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体育教学探析 李建省
基于“双减”政策的小学体育教学探析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第二十二小学 李建省
摘要:在传统的基础教学中,小学体育教学多侧重于基础知识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运动情绪的培养。它不仅对学生的身体素质造成了很大的负面作用,而且与现行“阳光体育”的教育理念格格不入,亟待进行变革与革新。为此,必须把握新课改的大好时机,从当前的素质教育状况出发,拓宽教学途径,做到与学生的兴趣、教与学的有机结合,以确保基本素养的培养,同时也能促进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双减;小学体育;教学
一、“双减”政策对学校体育教学的影响
1.“双减”政策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运动时间
虽然“减负”已经很多年了,但是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的现象却比较突出,学生可以自主支配的时间非常有限,用于体育运动的时间当然也非常有限。“双减”政策对学生的课后作业时长以及课外学科类培训时间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那么也就给学生创建了更多的可以用于自主支配的时间。
每天放学后,小学三年级以下学生没有家庭作业,小学三年级以上学生的作业时长不能超过1小时,那么学生完全可以在放学后的这一时间段内展开相应的运动练习。比如,学生可以与附近的小伙伴一起展开民间体育游戏,具体可以是“123,木头人”,也可以是“跳房子”等。学生也可以与家长一起展开亲子运动,如一起打羽毛球、打乒乓球,一起跑步、快走等。
周末以及节假日,学生也有了更多的自主时间,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在这一时间段内展开运动练习。学生可以与小伙伴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一起爬山,一起徒步郊游,学习专业的运动练习,从而更多地感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和成就感。
2.“双减”政策下新增了体育社团活动
“双减”政策背景下,大多数学校提供了课后延时服务,并创建了相应的兴趣社团,其中当然也包括体育运动社团。参与体育社团的学生,大多有着浓厚的运动兴趣,他们会与小伙伴进行运动比赛,展开体育游戏,互相分享彼此的运动练习心得等。而且学校内的教师还会组织学生展开多样化的体育社团活动,如引导学生在课后服务时间段内一起进行花样跳绳的学习和练习,一起进行篮球花样运球练习等。当学生学习了更多的体育运动技巧,他们就会逐步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3.“双减”政策激发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运动练习的重要基础。“双减”政策背景下,体育教师会在课前加强运动教学设计,会不断优化自身的动作示范教学,并会组织学生展开趣味性的运动练习活动,如关于跑步练习的踩影子游戏、关于跳绳练习的花样跳绳、关于体操队形练习的“魔法变变变”游戏等。教师还会加强对学生的正面激励,引导学生更多地感受努力运动的成就感,并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到运动练习活动中。
二、学校体育教学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路径
1.观念的转换,认识到减轻负担和提高效率的重要作用
“双减”下,教根据国家对小学生的身体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制定了“双减”的相关规定。目前,一些小学生体质偏弱,力量耐力、肺活量等各项指标呈逐年递减趋势,超重肥胖学生比例显著增高,学生的视觉异常发生率不断升高。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很多,主要是由于学生缺乏锻炼,体育活动时间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制定“双减”的办法,就是要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精力来参加体育锻炼,把中小学生的身体锻炼做到一天一个钟头。
小学要加强对学生进行体育教育改革的认识,结合学校的具体情况,制订相应的课程目标,以防止盲目、模糊等特点。陶行知曾经说过:少年就是国家与全人类的未来。体育教师要充分了解“双减”的内涵,必须做好各项体育教育的各项目标和研究水平目标,遵循系统论、控制论等原则,对体育教育的各项目标进行全面的规划,对体育教育的各项目标、研究水平目标进行全面的规划,并按照系统论、控制论等原则进行体育教学,每学年、每学期、每单元、每周都有明确的体育目标,检查学生完成情况,确保体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
2.合理设计课堂教学内容,促进良好体育教学氛围构建
研究人员指出,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进一步实现对于“双减”政策的充分渗透,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做好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充分选择,以便有效促进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提升体育教学工作所具有的趣味性,以便帮助小学生群体实现对于体育活动参与积极性的充分计划与调动,继而为小学生群体的全面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与保障。实践表明,通过相关教学模式的合理丰富,体育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于体育教学工作的系统参与,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与体育活动参与兴趣的调动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例如,在对篮球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传接球与运球练习,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在小组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实现篮球运动实践的合理开展,以便帮助学生结合具体活动进一步实现对于篮球知识的充分思考,继而为学生篮球知识理解与应用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及时开展教学工作反思,依据学情做好教学要点转变
从全局观的角度分析,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在“双减”政策下合理实现对于体育能力的充分培养,教师在组织学生开展体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应积极做好对于学生群体的合理关注并及时依据学生在课堂过程中的相关表现对于教学工作进行合理反思,以便根据学生群体实际需要及时调整教学工作侧重点并对学生体育知识理解过程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合理纠正,进而帮助学生有效实现对于体育能力的合理改进。
例如,在对跳绳知识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双减”政策进行分析与思考,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于其他同学跳绳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指出。在此期间,教师应做好学生引导角色的合理扮演,从而做好对于学生言行的点评,以便帮助学生加深对于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水平。实践表明,在这一环节的引导下,有利于促进教学工作要点的充分调整,有利于充分发掘学生群体的价值,对于“减负增效”目标的达成具有良好的指导作用。
4.开展小组合作
在“双减”背景下,教师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体育技能技巧,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促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他人优点,改正自身缺点。因而,教师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体育合作训练,确保学生共同完成训练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例如,教师在开展《跨越式跳高》教学时,要先讲述跨越式跳高的整个动作要点,并亲身示范跨越式跳高的标准动作。接着,教师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小组长带领组员分析跨越式跳高的重难点,并组织组员进行练习。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密切关注各小组的训练学习情况,并及时指导不规范、不标准的动作。学生间的交流探讨能使他们更好地突破跨越式跳高的难点,熟练掌握这一技巧的正确动作流程——斜线助跑,单脚起跳,双腿依次摆动过杆,依次着地,有利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5.加强小学生在体育课上的自我意识
在“双减”形势下,体育老师要在体育教学中起到良好的导向的作用,在进行体育教学中要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他们的运动热情。而体育老师则要注意到课堂里的每一个人,仔细的看着他们的一举一动,让他们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老师要特别关注那些平时很少参加运动的同学和那些基本功较差的同学,要让他们更加主动地参加一些运动,这样才能让他们少些畏缩,在运动的过程中可以尽情的展现自己,用一种愉悦的心情来面对体育课。另外,为了让孩子们更多地参加到体育教学中来,老师们可以通过不同的课程,将他们所喜爱的元素融入到体育的课堂中,让他们能够主动的投入到自己的课堂中。
6.灵活设计课后作业
在“双减”政策下,体育教学的时间多了起来,方法活了起来,使得体育课后作业有了全新的变化。体育课后作业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过去时常被学校、教师及家长所忽视,现如今体育作业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教师设计科学合理的作业,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对此,在体育课后作业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征及身体素质,设置小组协作或学生和家长一起完成,并且作业内容要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例如,在学习《篮球传球》后,在设计课后作业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协作方法,根据小学生喜欢游戏的特征,设计四角传球游戏。在一个正方形场地上学生分别站在四个角上,其中一个角的学生带球跑向下一个角的学生,将球传递过去。这样不仅有利于提升学生在跑动过程中的传球能力,还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篮球运动技能的体验感。又如,学习了仰卧起坐项目后,教师可以布置学生和爸爸妈妈比赛的家庭作业,在家中计时比赛仰卧起坐,并且录像上传微信打卡,这样的亲子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如此来看,丰富多样的作业内容使体育作业形式灵活起来,学生在完成体育作业时不再拘泥于时间和空间,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后时间便可完成,实现在运动中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在“双减”政策大背景下,教师要正确认识到推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升体育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黄银华. 新课改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初探[J]. 才智. 2017(15)
[2]程亚红. 新媒体与信息化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析[J]. 数据. 2021(08)
[3]邹美文. “乐练赛”理念下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策略[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1(11)
[4]程诗晓,金海滨. 探析合作学习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 青少年体育. 2021(09)