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实践与探索 王顶涛
高中思政课赓续红色血脉实践与探索
山东省临沭县实验中学 王顶涛
摘要:在我国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全力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的关键时刻,高中思政课担负着为民族复兴培育合格建设者和优质人才的重任,必须抓住思政课主阵地,充分挖掘利用红色资源,全力赓续红色血脉。
关键词:高中思政课;红色;血脉;赓续;探究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自信自强、守正创新,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任务:就是要把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场伟大社会革命进行好,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责任无比重大,使命无上光荣。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科技成为竞争的核心,人才是科技的核心。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提出了为谁培养人和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必须保证我们所培养的人才是为社会主义服务,为民族复兴服务。
一、秉承伟大精神,突出主体作用
作为精神之源,伟大建党精神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构建精神谱系的基因结构。伟大建党精神有四个基本的维度,形塑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结构,其中“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奠定了以坚定的理想信念为特征的思想维度;“践行初心、担当使命”,奠定了以持之以恒的责任担当为特征的政治维度;“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奠定了以大无畏的奋斗意志为特征的实践维度;“对党忠诚、不负人民”,奠定了以甘于奉献的高尚品格为特征的道德维度。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紧紧围绕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探索以朋辈教育为特色的红色教育模式,鼓励学生参与形式多样的主题宣讲活动,围绕党的奋斗历程和伟大成就、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党的实践创造和历史经验,讲好经典红色故事,讲好老一辈革命家、军事家和革命先烈的故事,用真情感染朋辈、用真理感召朋辈,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听党话,矢志不渝跟党走,把小我融入大我,做新时代的追梦人。立足时代需求、紧贴学生特点,创新传播方式和话语表达,依托数字技术和融媒体传播手段,生动鲜活地呈现英雄人物、讲述红色故事,打造视、听、触一体化的体验模式,让学生深刻领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道理,深刻领悟为什么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立志投身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理想信念的坚定,来自思想理论的坚定。认识真理,掌握真理,信仰真理,捍卫真理,是坚定理想信念的精神前提”。要用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点燃青年学子报国的熊熊烈火。
二、理论联系实际,推动课堂创新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才培养,关键在教师。”传承好红色基因,离不开一支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育人水平高超的教师队伍。要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广大教师通过学习“四史”强思明辨、立心铸魂,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自觉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使命,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让红色文化入脑入心,需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基础上锐意创新,探索体验式、情景式教学。既注重知识传授,又加强情感培育,将红色文化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深入了解马克思主义是如何传播的,中华民族是如何站起来、富起来、正在走向强起来的,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引导学生从历史这部最好的教科书中汲取智慧和力量。
三、赓续红色血脉,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红色基因植根于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赓续于一代代人不懈奋斗的事业中。
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特别是高中思政课的作用。深挖红色资源内涵,建立大中小学校红色教育一体化工作机制,打造红色教育高地。在课程体系建设上下功夫,加强红色课程建设,把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教学。突出地方红色文化优势和特色,鼓励学校深挖地方资源,开发红色校本课程,用红色教育滋润学生心灵、助推学生成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下功夫,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展示好、利用好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开展红色讲堂、红色节目、红色阅读等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红色文化氛围。在结合利用上下功夫,建立共建共享机制,利用革命旧址、遗迹、纪念馆、红色教育基地等开展红色研学访学,邀请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等进校园宣讲红色故事。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需要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加强红色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鲜亮底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光辉历史的全面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特质的生动写照,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高度凝练,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继续砥砺前行的强大动力。伟大建党精神,思想精辟、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意境深远,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特质,是我们全面认识和准确把握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一把金钥匙。伟大建党精神是立党兴党强党的精神原点、思想基点,也应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的安身之魂、立命之本。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就有了源源不竭的强大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新的征程上,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传承党的红色基因,将伟大建党精神融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地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2]《学习二十大专家系列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