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初探 马成吉
初中语文阅读兴趣的培养初探
甘肃省广河县回民第六中学 马成吉
“读书使人充实,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
阅读是一项基本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阅读过程中不断积累形成的。作为学生阅读的引导者,就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培养,使学生尽快地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取得最佳的阅读效果。
一、营造阅读氛围,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找到了适合激发出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从“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对阅读也产生了更加浓厚的兴趣。同样,有了兴趣,才能逐步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多样的阅读兴趣是提高学生语文基础的根本途径,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手段。首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书香满园”的文化氛围。最起码,也要为学生创造健康快乐、方便快捷的阅读条件,在教室环境布置中突显阅读特色,利用好阅读角、书香书柜、学习园地等阅读平台,满足学生渴望阅读的兴趣。
二、培养阅读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1.言传身教,率先垂范
只有热爱读书的老师才能教出热爱读书的学生,只有热爱读书的家长才能培养出热爱读书的孩子。所以,家长和老师都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爱读书、勤读书的榜样,以学校、家庭的书香氛围激励学生阅读,吸引学生进入热爱读书的境界。
2.阅读可以充实自己,美化心灵
“问渠哪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生活中,可供选择的书很多,所以要指导学生有选择性的阅读。有的书需要精心研读。像名著,涉及知识广,文言词汇多,这就需要细读、反复读,才能读懂、读透。像诗词歌赋,蕴含深刻的人生、自然哲理,体现复杂的思想感情,反映真实的社会现实。这就需要品读、精读、烂读。教师要精心指导,让学生有选择性的阅读,以提高学生阅读质量。
3.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为学生提供交流读书体会的平台
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比如“经典诗文朗诵比赛”“名著评说”“优秀读书笔记展评”“诗词赏析”“好书我来荐”等,通过此类活动的长期开张,让学生感受到读书的快乐感、成就感,享受到更多的课外阅读乐趣。因此,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有效措施。
4.读书讲究“三到”,眼到、心到、手到
教师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效果。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要摘抄原文,寻章摘句,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抒写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要求学生复述大意、浓缩要点、编写提纲,检查阅读效果。
5.培养学生自学、自悟的能力
让学生独立地查找资料,弄懂字词的意思,理清文章写作顺序、主要内容,画出重点词句与段落,理解课文内容,并在初读中思考、提出不懂的问题,与课文情感产生共鸣,探究语言规律。最后让学生谈谈自己读懂哪些语句,文章为什么这样命题?课文写了什么?这样写好在哪里?所有这些让学生自己体味出来。
6.重诵读训练,轻题海战术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传统。可如今语文教学中的诵读训练不见了,不仅教师不范读,学生更没有读的机会,而变成了课内讲析满堂灌,课后做题大量练,使学生对课文缺少感性认识,相当多的学生学习一篇课文连一遍都没读上,这怎能学好语文呢?要学好语文,对课文的理解首先来自于对课文的感性认识,获得感性认识的最佳方法就是诵读。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对语文的理解运用能力,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加强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抛弃题海战术,必要的练习是应当做的,但必须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诵读基础上的自我理解能力。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贵在持之以恒。
7.“好习惯使人终身受用”,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写字的习惯
郭沫若先生曾说:“培养学生写好字有好处,能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这对阅读很有帮助。语文教师平时要强调书写的审美功能,让学生明白字迹清楚,书写工整、漂亮的好处。布置练字作业,坚持每天进行,让学生形成一种习惯。老师要把好关,练的字不在多少,贵在追求练字的质量、效果。定期举行硬笔书法比赛,鼓励每位同学都参加,从中选出优胜者公布张贴,鼓励大家。同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语文老师拥有一手好字,将潜移默化地给学生以巨大影响。
8.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认真读书看报的习惯
要充分利用早读时间让学生读语文课本和自读课本。因为语文课本是传授语文知识,训练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载体,而自读课本是课内的补充,是语文阅读从课内向课外延伸的桥梁。所以,这两本书我们应让学生天天读,认真读。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阅读课进行阅读,阅读面要宽,上之天文,下之地理,都可成为学生阅读的内容,以此帮助学生丰富社会阅历,成熟思想,提高洞察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要组织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读成语、名句、名言等。坚持每天读,持之以恒,既养成了一个好习惯,又提高了自身修养。
9. 语文教学中要培养学生阅读积累的习惯。
“厚积才能薄发”,语文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积累语文知识的习惯。没有语文知识的积累,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也就成了无米之炊、无本之木。语文教师应当在精心选择的基础上,增加课文中要求学生必须会读、会写、会用的词语的数量,指导学生长期不断收集课内外词汇。要注重培养学生勤摘抄、勤做读书笔记的习惯。摘抄是阅读积累的一种有效方法,持之以恒地做好这个工作,会使学生拓宽知识面, 提高阅读的效果。而做读书笔记有一点难度,但是我们可以帮助学生先从简单的做起,如写批注,写心得,作评价等。一定要让学生明确做读书笔记的重要性,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来阅读理解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