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学生快乐学习地理 薛晓燕
打造高效地理课堂 学生快乐学习地理
宁夏中卫市第五中学 薛晓燕
地理课是初中生眼中的副科,再加上七年级起始的地理教材难度有些大,一些经线、纬线的知识就将很多同学“拒之门外”了,学生刚刚接触地理课,缺乏对地理知识的认识,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我们的地理课堂出现了学生听天书、写主课作业、甚至睡觉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形,我一方面有些灰心了,但同时又萌发了更大的决心是怎样尽快扭转这种不利的局面,我对学生语重心长的说出了“虽然学科有主副之分,但知识没有贵贱之别”的鼓励的话,希望他们能端正学习地理课的态度,在我的带动下尽快喜欢上地理这门课,为此,我尝试寻找了一些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收效也很大。
第一,在课堂上怎样利用声音的变化吸引学生
声音的变化是指教师讲话的语调、音量、节奏和速度的变化。课堂教学中,音量过低,不能刺激听觉的产生。更刺激不了学生神经系统的兴奋。学生会处于一种抑制状态。甚至会打起瞌睡来。反之,音量过大,又会使神经兴奋过度,产生疲劳感。讲话速度过快,学生没有思考的余地,在脑海中不能形成深刻的印象,学生不会达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境界。过慢,造成疲沓气氛,使神经兴奋不起来,尤其是对青少年更不相宜。因此教师通过声音的变化。使教师的讲解富有戏剧性或重点突出。声音的变化可用来暗示不听讲或影响其他学生听讲的学生安静下来。在讲解或叙述中适当加大音量,放慢速度配合体态语来起到强化重点的作用。如“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高寒”在讲解中把‘高’‘寒’加大音量放慢速度,效果极好,在一次检测中学生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一题得分率100%。
第二,创设情境,利用开篇绪言课生动具体地揭示学习地理的重要性,激发求知欲唤起兴趣
绪言课上我从学生最熟悉的事物入手进行启发谈话:“同学们, 你们认识自己的家吗?认识你的妈妈吗?我明知故问,使课堂里响起了阵阵笑声。然后,我话锋一转, 严肃认真地指着地图说:“地球就是人类之家,中国就是我们的妈妈。同学们,你们认识她们吗?你们知道我们的祖国有多大?有多少个民族?有多少人口?有哪些名山大川、农产、矿产?从今天起,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畅游世界,认识我们的国家,去认识我们的祖国妈妈。”这样一讲,同学们豁然开朗,热爱地球、热爱祖国、热爱地理学科的情感油然而生。在这个基础上,再用图片、幻灯等形象材料给学生介绍地理课丰富多采的内容,启发他们联系实际讨论地理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学生从最熟悉的春游、秋游,衣食住行一直到我国的改革开放、 卫星上天中明白了这些都离不开地理知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惊奇地睁大了眼睛,具体地感受到地理知识是有用的有趣的,学习地理是切身的需要,是四化建设的需要,萌发出学好地理的愿望。
第三,常规课堂中引入多种教学方法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好胜心强,富有积极向上的竞争精神。我顺应学生的心理,课堂上组织对抗性、趣味性强的综合竞赛,在紧张、热烈的竞争气氛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兴趣的效能。
竞赛内容主要分两大类:一是课堂纪律(包括课前准备、认真听讲);二是课堂学习(包括回答问题、课 堂作业)。开展综合竞赛,明确教育教学目标,认真把握教材,艺术地做好竞赛和新授知识的组织工作,不断变换竞赛的形式,想方设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表现自己、施展才华、认识自我的机会。严格要求,善于引导,多表扬,多鼓励,及时评价、强化,使每个学生都体验到竞赛过程和结果的乐趣,从而对地理课产生极大的兴趣。
第四,设问启思提高兴趣
针对课本中难度较大的活动练习,创设相关问题的情境,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再提出一系列富有思考性、启发性的问题,刺激学生的求知欲,促进学生认识兴趣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如教学《黄河》一课,在学生了解了黄河源流概况和上中下游特点后提问:历史上黄河成灾的祸根在哪里?祸害在什么地方?根治黄河的关键在哪里?假如你是水利工程师应该怎样综合治理?请各位“工程师 ”提出新的设想,拿出高见。课堂气氛顿时热烈起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
在教学中,我还常利用直观教具、联系旧知、提出矛盾、讲故事等多种方法启迪思维,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多媒体课的引入更是及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凭一张嘴、一支笔、一幅挂图,手段单调、呆板,学生很容易感到枯燥和乏味。而投影仪、屏幕、课件的使用,首先就形成一种科学的现代化的教学环境,投影片艳丽的色彩、明快的光线效果对学生的感官产生良好的刺激,使学生的注意目标集中,大大增强了有意注意。投影媒体,帮助学生建立了地理概念,形成空间概念,这对于突破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效果起了很大的作用。
第五,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兴趣
地理课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教材的特点,不失时机地放手让学生到实践中去接触事物、主动认识事物,可以培养他们对地理课的直接兴趣。如教学《辨方向测距离》一课,组织学生走出课堂,通过观察太阳、树桩年轮及一些景物的特征来测定学校的方向,并用步测法测出操场的长和宽。学生个个积极踊跃,乐此不疲。尤其是当他们看到自己测定的实地方向与指南针相符时,测量的距离与卷尺相差不多时,显得异常兴奋,品尝到学习的乐趣。再如讲《地球仪》一课,让学生用陀螺、钱币、乒乓球演示地轴的形成并把学生带到操场,利用竿子在日光阴影下测定出学校所在地的经线……这些实践性教学活动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迅速产生和形成。长期的实践给我最大的启示是——地理课要常教常新才能发展兴趣选择生动的事例充实教学内容,适当变换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法,不断输入妙趣横生的语言,使学生精神振奋,耳目一新,对地理课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和积极性,在丰富多采的教学活动中稳定和发展学生的兴趣。
教学方法要常新。 教学手段要常新。在注重课堂教学的同时,我还把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内延伸到课外,组织地理兴趣小组,指导学生制作“ 政区拼板图”、“地理扑克”、“地理棋”,收集“中国之最”和“山水名胜”等,使学生对地理学习始终保 持浓厚的兴趣。
总之,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必须独具匠心,使课堂教学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直观性、实践性 、新异性,优化地理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越学越爱学,越学越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