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期刊浏览
中小学教育杂志封面

国际刊号:ISSN1001-2982

国内刊号:CN11-4299/G4

邮发代号:2-597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主办:中国人民大学

联系我们

投稿邮箱:zxxjyzzbjd@163.com

网址:www.zxxjycn.com

联 系 人:文老师

热门推荐
  • 暂无内容...
  • 好习惯 益终身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书写习惯的培养 沙拉买提•买合苏提

    好习惯    益终身

    ——浅谈小学数学作业书写习惯的培养

    新疆和田县巴格其镇第二中心小学     沙拉买提·买合苏提

    摘要:小学阶段对于学生来说极其重要,在这个教育的关键时期,老师们应该注重让孩子们形成一个好的学习习惯,这样才能为后面的数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一个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大的影响。如果孩子们有了一个好的完成作业的习惯,那么他们也就获得了一个很好的开始。鉴于此,本文对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写作习惯培养,进行了系统的探究和分析,希望得出的相关结论举措能够对未来的教育事业起到极大的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写作习惯;举措

    因为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极强的科学,所以老师应该在各个层次上对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教育。有些老师只是简单地注重了对数学理论和实际知识的教育,对数学作业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解决这些问题就行了,他们并没有太多地去关心学生们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导致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学习与数学学习惯的建立脱节。这就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将作业纳入到数学学科教学的整体体系当中,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奠定基础。

    一、规范格式,有章可循

    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能力强,但是自我意识也很强,他们属于思维活跃但是规则意识相对较差的阶段。但是从数学学科的学习角度而言,数学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是需要非常严谨的。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传统的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作业往往被当作是一种课堂教学的辅助功能。所以教师往往只注重这个过程中对学生们的数学知识巩固。忽略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过程中习惯的养成。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想要快速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科综合素养,那么教师一定不能忽视了学生在数学作业过程中的学习习惯养成。

    以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上册第3课《1~5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作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就要重视小学数字书写习惯、加减法运算习惯以及作业的整洁习惯等多种习惯。教师可以借助作业的书面状况,数字以及算数式的书写状况等,判断学生的数学知识学习状况。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规范学生的坐姿、作业书面的整洁等。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们布置一些作业题,让学生们计算出结果,或者以自己的方式告诉老师,我们已经掌握了知识。教师在这些作业汇报形式中找寻有关数学学习习惯方面的教学漏洞,以及成果方面的不足。最后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和评价,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二、运用技巧,养成习惯

    小学数学教师在数学课后作业教学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教学技巧,重视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技巧,以及对学生如何能够快速的提升自身的数学学科习惯等。教师在创设数学课后作业数学习惯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充分的认识到现如今数学学习习惯的重要性以及现如今新课改大背景下数学学习习惯培养的客观要求等。随后再深挖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习惯以及性格特点等,为学生创设具有高培养效率的重要教学举措。例如运用小组作业的方法,利用趣味引导的方法、利用高效的鼓励法等等。为学生的数学学习习惯提升创设多样的教学技巧。

    以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6课《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一课的课后作业中培养学生们的学习习惯为例。老师在修改作业的过程中不光要找到学生们的问题点所在,还要通过正确的引导方式让学生们找到自己的错误,并且想到解决办法。例如有的学生因为粗心大意。算错数,或者有的学生就是没有领会到学习要领,无法进行精准的计算等。针对不同的问题,教师要给予科学的引导和评价,让学生们能够真正的养成规避数学问题的良好数学习惯。

    三、看题思考,有序完成

    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训练有重要的训练意义和价值。小学生的各项思维能力都处在培养和锻炼的阶段,小学阶段的启蒙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涯来说十分重要。所以教师一定不能忽视学生在数学学科课堂以及数学学科课后作业过程中的思维训练。通过数学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发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为今后的数学知识学习,以及其他学科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7课《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的课后作业为例。这一部分的知识点,会牵扯到一些基础知识,还有一些应用计算问题。在基础知识问题部分,老师可以让学生用工整的字迹,将长方形与正方形的概念,仔细地写在作业本上,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在这一部分的作业中,提升他们对这一部分知识点的了解。此外,老师还可以让学生在仔细阅读题目之后,确定自己的解题思路,让学生将已知条件一一在演算纸上进行罗列。当然,老师也应该保证演算纸的清洁和整齐,不能由于是演算纸而降低了书写的标准。在形成了一个清楚的思维之后,学生可以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将自己的思维展现在演算纸上,在解题思路成型后,再在作业本上进行书写,从而保证了数学作业内容的准确性和整洁,从而提升了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总而言之,在小学,老师们应该关注如何为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学习习惯到思维方式等,进行高效的培养。数学作业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数学知识的练习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让孩子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所掌握的数学知识。同时,培养一个好的数学作业的写作习惯,还可以提高孩子们在数学方面的解题效率,让数学作业本变成一个高效的学习内容,对孩子们的后续数学知识学习起到很好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明辉,樊保强.小学生良好数学作业习惯的养成 [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7):24.

    [2] 姚志鹏.小学智慧型数学作业的理解与探索[J].教 育观察,2019,8(26):16.

     

     


    点击次数:153  发布日期:2023/6/8 8:00:00  【打印此页】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