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刘文辉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探索
宁夏中卫市第二中学 刘文辉
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为形式,为了共同的学习目标共同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策略。小组合作学习可以使每个学生平等地参与学习,并有充分发言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主动思考和主动探究,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进取意识、创造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较好地得到强化。合作学习真正使每个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受到了尊重。近年来,这种教学模式在英语课堂被广泛运用,给英语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广大师生从中受益匪浅,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但这种教学模式在实施的过程中又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由于主体意识和客观条件的不同,在对合作学习的认识和实施的策略以及效果上还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培养学生新的学习方式,全面提高教学质量,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笔者在课堂和课外进行了一系列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尝试。通过一年多的探索实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文就笔者开展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进行介绍和总结,希望和同行作进一步的切磋和交流。
一、课前的合作
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有预习课文、查阅资料,或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1)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带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教师可先让学生独立预习课文,让其找出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2)教师可要求学生完成一些课前任务,便于上课利用。如:让学生整理或归纳相关知识,还可让他们一起制作教具,用学生的创造性得以发挥,学生在制作教具的过程中,不仅学到了相关知识,也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还不时地迸发出思维的火花。在学习身体部位名称时,有的组学生拿来了自己的布娃娃或照片,在各部位贴上纸片,再写上名称,非常直观,学生用这样的教具互相交流,气氛活跃,效率非常高。3)安排 Daily report。先由老师确定内容,(比如天气、学生的出勤、学习课程、班级情况或名人故事等话题),让学习小组在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在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报告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二、课堂中的合作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情景,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进行思维。初中英语教材中的有许多课文适合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每一课都有根据情景所进行的Sample,是学生合作学习的好素材。1)利用课文中的Sample进行合作表演。Sample A是以对话形式呈现,教师在引入此Sample后,就可让学生在小组内练习,并当堂合作表演。2)将课文改编后表演。有的Sample 是以课文的形式呈现,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课文进行加工创新,改编成Dialogue来表演,或改变人称进行讨论。例如:教学Book 4,Cathy wants a new job 时,在理解文章大意并掌握一些知识点的用法后,教师可让合作小组的组员分别担任文中的Cathy,the manager of the travel service 以及her friends,自编对话,进行表演。还可以记者的身份去采访Cathy,学生充分发挥其想象力,编出了各种问句,并当堂做了表演。3)以某一个话题展开讨论。在教学Book 3 At the sports meeting 一课时,教师要求学生先说出运动会的项目,如:the long jump, the high jump,the relay race,the 400-meter race…,然后对这些话题展开讨论,合作小组各尽所能,表演了一个个有意义的对话,讲述了运动场上激动人心的一幕一幕。4)在课堂上展开比赛。让学生进行就某一话题的会话比赛、单词接龙比赛、问题抢答比赛等,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增强了小组间的合作能力。
在课堂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多说英语,补充一些常用的交际用语,为学生间的交流提供帮助。教师还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学习活动情况,及时注意发挥好“导学”的作用,以“与学生一起探究”的姿态,积极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引导其竞争机制,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三、课后合作
教师可通过多种形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间的词语听写、对话和课文的朗读与背诵,进行会话练习,检查书面作业;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相互讨论;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视英语节目,上网等各种途径,来增加词汇量,开阔视野,提高能力。由于初中教材题材多样,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可根据其兴趣和爱好的不同,给他们留下一些较难的、较灵活的话题,让他们先在组内讨论,然后根据自己的体验和语言知识,设计完成,并在课上汇报结果。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四、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
对合作学习的科学评价可以使学生更加注重合作过程的行为表现,可以使教师获得准确的反馈信息,反思自己对合作活动的组织以及对合作目标和活动的设计,以便做出及时调整,使合作学习更加有效。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要做好对评价的指导。在确定评价类型、设计评价工具时要考虑到以下几个因素:评价应对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具有鼓励作用;评价应该是客观公正的;评价应是多种形式的。
五、问题与思考:
虽然英语课堂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他人的合作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在实际的操作中,还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学生合作学习的英语课堂有时难免会显得嘈杂;有的小组中组员在语言水平、交际能力、谈话风格、语音语速等各方面差异很大,水平较高的组员可能会对合作学习失去兴趣;学习困难的学生参与度远远低于优等生,“组内权威”的现象对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展有一定负面影响。
因此,教师在操作时要注意: 1、任务的设计要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发挥创意;2、只要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能够掌握和完成的,教师不需要讲解;3、教师要仔细观察并记录学生的问题,以便及时反馈和纠正;4、小组成员之间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把握时机进行教育;5、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合作学习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