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李苗苗

    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有效实施的策略研究

    河南省焦作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      李苗苗

    摘要: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使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强化学生意志品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目前,仍有不少学校教师比较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升学率,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有所忽视。基于此,本文对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具体实践路径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实施策略。

    一、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将劳动教育纳入大中小学必修课,并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和毕业依据。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最高层面首次对大中小学劳动教育进行顶层设计和系统部署,充分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劳动教育的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将成为今后小学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实施劳动教育,能使学生树立劳动创造一切的观点,懂得劳动光荣、懂得自己的幸福靠劳动创造、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

    劳动没有贵贱之分,在人类乃至整个社会的创造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学校劳动教育理应倍受重视。但是当前众多师生、家长并未对劳动教育所蕴含的内在价值具有充分深入的了解,他们仍保持传统思想观念,认为脑力劳动始终高于体力劳动,更为重视理论知识传授。虽然也能引导学生主动完成劳动教育学习,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多做些力所能及的劳动,但是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年龄较小,教育与实践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实施起来难度很大,限制了家长、教师劳动教育的积极性与实效性。种种原因,都导致了劳动教育与当前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相关标准相去甚远,急需加强引导。在此背景下加强劳动教育,增强学校师生群体对劳动教育的认知与了解、转变师生群体的传统思想观念、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康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新时代加强小学劳动教育面临的问题

    1.学生自身的劳动意识和劳动素养欠缺。目前仍存在部分学生对待劳动态度消极、轻视劳动、不热爱劳动、不懂得劳动的艰辛和意义、不尊重他人劳动及劳动成果;对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服务等需要劳动付出的活动,主观态度不积极、不主动。

    2.学校劳动教育内容单一乏味。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劳动教育浮于表面,开展劳动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计划或应付相关部门的检查。学校对劳动教育缺乏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的形式极为单一,教学内容往往生搬硬套一些陈旧的、不合时宜的劳动教育形式。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目标极为模糊,劳动意识和劳动态度歪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节。

    3.学校劳动教育实践场所不完备。目前大部分学校开展劳动教育场所局限于学校内部,劳动场所较小且设施设备不完备。学校对劳动场所建设缺乏足够的重视,劳动教育多是在一些陈旧的、不能适时变动的场所进行,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场所存在不完全匹配现象,学生在劳动场所学习劳动相关知识不够专业、仔细,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的劳动实践与实际生活脱节。

    三、新时代加强小学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策略

    1.学校健全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建立长效机制。将劳动教育列入学校年度发展规划,定期召开劳动教育工作分析会,听取工作汇报,制定并完善劳动教育相关措施,建立劳动教育长效机制。

    2.配备专兼职劳动教育教师。师生比能够满足开展劳动教育

    课程需要。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员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人员队伍相对稳定。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来源,一是让一部分具有一定专长的劳动教育相关专业教师专教劳动教育课;二是选派部分老师参加课相关科目的培训学习后,兼职担任劳动教育相关课程;三是聘请相关行业专业人员担任劳动实践指导教师。

    3.开足开齐劳动教育课程。将劳动教育纳入教育教学计划,劳动课每周不少于 1 课时。校内外劳动有明确规定和要求,课程安排科学合理,每学年设立劳动周。开展劳动技术教育,在课程结构的安排上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校具有的实践基地,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爱好和兴趣,有针对性的形成合理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

    4.学校设有劳动教育场地,主导作用发挥明显。校内外劳动

    项目设计科学合理,劳动教育方式灵活多样,经常组织学生参加 卫生打扫等校内劳动。按教学计划要求建设配套的劳动教育专用实验室和劳动教育实践基地,满足小学各个年级段的教学实践需求。小学低年级设有劳动教育启蒙教学场地和素材;小学低中年级主要以校园劳动为主;小学高年级利用现有综合实践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等开展劳动教育。

    5.搞好家校联系,共同培养小学生劳动习惯,安排好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劳动。如在家自己洗红领巾、洗袜子、钉纽扣、收拾自己的房间、打扫学校的花园卫生、在学校擦桌椅、扫操场、使学生有一个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学校同时要求家长做孩子的监督员,并适时给家长发送“学生劳动情况调查表”,以此来推动家长对孩子的劳动教育情况。

    6.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定期开展劳动技能 和劳动成果展示、劳动竞赛等活动,建立公示、审核制度。课内外劳动过程和结果记录客观全面,公示、审核制度建立,记录真实可靠。

    在新时代劳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阶段开展劳动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品质修养有着积极意义,积极探索和创新劳动教育活动和内容,能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劳动体验和综合素质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军瑾.小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建设与实施[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9(09):6-11.

    [2].赵荣辉.劳动教育正当性之思[J].当代教育科学, 2016 (4).

    [3] 程宝伟.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基本内涵与实施路径[J].现代教学,2020,(06):24-28.


    点击次数:87  发布日期:2023/6/24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