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启蒙教育 朱国英
浅谈小学生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启蒙教育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回坪中心校 朱国英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孩子在离开学校的时候,带去的不仅仅是分数,更重要的是带着他对未来社会的理想追求。”
经历了十年的课改实验,2011年新颁布的修订版课标的基本精神是:德育为首、能力为重、全面发展、课业减负。本着这基本精神,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就我在班级工作中将德育渗透在学科教学实践中谈点体会。
一、通过对学生进行入学常规训练,使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德育教育奠定基础
心理学认为,人的行为是人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有意识的反应。人的社会性行为是后天习得的,是社会实践中,通过教育、学习等发展起来的。良好的行为既是现代社会的要求,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把行为规范训练作为小学低段的德育工作重点,是合理的,是符合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的年龄特征的。
在教学中适时地结合教材入学教育部分,进行情景演练,用温和的语气跟他们讲话,带学生参观校园,帮助他们认识校园事物,熟悉校园生活。然后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入学常规训练,使学生逐步了解学校生活,热爱学校生活。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言谈举止,文明礼貌的训练。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教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
二、充分利用语文课、思想品德课等学科教学,采用游戏、儿歌、讲故事等儿童喜爱的方式,对儿童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
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有很强的思想性。语文课、想品德课等课文中的字里行间,对人物和事物的描写,反映出对是非、善恶、美丑的倾向性,教材中有很多思想性很强的美文,教师只要能以真挚的感情去讲读、分析这些课文,就能产生以形感人、以情动人的德育作用。
喜欢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学生在游戏中轻松、愉快、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如:游戏《我要找个好朋友》等教育儿童要团结友爱;游戏《接待客人》等教育儿童说话要和气,要讲礼貌。游戏《造火车》《盖楼房》《电视小演员》等培养了儿童热爱科学、树立远大理想……在这些游戏活动中,儿童充沛、旺盛的精力既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又受到了德育的启蒙教育。
儿歌是一种适合儿童的歌谣。故事,特别是童话故事,也是深受儿童喜爱的。通过有感情、有节奏的吟诵和声情并茂的讲述与表演,对儿童进行了德育的启蒙教育。如:儿歌《我们爱祖国》教育儿童热爱祖国。《秋天的颜色》教育儿童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科学给我金翅膀》等教育儿童要有理想、爱科学。故事《手捧空花瓶的孩子》教育孩子要诚实……
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共同参与,学生德育的启蒙教育,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地完成。
三、充分利用音乐课,通过演唱和舞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启蒙教育
音乐有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寓思想教育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通过表演唱,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学习、讲礼貌的教育。许多同学争先恐后上台表演,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唱《闪烁的小星》时,全体同学将双手举过头顶,同时随着节奏旋腕,造成一种满天星的氛围。孩子们越唱越有精神,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音乐旋律中得到了强化。
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律动和舞蹈动作的训练。使孩子们能通过舞蹈来表达爱祖国、爱科学、爱领袖、爱劳动等。如:在“六一”前夕,我在教会学生唱《远飞的大雁》,并在理解歌曲内容会唱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用动作来表达对领袖的热爱和想念之情。学生在平时积累的基础上很快编出一些动作,在老师的指导下修改、综合、完善了一些动作。然后我叫同学上台表演,孩子们表情丰富,跳得很有味儿。后来,学生在“六一”儿童节文艺表演中以出色的表演获得了全校第一名。我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同学们人小志气大,今天我们取得了全校第一名好成绩的原因是大家齐心协力,把自己的热爱之情用舞蹈形式表达出来了。所以,我们要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和勇敢的精神,将来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同学们今后学习的路还很漫长,希望大家今后比现在做得更好。”很多同学争先恐后地说:“我也会,我也要参加。”积极性空前高涨。平时多方面的训练,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在活动中学生也受到了德育的教育。
四、教师要做到“身正为范”,用爱心和高尚的情操去塑造儿童的心灵,为学生的德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灵魂首先必须是圣洁的、健康的、崇高的。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孩子是最善于模仿的,教师的言行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特别是在学生人生观的启蒙阶段,行为一旦养成,便很难改变。所以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才可能谈得上去塑造儿童的灵魂。一个知识面不广,素质不高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人格上的感召力。年幼儿童总是按成人或心目中权威人物的态度来对人物与事件做出判断,所以教师处理事件要公证、客观、立场鲜明,做到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当然,做孩子的工作是一件很繁杂的事,教师不能担任“教育警察”的角色。学前儿童自我评价朦胧、混沌,要正确加以引导。对于学生身上出现的毛病要深入了解,研究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在进行思想教育时始终要注意用童心去理解他们,用爱心去感悟他们。在启蒙阶段,更是要面向全体,不放弃对每一个孩子的教育,要耐心地抓住点滴事情,用爱心去塑造儿童的心灵。
采取多种形式训练,时时做个有心人,随时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不失时机地引导教育学生。使其初具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之雏形。“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道路是漫长的,只要我们扎实搞好启蒙阶段的德育教育,并一如既往地坚持下去,不断研究、创新。用我们火热的爱心,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高尚的情操,去点燃孩子们理想的火炬,当好孩子们的引路人,将他们引上正道。祖国未来的栋梁之才就将在你的扶植下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