] 庞桂美 论游戏及其教育价值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02( 12).
    [4] 陈炎 电脑游戏对教学的启示 教学与管理 2002( 5).

    [5]《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6]《信息技术“十五”发展规划》,陈至立.

    点击次数:13  发布日期:2023/9/23 9:54:05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