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户外习作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唐佳林

    户外习作课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四川省广安市广安区北辰小学校  唐佳林

    构建一种科学、有序、高效的习作课教学模式,应该是一件于师于生都极有裨益的事。现实是,学生习作一般是绝大多数时间呆在教室里,根据老师的要求或习作的命题,凭记忆、凭并不丰富的表象,以回忆的方式作文,甚至纯粹瞎编乱造。这是当前作文难教、难写的普遍症状。户外习作是新形势下训练学生习作能力的一剂良方。在户外习作,孩子们则在蓝天丽日下,沐浴着悠悠清风,置身于草碧花香、乌雀奏鸣的大自然中,兴致勃发,欢喜喜地活动、观察作文。户外习作课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有着平常教室习作无法企及的优势,操作得当,可以大大提高户外习作课的效率,更容易收到训练实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和认知特点,笔者按照“明确要求,激励导向——活动观察,积累素材——口述过程,形成初坯——书面作文,交流提高”的四步法户外习作课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一、明确要求,激励导向

    我们的一切写作训练活动,都应遵循一定的目标与要求而完成。离开目标与要求,活动必然陷入混沌无序的状态。这里的要求,一是本堂课的教学要求,即学生在本堂课训练中应达到哪些目标(德育的、知识的、能力的),完成哪些任务;二是在本堂课的教学活动中,学生应注意些什么,如组织纪律、习作方法、观察记录事项等。这些要求,可由教师直接得出,也可由师生共同制定或让学生质疑产生。权威与民主,教师尽可能据实选择。要求一旦制定,则成为师生的活动目标或行动准则,并激励学生为达标而努力,规范学生的习作实践活动,制约学生的不良行为,检验学生的训练效果,因而明确要求,意义重大。

    二、活动观察,积累材料

    户外习作犹如大自然的情怀。学生置身其中,似乎勿需教师再如往日那样唱很多“独角戏”,而应因地制宜地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或指导学生观察,在活动与观察中学习习作。在某个范围内,观察什么,选谁为合作伙伴,开展什么活动,应由学生自主抉择,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现能动性和保证学生的积极性参与。这恰弥补了学校课堂教学之不足,也符合学生的身心和思维特点。现在很多孩子,面对着成堆的参考书啦,习作大全啦,盲目模伤,瞎编乱造,写来写去,结果更不会写了,反倒失去了自我。学生缺什么?我看就缺活动,缺观察,并因此导致缺积累。活动与观察,无疑是治愈此疾的最佳方法。开展什么样的活动,教师事前要精心设计;观察什么,如何观察,也应首先察看落实。一句话,教师得在充分考察户外习作课堂环境的基础上,做好细致的准备工作(包括教案的、物质的、人员的等)。在活动中,要注意指导学生做活动的主人,调动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在观察中,教师则要给学生讲述观察对象的必要知识背景,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 抓住事物特点,既全面又有重点地对事物进行动态与静态的观察,认识了解和掌握,并形成必要的观察记录,以供习作使用。

    三、口述过程,形成初坯

    学生有了活动与观察积累的素材后,并不等于就能写出好的文章。从笔者的经验看,主要在于观察与习作之间缺乏必要的过渡铺垫,造成了学生书面表达的困难。由此,非常有必要在书面习作之前,及时安排口述活动,即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在户外习作课中参加活动和观察的情况及记录,以解说员的身份或以讲故事的形式,把活动的全过程、观察的内容在小组或全班口述出来,同时鼓励学生加上必要的感想与体会,特别是细致的观察、独到的见解、新鲜的发现,以增加口述的感情浓度。教师上课的职责.则在于想方设法诱导学生无拘无束地说出来,说清楚,说出情感。这既是对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又是书面习作的前奏。

    四、书面习作,交流提高

    “趁热打铁”,口述之后即习作。教师在指导学生完成习作时应进行时间限制,不能让学生养成疲沓迟缓的坏习惯。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以活动、观察情况为基础,以口述为先导,一气呵成完成习作,这才容易写出思路连贯、文笔流畅的佳文,同时也是一种效率训练,这在今天这个竞争与奋进的时代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习作完成后,还要注意交流提高。交流的形式很多,学生现场朗读、交换阅读、互批互改、编印成习作集、板报墙报、投红领巾广播站等等,都是学生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好形式,不仅可促进学生习作能力的提高,还可培养学生的成就、成果意识,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于学生终身受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认为户外习作课是学生写作的佳苑,是培养小作家的摇篮。

    总之,只要教师充分借助户外习作课的特有性能,精心按以上四步法组织习作实践活动,逐步攻克“作文难教”和“作文难写”这两大难关,就大有希望。而学生的综合能力,也必将在上述诸环节中得到有力的锤炼,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习作水平和语文素养的提升。

     


    点击次数:219  发布日期:2023/6/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